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1297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7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本刊编辑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使工业化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也给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区域新型工业体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顺应两化融合发展大趋势,积极调整思路,旨在从区域发展战略出发,以工业领域为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渗透、融合和变革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工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再造工业体系,显著提升区域工业整体能力,实现带

2、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增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思路就有出路。内蒙古呼包鄂乌地区两化融合创新工作如火如荼快速展开。2月23日,呼包鄂地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批准将呼和浩特市鸿盛工业园区设立为“呼包鄂地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并将软件创意基地、软件学院、消费信息工业基地作为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于4月28日正式开工奠基。作为呼包鄂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的六大工程之一的“内蒙古信息化便民服务一体化工程”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于4月11日由自治区赵双连副主席宣布正式开通运行,杨学山副部长出席开通仪式并做重要讲话。该工程的支持平台是由

3、自治区信息办、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经过两年的努力,投资近6000多万元建成的“内蒙古消费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消费信息卡”的推广普及在极大地便民、惠民的同时,还实现消费有利息,刺激消费,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信息办继在上海举办首期“两化融合”培训班后,于4月10日举办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及业界权威人士就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做了精彩演讲。同时,针对自治区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的形式、内容、目标、方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4、明确了目标,对推动我区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发挥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当前,内蒙古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进入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将面临艰巨而繁重的建设任务,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领导支持下,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务实创新,呼包鄂乌地区一定能够率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洪京一副司长在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着的最重要的职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批准了内蒙古的呼包鄂、上海、重庆、南京、广

5、州及珠江三角地区、青岛、唐山等地作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上周,我们还在北京召开了“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地区“两化融合”工作培训会,标志着“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下面,我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认识。一、开展“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区域试点工作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举措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浪潮已经到来,信息化和工业化互为条件、相互融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即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也是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转换器,这是借用江泽民同志“三个器”的关系对信息化的一个阐述。反之,工业化又是信息化的载体,信息技术只有和工业化融合,才能焕发出

6、生命力。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两化融合”尚处起步、探索阶段,要做好“两化融合”工作,就要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认识,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创新。第一,推进“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要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党的十六大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又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

7、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工信部成立以来,一直把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作为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基本途径,作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和部署。李毅中部长曾多次阐述“两化融合”的重要要求和意义,提出“两化融合”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推动工业相关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产品流通信息化,要培育新一代产业大军,加快新型产业发展。第二,开展“两化融合”区域试点是探索“两化融合”实现路经的重要层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8、程。从整体来看,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而信息化才刚刚起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仍处于早期发展时期。“两化融合”是一个新事物,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人们的认识、观念、习惯、制度、方法、流程、利益、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仅从企业和行业的层面去认识、理解和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本质、规律和趋势,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还需要我们探索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区“两化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路径和模式,并客观冷静地分析总结,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当前,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有些地区仍处于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开展区域试点是对

9、推进“两化融合”路径、方法、政策、体系的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将对全面推动我国“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第三,开展“两化融合”区域试点是构建区域现代产业的重要举措。在十七大报告中,与“两化融合”相关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现代产业体系”,一个是“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融合在产业上的重要标志,就是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一个面向未来、技术先进、深度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要抓住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制造环节向服务延伸;要加快资源产业围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节能减

10、排、安全生产的目标,建立新型的资源产业体系;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型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衍生和发展。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就是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建立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区域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因此,无论是资源型城市,制造型城市,还是服务型城市,推进“两化融合”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四,开展区域试点是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然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

11、要求,试验区必须抓住信息化的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的战略机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结论,是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的现实选择,是全面总结国内外传统工业化模式的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对于“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而言,就是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两化融合”发展道路,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转变先行区和先导区。二、国家信息

12、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思路和目标第一,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的进展。开展“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是以区域试点形式,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举措。去年下半年,按照基础较好、布局合理、代表性强的原则,经过调研及反复讨论确定了内蒙古呼包鄂、上海、重庆、广州及珠三角、南京、青岛、唐山等地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2008年10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呼包鄂地区作为国家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创新试验区,这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2008年12月下旬以来,信息化推进司联合部内相关司局分别对试验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按照李毅中部长提出的转变观念、转换思路的要求

13、,协同制定、完善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及今年的工作计划。2009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在北京召开了“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培训会,部署2009年的工作,至此,“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全面展开。第二,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基本思路。基本思路是:促进“两化融合”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实施新的工业发展战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要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上效益”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选准切入点,加快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加快促进重点工业行业实力增强,加快促进区域工业开展水平提高,着力推动典型示范,争取试

14、点早见成效,切实为解决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做出贡献。推进“两化融合”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统筹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全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两化融合”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规划、计划要统筹起来,“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要和本地区工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另一方面,区域信息化工作内容很多,一定要抓全局、抓住重点,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角度来看,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点工作要结合起来。第二个原则是“兼顾当前和长远”。“两化融合”是一项新工作,有新含义、新要求,面临着很多未知,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尤其要根据今年机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任务。当然,我们还是规划长远,使当前的工作与

15、中期的规划能够结合互动。第三个原则是“立足区域,开拓视野”。区域是开展工作的一个范畴,但视野不能为区域所局限,一定要透过区域看全国、看世界。要做到把全国、全球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项原则是“实事求是,求实求真,因地制宜”。“求实”就是要实际效益、效果;“求真”就是要按照规律办事,倡导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地制宜”就是要以本地的实情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目标和路径。第五个原则是“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新生的事物,要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企业和基层的创新精神。上午听了吴栋教授的演讲,“信息化便民服务一体化工程”也是

16、内蒙古“两化融合”的六个工程项目之一。信息消费理论要在内蒙古落地,我们是寄予厚望的。“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级阶段,试验区工作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既有别于传统工业化,也要有别于一般意义企业信息化。试验区工作要在过去已有的基础上,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出发,摆脱传统工业化的思维,也要避免单纯的技术推广思路,要积极探索推进“两化融合”科学构架构建和有效方法,形成由信息化支撑引领的新型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起来,“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工作总体目标是: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建立新型工业体系,走出一条新型区域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讲“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要围绕区域经济的战略转型,结合区域经济的资源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围绕建立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在服务发展模式,在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试验区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构建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高新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