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九连环说课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12891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解九连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解九连环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解九连环说课稿济南市兴济小学孔现莹巧解九连环说课稿【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九连环是中国民间老式玩具,距今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九连环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以解开为胜。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九连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代表智慧的象征。九连环能既练脑又练手,对于开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活动手指筋骨大有好处。同步它还可以培养学习工作的专注精神和耐心。2说教学目的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心理特性,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理解古典益智玩具九连环,懂得九连环的构成;通过认真观测、思考、操作九连环,掌握上、下环的

2、基本措施,理解解环技巧;运用解环技巧,尝试解下、安装上、下前3环。()能力目的: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解决信息,团结协作,语言体现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益智玩具的爱好,使学生乐意参与操作活动,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容易放弃,能尝试解决,培养学习专注精神和耐心。3.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解环技巧,掌握上、下环的基本措施难点:运用解环技巧,学会上、下前环【说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摸索新事物,敢于挑战,乐意动手。同步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3、,但缺少呈现自我、动手操作的机会。由于本课在理解“解环技巧”方面是由小组合伙,动手操作、演示解三环的多种也许性,过程更直观,减少了技巧的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论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校本课程课堂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她们的意志,激发她们的探究欲望。【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摸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测、演示、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措施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本上理解九连环的各部分构成以及解环技巧,充足遵循学生“具体-抽象-具体”这一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观测、演示、操作、探

4、究、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并充足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学习内容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测中分析从而进一步调动她们的学习爱好,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摸索新知的过程。【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按照观测感知、实践操作、抽象概括、思维创新的模式进行,重要分为如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爱好1播放视频甄嬛传片段。电视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从热播剧的片段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同步也给学生留下一种印象九连环总是会被赋予聪颖,有智慧的帽

5、子。 2.理解九连环在生活中的妙用3观看“学校高年级学生巧解九连环”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由此揭示出课题巧解九连环。第二环节:调动多种感官,理解九连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3个活动内容:眼看“九连环”、手触“九连环”和理解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让学生与九连环密切接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观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眼看“九连环”,理解“环柄”出示拆开后的九连环引出环柄,简介柄头、柄把,并随机板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眼观测到被拆开的九连环,可以充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手触“九连环”,理解“环、环杆、环杆板”学生观测自己手中的九连环,理解除了环柄之外,尚有什么构成?引出9个圆

6、环、环杆、环杆板,并随机板书。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学生们动手触摸的实践活动适应了小朋和谐动的年龄和心理特性,符合小朋友结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足感知角的内涵,从中提高语言体现能力。3.理解“环、环杆、环杆板”之间的关系出示课件图片,直观地观测环与环杆,环杆与环杆板的关系,从而发现九连环的特殊构造前边环的环杆穿过后边一环以及环杆被环杆板固定住,不能随意解下、脱落。理解“环与环杆”、“环杆与环杆板”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学习解环技巧的前提。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位置,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自我摸索、归纳、总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将九连环这一貌似复杂的益智玩

7、具彻底进行剖析。力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步,培养她们敢于摸索精神,独立学习的能力。第三环节: 探究解环措施,理解解环技巧活动一:尝试拆、装一号环,学生试解1号环,从而总结拆一号环的措施一只手端住柄把,另一只手将一号环从环柄上摘下穿过环柄中间。学生试装一号环,从而总结装回一号环的措施将一号环穿过环柄中间旋转九十度挂在环柄上。辨析装一号环直接挂在环柄上让学生理解拆解九连环的意义在于技巧性的解下,而非直接性脱落。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尝胜利的喜悦,为下一步繁琐解环环节良好的基本。本活动环节中更多地采用了直观演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操作发现(或观测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结识的基本上摸

8、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活动二:学生练习拆解一号环听教师口令练习拆、装一号环:下1、上1、下1、上1、下1、上1(进行两到三组)所有学生听口令:同步下1 、上 2、下1 、上12、下1 2、上1 2引导学生发现1.2号环可以一块上、下继续同步下123,发现问题13不能一块下以上练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尚有发明性,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特别是第二、三题,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由于九连环的特殊构造,除了2环可以同步上、下外,其她所有的环都不可以同步上下。活动三:小组合伙探究:解下3号环的多种也许性。 出示探究活动表格,请学生按提示规定组内操作、发现问题、分

9、析问题、解决问题。下环数与否可以因素12号环在柄上,直接下3号环先下1.号环,再下3号环先下号环,再下号环从而得出结论:要想下号环,2号环必须在柄上,1号环必须在炳下回忆解下3号环的环节,归纳环节下1、下3、上、下12学生尝试装回前三环,装前教师给出“装环环节和下环环节相反”的提示。生口述装环环节,师板书上2、下、上3、上1学生根据板书尝试动手操作、练习、竞赛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活动三的设计是本课教学难点的

10、突破口,学生在直观地自我演示、操作,发现多种也许性的可行、不可行的因素后,更深刻地理解理解环技巧,之所此前两种状况不可行的因素在于环杆挡住了环的去路。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采用观测、演示、操作、探究、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从而得出最后的解环措施。第四环节:课题进一步,思维创新回忆解前三个环的措施,推理解环技巧要想解下、装回3号环,(2)号环必须在环柄上,(1)号环必须在环柄下;要想解下、装回4号环,()号环必须在环柄上,(1.)号环必须在环柄下;要想解下、装回号环,(7)号环必须在环柄上,(.2.3.4.)号环必须在环柄下;要想解下、装回某个环,它前一环必须在环柄上,再往前其他各环必须在环柄下。总之,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去摸索问题,发现规律,让学生充足经历了操作、观测、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过程,发现理解环技巧,充足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增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 【说板书设计】 巧解九连环环柄 柄头 柄把九环 1号环 号环九连环环杆环杆板解环技巧:要想解下、装回某个环,它前一环必须在环柄上,再往前其他各环必须在环柄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朴明了,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