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12806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瑶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早读资料班别 姓名 学号 第一单元:时、分、秒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当秒针走一圈(60小格)即60秒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所以1分=60秒。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把时(分)化成分(秒),时(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当把较小的单位转化成较大的单位时,要除以进率;当把较大的单位转化成较小的单位时,要乘以进率。3、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数钟面上的格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4、 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5、 在用时间记录赛跑成绩时,所用时间越少,成绩越好。

2、6、 比较两段时间的大小,先统一单位再比较。7、 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起始时刻8、 在计算时间时,要注意相同的时间单位才能相加、减。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的十位,再减去减数的个位。3、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4、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

3、数的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5、 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6、 在计算结果要求不精确时,可以估算。7、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可以把三位数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计算。8、 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9、 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10、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

4、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第三单元:测量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2、 量物体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3、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4、 两地路程选单位,路程较长用千米,路程较短常用米,结合实际要仔细。5、 先估计其中的一部分有多远,再看有多少个这样的一部分,最后就能估计出一共有多远。6、 长度单位来换算,相互进率要记全。

5、相邻单位十进率,隔一是百,隔两是千。7、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8、 把吨化成千克时,在数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化成吨时,在数的末尾去掉3个0。9、 解决问题有时有多种方案,可以用列表法有序地把不同的方案列出来,再选择需要的方案。10、 路程运算要注意,单位是否已统一,如果单位不统一,统一单位再计算。11、 解决有限制条件的问题时,可以用列举法把符合条件的方案列举出来。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 加法验算(一):可以交换加数的

6、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3、 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最关键;个位十位加满十,向前进一莫忘记。4、 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5、 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莫忘记。6、 减法验算(一):用差加上减数或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二)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7、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8、 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再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解答。9、 不

7、需要精确计算时,可以确定采用估大或估小的估算方法。估算用钱时,要尽量往大估。10、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常用来表示估算所得的近似结果或运算的近似值。五、 倍的认识1、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计算出的商后面不加单位名称。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4、 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时,求出几倍数后,多几就加几,少几就减几。5、 倍数问题有诀窍,利用转化来思考。谁是谁的多少倍,

8、除法帮你解决掉。6、 谁的几倍是多少,快找乘法来弄好。复杂问题不用怕,画图帮助你理解。7、 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列式计算。8、 用画实物图或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9、 ( )是( )的( )倍;( )的( )倍是(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先利用乘法口诀求出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2个或3个0。2、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乘一位数,再用一位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积加起来。3、 列竖式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一般把多位数写在上面。4、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要对

9、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面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5、 笔算乘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是关键。个位起,依次乘,积满几十就进几。6、 连续进位不要慌,数位对齐个位起。进位数字别忘记,细心才能做妥当。7、 因数中间若有0,乘的顺序不变更。个位起,向前乘,0的位数不能扔。8、 因数末尾若有0,简便算法最可行。末尾0前对齐位,乘积后面0补清。9、 先用“总数份数”求出每份数,再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属于归一问题。10、 总归问题中不变的量是“总量”,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用乘法求出“总量”是多少,再把它作为定量来求

10、出其他的量。11、 归一问题中不变的量是“单一量”,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把它作为定量来求出其他的量。1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13、 口算估算要分清,“=”“”各不同,口算直接算出积,0的个数数仔细。14、 奇数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等于正中间的加数乘加数的个数。15、 乘法估算,采用把乘数往大估或往小估的估法,估得的数与原数越接近,结果与准确值就越接近。16、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理解题意,解答时既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数字编码1、 邮政编码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

11、表示县(市)。2、 身份证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 四边形的特征:(1)有4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3)是封闭图形。2、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征:每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3、 测量周长的方法:(1)绕绳法;(2)直尺测量法;(3)滚动法。4、 周长公式很重要,计算周长要用到。列式之前审好题,分清图形把数找。长宽之和再乘2,边长乘4最明了。5、 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最短。如果不能拼成正方形,拼成长和宽最接近的长方形周长最短。6、 两

12、个图形拼在一起,周长要减少重合的两条线段的长。7、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8、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9、 在一个长方形里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 直直一条分数线,分母举着分子站。分子是1比大小,分母大来分数小。3、 几分之几大家认,平均分来很重要。平均几份分母几,取了几份分子几。4、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大来分数大。5、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6、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

13、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7、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把1写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8、 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用总数份数。9、 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用总数份数,再用商乘所占的份数。10、 部分占整体的几份之几,就看整体能平均分成几个这样的相同部分。11、 把多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12、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可以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再乘所占的份数。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1、 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归为同类的思想方法,就是集合。2、 解决集合问题,可以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叠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3、 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时,把两个计数部分相加再减去事物的总数,就是计数的重复部分。4、 对于不能直接看出阴影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的图形,可以用割补法改变形状后,再用分数表示。5、 用数量除以所占的份数,可以算出每份数是多少,再乘总份数就是全部的量。6、 运用集合的思想,借助直观图,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比较简单的相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