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11851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聚类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摘要我国地域广阔,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地区间人口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文化水品, 政策变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存在很大差异。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我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对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越发达,人口增长越缓慢;经济越不发达,人口增长越 迅速。关键词人口自然增长率聚类分析地区差异人口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重要问 题,人口的变动会影响到基本国策的制定, 影响到劳动就业的安排,社会福利事业的发 展,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只有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经济的关系,才

2、 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尽早实现富裕,同时也 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 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 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 长的程度和趋势。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 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另外,人口自然 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 示。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 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 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 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 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 标。一、我国

3、人口增长特点新中国刚成立时期,人口增长属于传统 型,人口增长迅速,196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达到33.33%。的高峰。进入70年代以来,我 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急速 增长的情况的到缓解。自然增长率也呈现出 连续式的锐减,199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首次下降到10%。以下。属于过渡型。21世纪,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慢,根据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2-2011年的数据, 得到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见图1), 以及2011年我国各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 (见图2)。根据图1、2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说明我国人口增 长速度正在逐年放慢。并且各省市之间存

4、在 较大差异。综上所述,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有:1. 人口增长率逐年递减,已经降低到 5%。以下,标志着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已经进入 现代型。2. 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以2011年为例, 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新疆为 10.57%。差距很大。3. 少数名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 高,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等少数名 族自治区。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 年图1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全国製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0年景等方面的原因,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社终绘成一幅系统聚类的谱系图,再根据一

5、定的会发展速度大不相同,因此在人口自然增长率 这一指标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篇论文试 图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 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聚类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多元统计方法,是 当代分类学与多元分析的结合。聚类分析是将 分类对象置于一个多维空间中,按照它们空间 关系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通俗的讲,聚类分 析就是根据事物彼此不同的属性进行辨认,将 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聚为一类,使得同一类的 事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实际研究中,既可以对样本个体进行聚 类,也可以对研究变量进行聚类,对样本个体 进行聚类通常称为Q型聚类,对研究变量进行 的聚类称为R型聚

6、类。在市场研究中,Q型聚 类常用于市场细分研究,寻找不同目标市场及 其构成者特征,R型聚类可以用于确定产品各 属性的同质性。聚类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系统聚类、 动态聚类。动态聚类的原理是先对分类事物作 一个初始的粗糙的分类,然后在根据某种原则 对初始分类进行修改,直至分类被认为比较合 理为止。系统聚类除了要定义事物之间的亲疏程度 指标,还要定义类与类之间亲疏程度指标并且 要导出求取类间亲疏指标值的递推公式。系统 聚类初始,先把所有待分类事物各自看成独立 的一类,求出两两之间的亲疏指标值,把关系 最为亲密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然后计算新 原则确定最终分类结果。本文采取系统聚类的方法对所用数据

7、进行 分类。2. 聚类所用经济名词解释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 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 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 国的国力与财富。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 (国民总收入)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 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 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 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 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民生指数,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现状和发 展变化,评价、引导各级政府

8、围绕改进人民福 祉开展工作。中国民生指数分为客观指数和主 观指数两部分,客观指数又分为民生水平指数 和民生改进指数两部分。这三类指数均分别由 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和环境保护四 个方面构成。下设11项二级指标,最末端的三 级指标一共被拆分为44项,包括居民家庭消费 支出、失业率、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支出、万人 医生数、千人床位数、非正常死亡率、法院案 件公正指数、政府财政民生支出透明度、集中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等技术性指标,几乎涵盖 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44项具体指标又被分 解为30项客观指标和14项主观指标。观测 0 省市序号+古江北南徽西南西南林川北西蒙龙建东宁圧夏疆藏海西南州肃京海苏

9、江津东 诃湖安山河江海吉四湖陕内黒福山辽重宁新西青广云畏甘北上江浙天广类别省市名称人口平均自然増 长率人口平均岀 生率人口平均死 亡率平均GDP水平所占 全国比例平均民生指数I北京,上旃2.9457.6304.4103.399%85.49n福建,山东,辽宁,重 庆3.5359. 6256. 0904.562%64.643皿江苏,浙江,天肄,广 东3. 829. 5235. 7036.997%73.63IV河北,湖南,安徽,山 西,河南,江西,海 南,吉林,四川,湖 北,陕西 内蒙古,黑 龙江4.79210.8636.0722.988%58.242V宁夏,新疆,西藏,青 港,广西,云南,贵 州,

10、甘肃8. 07表13. 784乞:5 7141.015%50.655全国平均自然増长率全国平均出生率全国平均死亡率GDP水平所占全国比 例平均民生指数平均5 231011.07545.82640.032360.8532表:3. 聚类分析结果本文选取了 2011年全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 人口自然生长率,DP水平所占全国比例与民生 指数三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各个省市区的 数据做聚类分析,得出聚类树图。由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区可 以分为五类,集体情况见表。类别I:京沪模式。此类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但是民生指数最高, 并且GDP对全国的贡献比率也比较高。近些年 来,

11、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 中国现有的最好的两个国际化大都市,表现出 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程度高,居民生活保障 逐渐完善的趋势。由于经济发展吸引来更多高 技术高素质人才,虽然人口出生率仍然在小幅 增长,但是生育年龄增大,生育率偏低,现阶 段京沪两市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也 都是最低的。京沪两个城市的社会福利,医疗, 健康,教育等方面保障几乎是全国最好的,京 沪模式的民生指数则是最高的。并且京沪以两 个省级市能给全国各自贡献平均3.4%的GDP, 也是非常能说明其经济发达水平的。类别II:包括四个省市,分别是辽宁,山 东,福建,重庆。该类别的基本特征是:人口 自然增长率是第二低的

12、,GDP对全国的贡献率 则是第二高的,平均民生指数则位列中端。但 是其人口死亡率却是五个类别中最咼的。类别III:也包括四个省市,其中包含浙江, 江苏,广东,天津。该类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排在中间位列第三位,但是GDP对全国的贡献 率则高居第一,民生指数也排在第二位。类别 II与类别III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一个水平上, 都处于全国中等偏低水平,但是类别III的经济 发达程度更高,民生指数更高,其人口死亡率 要小于类别II,导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要稍高 于类别II的四个省市。类别W:此类别包含省市最多,聚集了河 北,湖南,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海南, 吉林,四川,湖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13

13、个省市。这13个省市大部分属于中部地区 省市,部分属于西部地区较发达省市。此类别 的特征表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高,GDP对 全国贡献水平和民生指数都排在倒数第二。此 类别的各项指标都是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 反映出经济与人口自然增长的相互关系也存在 一个中间的平衡点。类别V:最后一个类别所包括的城市大部 分属于西部较不发达省市,具体有宁夏,新疆, 西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个省 市,其特征也最为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出生率最咼,死亡率排在中列。GDP对国家贡 献率与民生指数均为最低。由于最近一些年国 家对西部的大力支持与开发,对西部生活条件 与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条件的改善,西部

14、地区的 死亡率下降明显。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对西部少 数民族同胞的保护,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在此开 展,所以此类别地区出生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虽然近些年国家对西部的支持与援助力度越来 越大,但目前而言西部地区仍然是中国大陆最 不发达的地区。GDP贡献率与民生指数都位列 全国倒数。三.结论与政策启示1. 结论: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我国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与经济 差异,越发达的地区自然增长率越低,东部地 区自然增长率明显低于西部地区。但是,针对 不同的聚类类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或者较 高的类型又有区位的不同,总之,对于人口自 然增长率的调整,应该视聚类情况,区域状况 等因素

15、综合分析。(1) 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活水平高,计划生育 执行严格到位,人口出生率低,加上医疗 条件好,使得人口死亡率低。所以人口自 然增长率低。(2)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和 各直辖市,人口出生率较低使得自然增长 率较低。(3) 经济不是很发达的中部地区,人口基数大, 人口出生率较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高。(4) 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计 划生育政策不包含少数民族,所以出生率 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而随着国家支援西部 的政策的执行,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 所提升,人口死亡率降低。使得总体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 政策启示: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要解决人口增长与经 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一定需要国家通过政策 进行干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几十年以来,我 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同时业出现诸如 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素质下降和农村剩余劳 动力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 我国应致力于这些方面的政策调整。(1) 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这些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