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设计方案4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11576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备设计方案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备设计方案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备设计方案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备设计方案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备设计方案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备设计方案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设计方案4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备设计方案4篇设计方案 篇1预设意图及背景分析本班区角活动中,美工区主要负责设计和制作花朵、笑脸等,基于设计的内容过于单一,因此投放小花裙DIy设计这一材料来丰富美工区的内容,意图通过幼儿简单的手工剪裁和涂色制作,从而练习幼儿的精细动作,同时也萌发幼儿的独特创造力。预设内容和目标内容:小花裙DIy设计,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小花裙。目标:1、用各种材料装饰、装饰小花裙,通过涂色、手工粘贴操作来练习手部精细动作。2、让幼儿体验DIy设计小花裙的乐趣。材料投放白纸裁成的“小花裙”;油画棒和记号笔;彩纸;固体胶;剪刀指导要点能力较一般的幼儿,发放已经白纸裁成的“小花裙”;能力较强的

2、幼儿,指导幼儿画出小花裙的形状并剪出形状;指导幼儿用彩纸装饰T恤;指导幼儿用水彩笔进行适当的添画、进行创作性美观制作。效果分析及调整活动中每个幼儿基本都能在教师的示范下,独立地画出小花裙的形状,并在小裙子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进行创作性美观制作,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爱心形、花形等,总体完成效果较好。且能力较强的幼儿,能正确地使用剪刀剪出小花裙的形状,且剪裁边缘光滑。活动中也发现些许问题存在,例如应投放更多层次更综合化的材料,例如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原始材料等,而不仅仅只通过涂色,还可以进行手工粘贴来装饰小裙子,让幼儿更好地体验DIy设计小花裙的乐趣。设计方案 篇2一、活动目标:1、猜谜语,了

3、解某些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等知识。能记住其中几个,会说谜语。2、体验猜谜语的乐趣和成功感。二、活动准备:准备几个有关花的谜语(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是推荐班花中出现的)写在花型的彩纸上。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玩猜谜语的游戏,小朋友已经知道很多花了,老师也准备了很多有关花的谜语,下面就让我们来猜一猜。2、老师给我猜谜语(1)教师从这些谜语抽出其中的一张,讲述谜面,让幼儿猜,并说出理由。请其他幼儿来评判对错,同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由老师公布谜底。第二题由幼儿来抽,再猜。(2) 老师选其中一个谜语的谜面,逐句与幼儿展开讨论,幼儿可以自由表达,也可以做动作表达,丰富对花的

4、经验积累。(3)跟老师一起学说谜面两遍,男女小朋友在分别说一遍,让孩子能记在心里。3、我给大家猜谜语(1)教师提问: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也会讲有关花的谜语啊请会讲的小朋友上来讲一讲,若没有小朋友会讲老师就直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还没讲的谜语。(2)分组学谜语将这个班分成五组,每一组抽取一个谜语,然后让该组的小朋友在新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这个谜语,但不能将谜底告诉别的小组,56分钟后,请每组请12个幼儿将谜语说给他想让他猜的那个小朋友听,让他猜。其余没有叫到的小朋友可以在下课后给别班的小朋友去猜。四、活动延伸:回家给家人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鼓励幼儿去收集更多有关花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附:谜语1、小

5、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2、远看象把小绿伞,近看象个大绿盘,水珠掉进绿盘里,好象珍珠滚滚圆。荷花3、两叶花四朵,颜色白又黄,一年开一次,八月放异香。桂花4、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牵牛花(喇叭花)5、有叶不开花,开花不见叶,花开百花前,飘香傲风雪。梅花6、白天一到芬芳断,夜晚香味飘散远,飞虫闻味来传粉,秘密皆在花瓣间。夜来香7、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儿象太阳,籽儿香又香。向日葵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4、感受诗句的优

6、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1、直接揭题:泊船瓜洲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3、了解诗人。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二、抓字眼,明诗意。1、初读,读准字音。教师提示学生

7、注意下列字的读音:一水间(jin)数(sh)重(chng)山照我还(hun)2、再读,理解诗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联系上下文解决。(1)解决前三个读音理解第一句。借助简笔画理解。(2)解决第四个读音理解第二句。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n”)(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3、品读,深化理解。(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A、瓜洲隔着宽阔的长江,中山距离京口相当遥远,但在诗人笔下那家乡似乎离得很近,这是为什么B、为什么寄希望于明月将自己照着返回家乡(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之思乡心切。三、想意境,悟诗情。1、师

8、描述情境:皓月当空,微风拂面,远眺家乡,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进行描述。2、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作对比,体会诗人思乡且无奈的内心。3、有感情朗读。配乐朗读。熟读成诵。四、品用词,练语感。(一)品评“绿”字1、王安石写诗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小结:是啊!一个“绿”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二

9、)尝试推敲。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1、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设计方案 篇4【设计意图】锦溪作为4A级旅游景区,有着它特有的风景和特产。粽子糖就是其中的一个特产,糖又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而超轻黏土塑造能力强,色彩丰富,做出来的东西都很形象、很逼真。所以我设计了用超轻黏土来制作粽子糖的活动

10、,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兴趣。【活动目标】1、认识粽子糖,了解它的外形特征。2、能用适当的力度握住超轻黏土,有规律地剪。3、提高耐心,养成细致操作的好习惯。【活动准备】:物质:1、课件2、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3、剪刀人手一把4、空的盒子每人一个5、泥工板人手一块经验:有看图示制作的经验【重难点】重点:认识粽子糖,制作粽子糖。难点:能用适当的力度握住超轻黏土,有规律地剪。【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引起兴趣。1、提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糖吗你吃过什么糖2、小结:你们都吃过这么多的糖呀。3、出示图片,讲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个,你们认识是什么糖吗4、小结:是粽子糖。二、观察图片,认识外形特征。1、提问:

11、粽子糖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观察讲述。2、小结讲述:它们像粽子一样,每个面看上去都像三角形。有白色、绿色,很多不同的口味。3、过渡讲述:那你们想不想来自己动手做一做粽子糖呢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1、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认识。2、示范讲解:先拿一点太空泥,然后放在泥工板上搓,搓成长条。然后拿起剪刀,上一剪刀,下一剪刀,有规律地剪。而且剪的时候对着盒子,把糖都剪到盒子里,一种颜色放一格。注意,那太空泥的手不能捏的太用力,不然就会变形的。3、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操作。4、幼儿操作,巡回指导。(1)提醒幼儿不要捏的太用力。(2)提醒幼儿按照规律来剪。四、作品展示,结束活动。1、展示制作的粽子糖。2、结束活动:我们带着做的粽子糖,去放到特产铺里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