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范围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11542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学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学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学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学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范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教育学范围、名词解释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 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全体人员或部分人员共同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或行为 方式。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以点。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 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

2、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 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 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 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 成科学的世界观有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 的

3、基本准则。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 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策略: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的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 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 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

4、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 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都是有目的地培养 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 要求。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 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的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过程。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

5、织。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的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20、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2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 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22、教育机智:指一种面对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恰 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23、教师:(广义)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可以称为教师。 (狭义)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

6、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24、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 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 的课程。、简答题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进入 20 世纪后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1政治经济制度决

7、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是怎么体现的?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6、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7、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特殊的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8、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9、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承担的角色是什么?)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10、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9、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A. 认识的间接性B. 认识的交往性C. 认识的教育性D. 有领导的认识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两结合,两个统一)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3、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什么?(五点 四个知识+引发动机)1. 引起学习动机2. 领会知识3. 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 检查知识1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

10、则是什么?(六条)1. 直观性原则2. 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六条)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16、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楚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17、班级授课的优缺点是什么?1班级授课的优点是: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学作用2班级授课的缺点是: 班级授课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 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

11、施教。18、德育的内容是什么?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建康教育20、德育过程的规律是什么?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21、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22、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23、班级体具备什么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三、论述题1

12、、试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良好 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关系主要有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师生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 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上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教育者,受过专门的训 练,他受社会的委托,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他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对 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教育、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 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成功条件。教育所要培养的个体

13、是具 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所 以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 直至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 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 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要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 师生关系。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

14、系 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是人与人之 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教学相长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智 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产生终身影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育人观是教师对学生的性质及师生 关系等的基本看法的总称,是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特征、 地位、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必 须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明确学生的基本特征;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尊师爱生。尊师爱生

15、就是学生应当尊敬老师,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 关系的感情基础。最后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这是教与学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对于协调师生 关系、太高教学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合作、友好、民主平等的师 生关系。2、论述一节好课的标准或教师如何上好课: 教师进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