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11541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1、学生答题中失误情况分析(1)第11题,错误率达62.5%。原因分析:第11题学生知道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当电压减半和电流减半时,它的功率大小如何比较,利用数学方法很难得出,导致多数同学失分。该题其实用图象来解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同学们想不到,没有用图象来解决问题的意识。(2)第24题,错误率达55.4%。原因分析:该题是杠杆平衡类问题,关键是人对杠杆的作用力和人的重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多数学生认为压力与重力相等,从而导致解题的错误。(3)第29题,错误率达39.6%原因分析:分析表格得出表达式的问题。该题一方面要理解物体最后作匀速运动时,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从而

2、将质量和阻力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数据分析时,要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利用平日在课堂中强调的正比、反比或平方比来寻找f与v和r之间的关系。从该题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对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不善于灵活应用,不能和实验情形联系起来,寻找数据之间的规律也缺乏一定的能力,更不善于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推理。(4)第25题,错误率达39.3%原因分析:第一空错的有12位学生,说明不能正确的分析电路,对电表的作用不明确;有20位学生错在第二空,有的学生是将电动机的功率用I2R这个公式来计算了,更多的同学是算了电动机的机械功率,说明学生审题不清,不思考问题是什么,学生学习很机械化。(5)第8题:错误

3、率达30.4%原因分析:这是一道基本概念题,错误是因为对概念本身不理解造成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了公式的应用,而忽视了对一些物理量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功率的概念,常常是学生混淆不清的问题。(6)第16题:错误率达29.5%原因分析:在平日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强调的是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运算关系,但是对于什么是波长、什么是频率讲得不多,练习得很少,导致学生失分较多。(7)第18题:错误率达25%原因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什么,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强调是物体重和动滑轮重,而对摩擦引起的效率问题讲得相对比较少(因为计算题比较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印象中只有这两种因

4、素,从而想不到摩擦这种因素。(8)第23题:错误率达22.3%原因分析:该题是一个电路分析的题目,学生错误的关键问题是不善于将实物图简化为电路图进行分析;不善于抓住关键点进行分析。(9)第10题:错误率达19.6%原因分析:学生错误主要是审题不清,错选D选项比较多,没有思考水压与深度有关,而不是与高度有关。另外C选项学生不选的原因是运动员起跳时用力蹬跳板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没有联系到跳板发生了形变,有弹性势能这个知识点。(10)第19题:错误率达19.6%原因分析:学生不了解物理过程而导致错误,学生对压缩空气膨胀,就是对外做功,会引起气体内能减少这个过程不是很了解。二、教学应对策略性思

5、考针对本次模拟考试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我们在进行二轮复习时,要注重如下几个问题:(1)加强图象信息题的研究。“识图象”在图象上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解图象”利用图象提供的信息进行解题;“画图象”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描图与作图;“图象法解题”归纳并整理一些利用图象来解题或得出规律的题型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意识。(2)加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在数据分析中,要系统总结怎样进行定性分析,如何进行定量分析,怎样去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何书写表达式等。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物理量着手,形成基本的技能,再对一些陌生的物理量进行分析和练习。(3)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忽略对概念的强化和理解。要将初中物

6、理中,相似的物理量放在一起进行类比,进行区别,弄清它的物理意义,弄清概念中的关键词句等。(4)加强对细节问题的挖掘和整理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实验中的细节问题的挖掘,就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对物重和动滑轮重影响机械效率印象很深,但对摩擦力影响效率就知道得不多,再如利用波速波长频率进行计算掌握得可以了,那么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从波形图中指出一个波长或一个周期可能又是学生不甚了解的细节了。教师要在这个方面化心思进行总结和整理。(5)加强学生的考试心理的教育在这次模拟练习中,有个别学生平日的成绩尚可,但是由于在考试时,在选择题中遇到了一到二题困难后,从填空题开始,从字迹上就反映出做这份卷子已经失

7、去了信心,字马虎了,正确率明显降低,说明该生的考试心理素质不过关,影响了水平的发挥,因此一定要加强考生的心理辅导,在平日的练习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避免这类问题在中考中出现。三、学生阶段性发展情况分析经过一轮复习,结合本次模拟考试情况分析,本届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有成熟的一面,也有比较欠缺的一面。学生对初中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已基本完成,能够在综合性试卷中,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回忆起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一般常规性的内容,错误率不高,比如作图、连线、简单公式的应用,简单概念的实际应用,计算题的解题能力等等比较到位了,从本次考试中可以发现,计算题的失分比较少。但是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1、物

8、理中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还不到位。例如图表法、控制变量分析法、类比法等,在具体的题目中应用不熟练;2、物理中的一些概念不清晰,理解不透彻。例如热值、比热、功率等,不了解它所代表的物理含义;3、物理中的细节不注意。例如什么是波长、频率和周期的关系、影响滑轮组的效率、画图中的虚线、电路中的交叉黑点等。四、一轮复习的反思1、第一轮复习我们以中考总复习为导向,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基本要求,以章节体系展开了系统复习。着眼于把基础知识讲透、讲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脉络,牢固掌握知识点,把一些重、难点知识通过比较辨析加深理解,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的指导,灌输科学的学习方法,夯实基础。2、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认真解

9、读了中考考卷,研究今年中考的导向。今年物理要参加全省统考,所以我们着重研究了以表格的形式提供问题情境和信息的题型,突出概念、模型、过程和方法。着重练习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信息题,加强了计算题的训练。3、第一轮复习我们着重建构了知识框架。力求从整体和局部的两方面入手,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弄清楚个部分知识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及其来龙去脉,从而在知识结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设计出一节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的复习课,通过运用“联系”的观点打通学生知识与方法间的通道。4、注重了对学生的研究。在复习过程中要研究学生,包括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差异、学习

10、习惯、学习方法和思想变化。任何脱离学生主体的复习要求(如进度太快、太慢或试题的难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复习的质量。例如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一些是在常规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物理情景、设问角度,以及相关联问题的组合编制的,有的学生常不管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想当然照搬公式,套用做过的习题模式,造成解题思路方向有错误。而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是因为难题做的太少,于是花大力气去攻难题,可在考试中一旦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生题”,脑子里记住的各种题型与解法与不熟悉的物理情景对不上号,就没了办法。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们在复习中指导学生不要滥做、滥背习题,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归纳题目类型,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还通过专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反复读题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和习惯,这样在碰到“生题”时,才从心理上不感到畏惧,才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5、复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有些知识点复习不够细致,挖掘不够深入。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知识点的复习,有时只是复习了概念,没有相应的实例进行跟进,学生掌握不牢固。(2)在复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没有做到精细化,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大部分学生掌握就可以了,导致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掉队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