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11383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武汉市中山特殊教育学校胡萍儿童和青少年行为的发展对其人格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较早阶 段,行为的正常健康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影响。行为问题不仅影响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个体的学业学习和社会化进程,还可能导致其成年时期 发生适应不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而且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 严重的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这是家长和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一、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常见 的问题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说谎、打架、对抗教师和

2、父母、逃学、逃课等。 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有:厌学、离家出走、偷窃、暴力、不良迷信 与崇拜、吸烟、喝酒、不良交往等。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中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 使用儿童行为量表对24013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416岁的儿童行为问题 的检出率为12. 97%,全国各地在6. 32%16. 0%之间不等。心理学家将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类: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 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如:孩子4、5岁了,却很少和同伴讲话,6、 7岁了,自己还不会穿衣吃饭等;行为过度。指人们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 发生太多,如:孩子上课时经常不遵守纪律或

3、打架等;行为不当。指人们所期 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如:上小学的孩 子将书本放入垃圾桶,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等。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需要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行为矫正的根本目 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增加期望的良性行为,减少不期望的过度行为,并改变不适当 行为,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二、代币强化物我们都希望孩子表现出良性行为,摆脱不良行为,利用代币制,即一种用代 币做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程序,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是帮助孩子摆脱不良 行为,建立良性行为的有效途径。1、代币系统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条件性强化物称为代币,凡是使用代 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

4、行为矫正计划就叫做代币系统。代币系统是通过强化与惩 罚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问题行为同时得以矫正的方法。代币系统往往更适合于年 龄较小、能力较低的人。个体因为良好的行为表现而获得代币,他可以用代币换 取那些已经被确认认为具有强化作用的物品或活动,这些物品或活动成为后援强 化物。当个体在代币和后援强化物之间建立了联系,代币也就变得有价值和令人 喜欢了。因此,代币系统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性的强化系统,是对代币的系统化和 制度化的应用。例如,利用代币系统矫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2、强化物简而言之,强化物就是用来奖励孩子的各种物质,可以是实际的东西,也可 以是精神上的表扬,有人把强化物分为初级和次级两种。初级强

5、化物是指实实在 在的看得见、摸得到、吃得到、玩得到的东西,大体上有以下几种:A、食物(主 要是一些零食、小食品等);B、玩具;C、图画书;D、其他,如孩子特别喜欢 的东西,或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等等。次级强化物也有人将其叫做社会性强化物, 主要有以下几种:A、拥抱、亲吻;B、鼓掌、抚摸;C、和孩子做游戏;D、允许 孩子自己玩;E、语言夸奖等等。上面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常见和常用的强化物,而在实际生活中强化物不胜枚 举,只要是孩子感兴趣和能够吸引孩子的东西或活动都可以作强化物。以上这些 强化物可以用于一些年龄低或特殊儿童,对于一些大的孩子,则可以根据每个孩 子的个体需要,来提供强化物。当前,代币治疗已经

6、被广泛应用于行为矫正中,如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老师 常用的奖励小红花、小红旗,当小红花、小红旗积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相应 的物品;在家庭中规定青少年可以通过看新闻报道、阅读报纸、保持整洁、做家 庭杂务、完成家庭作业来赢得点数,但如果有攻击性言语、不遵守纪律、说谎、 偷盗、迟到、打架等不良行为表现,则失去点数。点数可以换取权利,如出去玩、 看电视、上网等。通过代币系统,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三、运用代币法进行行为矫正的具体操作1、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包括期望增加的良性行为和减少不良行为。如:按时起床、整理自 己的房间和玩具等期望增加的良好行为习惯;希望减少乱发脾气、打架、骂人等不良行为

7、。2、确定用作代币的项目代币可以是一些实物(应当便于携带,儿童不能复制,以保证其有效性), 以便在目标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常用的代币有小贴片、印出的卡片等,还可以 用分数也就是积分制,到时可以用来换取所需要的物品或权利。3、确定后援强化物后援强化物是代币法有效性的关键。后援强化物只能由代币购买。后援强化 物为实物或一些特权,如零食、玩具、看电视、外出玩耍、周末的自由特权等。4、建立代币的兑换率后援强化物必须以期望行为挣得的代币来购买,因此,每种后援强化物都必 须有一个价格。5、确定兑换代币的时间和地点这点因人而异,但必须在代币实施前商定。代币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应根据 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如:调整

8、后援强化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刺激的强度。下面是一个尝试选择代币的方法对福利院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进行矫正的 简单操作过程:确定的目标行为主要是针对孩子们集体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用了积分 制。相关的积分、扣分制度是与孩子一起制定的,具体见下表:月奖分制度月扣分制度备注尊敬长辈。见人主动打招呼,做到 诚实守信,使用文明用语。奖5分说话带脏字,骂人,打架,故意 闹事。扣5分本表格内容一个月 总结1次,每人原 始分数为100分。1. 超过115 分可实现一个个人 愿望(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2. 100 115 分给予老师制定的 奖励。3. 85 100 分没有奖罚。做好人好事。奖5分不爱惜公共或

9、个人物品,故意损 坏、扔掉。扣5分有集体观念。积极参加并配合活动 和劳动。奖5分不注重仪容仪表,穿拖鞋或赤足 进入公共场合(教室、活动室、 餐厅等)。扣5分热爱学习,能按时提交作业或课后 认真读书,练习书法、绘画、钢琴 等。奖5分个人手、脸不洗,衣服带脏污,有异味。扣5分连续一个月做到能够积极主动回故意在墙上、桌面乱涂乱画乱刻,答问题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 务。奖5分损坏墙面装饰品和布置。 扣5分4, 低于85分 给予一定的惩罚。5、本表格积分 奖励实行一段时间 后,可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在校或兴趣班课堂,连续一个月做 到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做值日, 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奖5分课堂

10、上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认真 听讲,大声喧哗,不服从老师安 排。扣5分受到任课老师表扬,学习态度端 正,积极上进。奖5分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扣10分服装整洁,讲究卫生,主动清洁环 境卫生。奖5分不按时做值日,逃避打扫卫生。扣5分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学校奖励。奖15分不诚实,欺骗老师和他人,弄虚 作假。扣10分家校联系被告知有进步。奖5-10分家校联系被告知受到批评者。扣 5-10 分。在实行中,后援强化物在制定积分制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均是具体的物品或 活动,如换吃冰激凌,换上网半小时等等。在实行的过程中,奖分和扣分是同时 进行的,既有奖励,也有惩罚。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当事人作出某一不良

11、行为后, 立刻使之承受惩罚,那么当事人在今后相似的情境中,发生同样行为的可能性就 降低了。采用的惩罚主要是撤除强化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惩罚, 毕竟强化物是对孩子非常有吸引力的东西或活动。初步结果:刚开始,孩子们还需要教师提示,慢慢的,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 为,孩子们很关注他们的积分记录,被扣分的孩子现在还会为自己积极的加分, 他们都想换取实现一个个人愿望。采用代币制方法矫正孩子们行为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问题行 为明显减少。四、注意事项1、我们做代币系统的时候要了解孩子们的需要,提前要做一些设计和计划, 不是随时想到就随时做的。它是一个系统方法。2、我们在实行的

12、过程中要记得提醒孩子,不能让他们形成物质至上的观念。3、代币法中,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代币,随后,用预先定好的兑换 率将代币换成后援强化物。实行过程中,行为的难易程度必须与获得或付出的代 币数相一致,如容易完成的事情对应奖励的代币数要少,较困难的代币要多。行 为与对应代币数的确定必须与儿童协商。行为最终执行者是儿童,与儿童协商可以保证所设定的行为是儿童认可的,从而保证其主动性。五、采用代币制矫正儿童青少年行为的启示1、代币制能使儿童青少年及时地发现自己的进步,并在强化物、后援强化 物的激励下,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有较好的效果。2、代币制简便易行,并把孩子的进步以代币、强化物、后援强化物的形式 让他们具体地感知到,能让孩子直接地体验到进步的乐趣。3、代币制的实施有一个渐次增强,逐步提高的较长的时间过程,与儿童青 少年不良行为矫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特点吻合。4、物质奖励只是一种激励形式,而不是目的。我比较偏向于“成人要时刻 注意使用社会性强化,一定要从内心里表扬孩子,让他/她感受到自己做好了, 你们是多么的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