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11283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7(附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多选题: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包括()。A.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B.地表水进入填埋场C.部分固体废弃物挥发D.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弃物中含有部分水答案:A、B、D 本题解析: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有: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直接落入填埋场;地表水进入填埋场;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在填埋场中处置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2. 单选题:按工程可研方案,新增的冷却塔噪声会导致相邻居住区噪声超标,可优先考虑的噪声防治措施是()。A.居住人群搬迁B.减少冷却水量C.调整冷却塔位置D.冷却塔排风口安装消声器答案:C 本题解析:新增的冷却塔

2、噪声会导致相邻居住区噪声超标,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为首先调整冷却塔位置,其次冷却塔排风口安装消声器和减少冷却水量,不得已居住人群搬迁。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大致包括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几种,需要针对不同发声对象综合考虑使用。3. 单选题:关于常用三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对非市场物品的价值评估B.第组方法包含有医疗费用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六种方法C.第组方法理论评估出的是以支付意愿衡量的环境价值D.第组方法包含有反向评估法和影子工程法答案:A 本题解析:B项,第组评估方法包括医疗费用法、人力资本法、生产力损失法、恢复或重置费用法、影子工程法

3、、防护费用法,共六种方法。C项,第组方法的缺陷是:在理论上,这组方法评估出的并不是以支付意愿衡量的环境价值。D项,第组评估方法包括反向评估法和机会成本法。4. 多选题:在测定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A.生长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C.枯枝落叶损失量D.被动物吃掉的损失量答案:A、B、C、D 本题解析:在测定绿色植物的生产量时,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主要内容包括:地上部分生产量;地下部分生产量;枯死凋落量;被动物采食量。收割法最大的局限性是不能计算因草食性动物所吃掉的物质,更无法计算绿色植物用于自身代谢、生长和发育所耗费的物质。实际上所测量的部分是现在生物量,即测定当时绿色植物有

4、机物质的数量。假如把呼吸的损失量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如草食动物吃掉的量)加进去修正收获量,才可估测出总生产量或总生产力。5. 单选题: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需根据()判断。A.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毒性B.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数量C.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D.发生重大事故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答案:B 本题解析: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功能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即危险物质的数量除以该临界量得出的系数1,则该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6. 单选题:拟建项目正常排放某种污染物质(比重1)的一阶衰减系数K=0,预测下游混合均匀断面的平均浓度时,应优先采用()模式。A.

5、三维动态B.二维动态C.一维稳态D.零维稳态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一阶衰减系数K=0,故选择零维稳态水质模型。如果K不为0,则选择一维稳态水质模型。7.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污染物运移速率小于10m/a时,监测频率为()。A.每12年监测一次B.每年检测2次C.每23年监测一次D.每年检测1次答案:A 本题解析:监测频率取决于污染物运移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污染物运移速率小于10m/a时,监测频率可以低一些,每12年监测一次;在污染物运移速率超过100m/a的区域,采样频率应适当高一些(大于每年两次)。监测点位选择时要考虑地下水流速,在渗透性低的区域,监测点要靠近污染源

6、。8. 多选题:鱼类调查指标包括()。A.种类组成与分布B.渔获密度、组成与分布C.渔获生物量、组成与分布D.经济鱼类和常见鱼类答案:A、B、C、D 本题解析:鱼类调查的指标包括:种类组成与分布;渔获密度、组成与分布;渔获生物量、组成与分布;鱼类区系特征;经济鱼类和常见鱼类;特有鱼类;保护鱼类。9. 单选题:某河渠长1000m,两侧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密切且补给地下水,已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100md,地下水力坡度0.5,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平均厚度4m,则该河渠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是()。A.1000m3DB.2000m3DC.3000m3D.4000m3D答案:D 本题解析:当河渠水位变化幅度较

7、小时,河渠一侧的渗漏补给量可以用达西公式计算:Q渗=KLIh。本题中,河流一侧渗漏补给量Q=K?L?I?h=10010000.54=2000m3d。如果河渠两侧的水文地质条件一样,河渠渗漏量应是计算结果的两倍。所以两侧渗漏补给量为4000m3d。10. 单选题:西南山区某拟建风电场,其选址位于候鸟迁徙通道上,为避免风电场建设对候鸟迁徙造成影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风机高度B.减少占地面积C.减少风机数量D.风电场另行选址答案:D 本题解析:为了减少生态影响,应从项目中的选线、选址,项目的组成和内容,工艺和生产技术,施工和运营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选取合理的替代方案,来减少生态影响。从环境保护出发,合理的选址和选线主要是指:选址选线避绕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保护目标造成直接危害,这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选址选线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或者说能够与规划相协调,即不使规划区的主要功能受到影响;选址选线地区的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清楚,不存在“说不清”的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即选址选线不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从区域角度或大空间长时间范围看,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不影响区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地区或目标,即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受到损害或威胁,为了避免风电场建设对候鸟迁徙造成影响,风电场应另行选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