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11146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 为大家解读: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根底课程,1998年7月被教育部定位经管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如何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中的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层次的院校,经济类各专业也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开展实验教学,然而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定位和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简单,教学内容不合理,实验学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相比较一本层次的学生

2、,学习的根底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众多因素结合使得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如人意。因此改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教学迫在眉睫。一、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局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上机实习,增强对计量经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检验和应用。但是,在独立学院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实验教学的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在计量经济学学科教学中,实验教学常常被当作理论教学的附属,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两者在教学内容和时间衔接方面脱节,成为独立而不易协调的两个教学过程,软件运用的实

3、际操作训练仍是薄弱环节,未能到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学完各种估计和检验的方法,依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或者对计算检验结果无法做出清楚、合理的解释,运用计量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未能有效提高。二实验教学形式设置不够合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模式。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验证某种理论认识或者假说是否合理、正确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的优点在于教学设计简化,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理论,缺点在于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性实验主要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实验。探索性实验教学优点在

4、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能力,难点在于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根底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今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过度重视验证性实验,缺乏探索性实验的问题。这样造成学生学习完课程,依然不会独立的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缺乏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三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实验教学内容过多,范围过大。实验的内容即包括经典的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和异方差检验等内容,还包括非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内容。而非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内容比较复杂,深奥,独立学院学生由于数学根底薄弱,在学习理论内容的时候就

5、已经存在很多理解不透的方面,实验课学习的时候更加是无从下手。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对计量经济软件是首次接触,而广泛使用的Eviews、R语言等都是全英文操作界面,再加上本科学生的统计学专业英文词汇欠缺,造成学生读不懂软件分析过程和结果,甚至读不懂联机帮助内容。四实验课程考核形式不够完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的考核主要是课堂考勤和实验报告。这种考核形式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师在实验授课时主要讲解实验内容和软件操作技巧,没有足够的精力监控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实验内容;其次由于实验教学的学时有限,有些实验报告在课堂时间内无法完成,需要在课后另花时间完成,这也给了局部学生投机取巧的时机,他们可以在课后抄袭

6、学习较好的学生的实验报告,获得较好的实验成绩,因此实验报告不能充分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五实验学时设置不够充分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学时不够的问题。一般计量经济学总共设置48个学时,理论教学学时40个,实验教学学时8个。这种学时的安排严重的影响了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相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设计安排的内容,往往在不少学生还没有练习、掌握好一个操作就进入下个实验操作,这样造成不少根底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使得这局部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二、独立学院计量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建议一明

7、确实验教学的定位和目标计量经济学实验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计量经济分析软件,运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去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实验过程中注重模型的建立,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等一系列的流程。二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形式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理论根底相对薄弱,学习能动性缺乏的特点,在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把验证性实验教学和探索性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教学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根底知识,软件操作能力,模型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后,拓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提高他们

8、的独立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并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以经典的回归分析内容为主,包括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估计,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和异方差。软件的使用上,尽量选择简单易操作的EVIEWS软件。四完善实验课程的考核形式计量经济学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实验考勤和实验课堂作业三局部组成。学生完成一个实验后,根据上机操作结果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结构要完整,包括四个局部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估计,模型的检验,模型的应用分析。实验报告的内容丰富,实验的结果准确、合理。同时为了减少偷懒、抄袭的现象,对学

9、生采取抽查考核的方式布置实验作业,随机抽出一局部学生,并随机抽出书本上的一条习题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讲解整个实验流程,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五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学时根据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一般比较适宜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学时为64个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个,实验学时16个。这样实验学时较充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和软件操作技巧,同时学生也有较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每一个软件操作和实验工程,这样整体的实验教学效果将能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庞浩主编.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2022.2胡荣才,许涤龙.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J.统计教育,20223.3徐占东,王维国.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4朱靖.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5楼永.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