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10732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然 地 理 实 习 报 告 鲁东大学 申延其2010年08月12日目录1.自然地理实习工具(地质罗盘)使用概述31.1地质罗盘简要介绍1.2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的使用1.2.1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方法1.2.2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的说明1.3地质罗盘用于岩层产状的使用1.3.1岩层走向的测定方法1.3.2岩层倾向的测定方法1.3.2岩层倾角的测定方法2.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概述52.1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理位置2.2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气候状况2.3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情况3.陕西自然地理各要素描述73.1实习点1咸阳市漠谷大北沟实习描述与分析3.2实习

2、点2陕西泾阳县口镇冶峪河描述与分析3.3实习点3张家山实习描述与分析3.4实习点4南五台实习描述与分析3.5实习点5咸阳文庙实习描述与分析3.6实习点6陕西历史博物馆实习描述与分析4.陕西自然地理区划134.1以黄土高原为主的陕北地区4.2以关中平原为主的陕中地区4.3以秦巴山地为主的陕南地区5.结语165.1实习目的和意义5.2实习体会1.自然地理实习工具(地质罗盘)使用概述1.1地质罗盘简要介绍(如图1)图1地质罗盘由反光镜,瞄准觇板,水平刻度盘,垂直刻度盘,测斜指针(或悬锤),长方形水准器,圆形水准器,磁针制动器,顶针,杠杆,玻璃盖,罗盘底盘各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地质罗盘上有一个指针,用

3、它指明次子午线的方向,可以粗略确定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位角,并利用水准器装置测其垂直角(俯角或仰角)以确定被测物体所处的位置。地质罗盘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

4、,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1.2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的使用1.2.1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方法:地质罗盘在使用前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后,测者手持地质罗盘面向被测目标,使目标物与反光镜中线重合,同时使圆形水准仪气泡聚集到中央圆圈内,此时读北针指向的示数即可。1.2.2地质罗盘用于测量被测目标方位的说明:a.单独给出某一目标方位是无意义的,必须同时给出测者地点位置,因为某一目标方位是随着测者位置变化而变化的。b.根据已知目标方位可确定出测者(在地图上)

5、的位置即确定测者以外的两个已知目标的方位后作反向延长线的交点。1.3地质罗盘用于岩层产状的使用(即测岩层走向、倾向、倾角)1.3.1岩层走向的测定方法(如图2)岩层走向的定义:倾斜岩层层面和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所指的方位角,称为走向。它表示倾斜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图2地质罗盘在使用前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后,将地质罗盘一侧侧线与岩层倾斜面紧贴,调整罗盘使圆形水准仪气泡聚集到中央圆圈内,此时读出的北针的指向示数为该岩层走向方位。1.3.2岩层倾向的测定方法(如图2)岩层倾向的定义:在岩层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并且沿层面倾斜向下的一条线称为倾斜线,或称为真倾斜线;倾斜

6、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或称为真倾向线;倾向线所指的方向,即为岩层的倾向,或称为真倾向。倾向与走向为垂直关系。地质罗盘在使用前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后,将地质罗盘底部上方线和反光镜与岩层紧贴,调整罗盘使圆形水准仪气泡聚集到中央圆圈内,此时读出的北针的指向示数为该岩层倾向方位。1.3.2岩层倾角的测定方法(如图2)岩层倾角的定义: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也称为真倾角,也就是倾斜岩层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常用表示。倾角的大小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地质罗盘在使用前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后,将地质罗盘纵向放到岩层上(罗盘侧面为平面),调整罗盘使水平水准仪气泡聚集到两条黑线之间,

7、此时水准仪下方白点处白线所指的角度示数便为该岩层倾角。2.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概述2.1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理位置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东部。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东邻山西、河南,南界湖北、四川,西接甘肃,西北及北与宁夏、内蒙古毗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2.2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气候状况 陕西省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

8、,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916,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降水南多北少,即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ooUX| k 2.3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概况陕西省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盆地、秦

9、巴盆地三个地貌区。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贯穿陕西省东西的秦岭是我国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 即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均是黄河水系。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盆地原,南部是秦巴盆地。3.陕西实习区自然地理各要素描述3.1实习点1咸阳市漠谷大北沟实习描述与分析时间:2010年7月20日 天气:晴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咸

10、阳市乾县-乾县漠谷大北沟(1)实习点1位置概述:大北沟位于咸阳市乾县漠谷,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的交接点。(2)实习内容观察描述(图3、4):图31.离石黄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黄河中游等地区,因其典型剖面在山西离石县,故名之。黄土颜色以浅红黄色为主,黄土粒度以粉砂为主,黄土沉积层理不明显或不具层理。黄土层中夹有多层棕红色古土壤,其下多有钙质结核,有时成层。离石黄土厚90100米,它是构成黄土高原的基础。图42.马兰黄土: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华北晚更新世黄土,典型的风力堆积物),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因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兰阶地而命名。马兰黄土

11、为淡灰黄色,疏松、无层理。底部见有基岩碎屑,它与下伏离石黄土的差别是更加疏松,多虫孔和植物残体。马兰黄土广泛分布于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及山东泰山、鲁山山麓和山东半岛北侧山麓与山间盆地中。3.乾县组:时代属更新世萨拉乌苏期。分布在陕西渭河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有土状堆积和河流沉积两大类下部为棕色、灰黄色亚粘土与灰色、褐黄色砂砾石层互层,含哺乳动物化石;上部为淡黄、灰绿色亚粘土、深棕色亚粘土夹砂砾石层,含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与下伏池湖组不整合接触,其上被马兰黄土覆盖。图54.相似三角形法测目标物高度(如图5): 在野外考察时有时需要测量某目标物的 高度,当用标尺测量存在困难时,可采取相似三角形法。3.

12、2实习点2陕西泾阳县口镇冶峪河实习描述与分析时间:2010年7月21日 天气:晴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泾阳县口镇-冶峪河(1)实习点2位置概述:口镇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北部,地处陕甘宁盆地的南缘,属景福山-永寿断褶段,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渭河地堑之间。陕甘宁盆地是印支期形成的内陆坳陷盆地。(2)实习内容观察描述:1.口镇-关山大断裂(图6):在西安以北80多km的北山冶峪河出山口,该断裂西起泾阳口镇以西,向东经鲁桥、关山等地后隐伏于阶地之下,全长约百余千米,断面向南倾、倾角陡,是渭河盆地中北部一条显著的东西向大断裂,断层面发育典型、完好,断裂为一条断面向南倾的正断层,笔直的断层线错断了西部山区、中

13、部黄土塬区和东部阶地区,地貌标志极为清楚,表现为一黄土陡坎(崖),陡坎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近几年来沿断裂出现大量的地裂缝,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也表明该断层现今仍在活动图6中。2.冶峪河河谷(如图7):图7a.位于北山的南侧边缘,北山为黄土高原的边缘。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部位,从翼部到核部岩层越来越新,依次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当然在某些部位会存在层位缺失或次序混乱)。沿冶峪河谷向北溯源而上,依次出现奥陶系海相碳酸岩,石炭系海陆交互相砂岩、泥岩夹透镜状灰岩及薄煤层,二叠系和和三叠系陆相碎屑岩偶夹海泛层泥岩、泥灰岩。b. 冶峪河河谷地貌发育:河床、河漫滩发育,河谷谷坡陡峻,从北向南河谷

14、发育依次为隘谷、V形谷、U形谷。U形谷谷底开阔。3.3实习点3张家山实习描述与分析时间:2010年7月22日 天气:阴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张家山-泾惠渠(1)实习点3位置概述:张家山自然风景区是咸阳市泾阳县三大风景区之一,位于泾阳县城西北25公里,是九嵕山与北仲山交汇处,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坐落在此。(2)实习内容观察描述:郑国渠:a.概述:居于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为战国时期秦国修建。它是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如图8)图8b.修建条件及地理背景:渭河平原(关中平原

15、)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180200天,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在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关中东部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大量可溶性盐分随土壤毛细管作用积聚于地表,造成土壤的盐碱化,形成大片“泽卤之地”。c. 历代沿革:由于河床逐渐冲刷下切,渠首逐渐向北迁移。秦郑国渠后历代又修了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以至民国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泾惠渠。在近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里密布着从战国至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渠口遗址四十多处,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3.4实习点4南五台实习描述与分析时间:2010年7月23日 天气:中雨到大雨实习路线: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市长安县-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南五台(1)实习点4位置概述:秦岭终南山世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