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10478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理解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升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理解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水平;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

2、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引导学生分析科技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水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理解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汽车图片【教具(媒体)】 教学

3、挂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英国,一系列机重要的发明创造,把人类带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19世纪末,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出示课题:第2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课学习)学习新课:(教

4、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我们先学习教材第一目。(出示第一目标题:一、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那么,电力是怎样被开发的?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下面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出示第一问题:电力的开发及广泛应用)电力的开发及广泛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阅读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电力是怎样被开发出来的?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3.电力被开发后是如何得到广泛应用的?4.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

5、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学生看书时回答教师巡视,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大约3分钟后,师生共同探究,并逐步展示如下线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重点探究3和4问,并得出如下结论)电力是一种优良低廉的新能源,比蒸汽动力更增强劲,更环保,因而被开发后在生产生活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使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这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的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还促动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化学工业、钢铁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教师过渡)

6、电力的开发和广泛使用,为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条件。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出示第二问题:近代电讯技术的兴起)近代电讯技术的兴起(教师概述)如何借助电能传递信息,缩短人们交往的距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生活,人们在这方面实行了积极的探索。苏格兰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的观点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预言了电磁波(即无线电)的存有和传播速度。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电磁波,为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一下问题)1.近代通讯技术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勾画出技术名称、发明者及国籍)2.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教

7、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自然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理解近代通讯技术兴起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中外联系)大家还记得中国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情况吗?(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教师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关键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它的创制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我们接着看第二目。(出示第二目标题: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教师简单介绍内燃机的发明过程及意义)发明过程:1876年奥托1883年戴姆斯1897年狄塞尔重大意义:引起动力机变革,为新型交通工具的

8、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教师引导探究动力机革命的情况及意义)引导回忆:第一次动力机革命是在什么时候?表现是什么?第二次动力机革命又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又是什么?(通过比较内燃机与蒸汽机的优劣,让学生认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是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过渡)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内燃机动力大、相对较小,便于广泛应用。尤其是柴油机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引发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新型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应运而生。2.汽车的发明(卡尔本茨、亨利福特)(重点认识汽车发明的重大意义)3.飞机的发明(美国莱特兄弟

9、)指导读书,了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事迹;回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飞机的情况。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人类历史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近代电讯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条件,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总的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拓展训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下面就“汽车发明的利与弊”

10、谈谈你的看法。(肯定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汽车的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但汽车排出的废气给人类造成了环境和噪声的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三、爱迪生的众多发明1.教师概略介绍爱迪生的生平简介,如时间许可,还可补充一些有关爱迪生的有趣故事;2.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认识爱迪生为什么称为“发明大王”? 3.引导学生想想,从爱迪生身上你受到哪些启发?课堂小结:借助如下图示进行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一、选择: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C电力的广泛应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下列哪些国家的科学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 )英 美 德 意 日A B C D3、在电力应用方面成就突出,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人物是 ( )A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尔 D马可尼二、仿下表罗列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一览表成 就发明者国 籍意 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英国为电力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对科技发明作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