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10383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享誉青岛的“皮影奶奶”几张皮子,一把刻刀,雕刻成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简易的舞台,洁白的幕布,演 ?出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自费 买道具,四处奔波演出,只为让青岛市民更了解皮影艺 术这就是杨月华。“我们是青岛最早开始做皮影和皮影戏的。 ”今年 71 岁 的杨月华告诉记者,她和老伴 2008 年在西镇台西社区的帮 助下,开了岛城首家皮影工作室_大嘴岂皮影工作室。为了让更多的青岛市民了解皮影艺术,他们还自费买道具置 办设备,四处奔波演出。杨月华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除了 一手剪纸的绝技,也醉心皮影艺术。老伴刘尚仪是河北唐山 人,早年就迷恋上唐山皮影的制作。夫妻俩人老心不老,因 为有皮影这个共同的爱好,虽

2、然花光了积蓄,但他们仍然乐 此不疲,尽量多地为青岛市民公益演出皮影戏。选皮、磨皮、雕刻、上色、拼装十几道工序下来才能 做出工艺复杂的皮影形象,做一个皮影人物往往需要一周的 时间。等皮影形象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老两口叉着手创作具 有青岛特色的皮影戏,于是,第一部青岛皮影大嘴巴说过 年就诞生了。随后,他们还创作了皮影戏萝卜会 糖 球会崂山道士等。 “我们就是想让青岛皮影活起来,并传下去。”杨月华说。制作皮影是个技术活, 更是个艺术活。 杨月华和老伴制作出来的每件皮影作品,都是老两口再三商 讨、再三修改过的精品。只要有空,杨月华就会点亮办公桌 上的台灯,认真地刻着皮影。制作皮影以前用驴皮,杨月华 现在多用牛皮。她说:“驴皮买不到,即使是牛皮,现在也 很不好买。制作皮影的牛皮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我们也是托 了朋友,才能买到这种牛皮。”记者在杨月华家中看到,经 过处理的牛皮极为坚实,几乎透明,厚度只有一二毫米。牛 皮要先沤制,再用特殊的工具刮去内外层的脂肪和毛,只剩 中间最坚韧的部分,晒干后才能制作皮影。杨月华一直有个 心愿,希望有年轻人跟她学习皮影制作。她说:“皮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传承下去。”为了这个愿望,现在的杨月华经常奔走于学校 和社区,义务为大家演出、讲皮影,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皮 影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