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103217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意思I赏析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注释百草烂死,而决明独鲜,故喜之。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 花。可作药材,功能明目,故叫决明。此二句实写决明颜色之鲜艳可爱。此二句忧决明,也是自忧。汝,指决明。后时,谓日后岁暮天 寒。因恐其难久,故特觉可惜。堂上书生即杜甫。杜甫身

2、世,与决 明有类似之处,故不禁为之伤心掉泪。阑风长雨:一作 阑风伏雨,一作 东风细雨。四海:一作 万 里。赵次公说: 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 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因久雨,故百川皆盈,致牛马难辨,泾渭莫分。庄子 秋水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禾头:一作 木头。田妇:一作 田父。朝野佥载:俚谚 曰: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是说芽蘖絭卷如耳形。黍不耐雨,故穗黑将烂。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七:天宝十三载八月,上(唐玄宗)忧雨伤稼,杨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 上以为然。扶风

3、太守房琯,言所部灾情,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 下无敢言灾者。 灾情严重,而无人敢言,故杜甫有 无消息 之叹。换衾裯:一作 抱衾裯。按唐书 玄宗纪:是秋霖雨,物 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糶以济贫民。 据杜此,则所谓 贱糶,并未解决问题。贪吏舞弊,奸商居奇,人民 无奈,只要 相许,也就不计衾裯和斗米的价值是否相等了。上句,长安布衣,亦杜甫自谓。谁比数,是说人们瞧不起,不 肯关心我的死活。司马迁报任安书:刑馀之人,无所比数。 下 句说自己也不望救于人,所以从里面把门锁了。衡门,以横木作门, 贫者之居。环堵,只有四堵墙。此句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

4、雨为乐(11) 此句有自比意,浦起龙说:句中有泪。(12) 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 何时而得干? 后土,大地。一作 厚土。作者:佚名第一首,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集,古有 悲秋 者悲秋之萧瑟, 病秋 者病秋之隐沦, 惊秋 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少陵于此首 亦融悲、病、惊,伤物残而叹自身老大难有成。新的季节缓缓渗透弥漫并取代旧的季节,的境界中季节却若闻 鼓而起,鸣金而息,皆是突至突离。春日瞬间吹生百草,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秋日就如主刑杀的神,化片乌云持镰刀拂过这世界,在 湿润和清冷中将一切带走。 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 其濛,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 阶下决明

5、颜色鲜,此句的急转令 读者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 决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 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刀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 决明仍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 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 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 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至此处决明之悲渐伏,而自

6、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 本草书中言 决明 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 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在纸 上无比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 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 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 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 书生 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 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 书生 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 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

7、,堂上 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 白头 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 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 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 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第二首中,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内心向外界弥漫开去, 秋风洒落, 而秋雨却繁腻不绝,纷纷若世之喧嚣,缥缈如病中呓语。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整个世界都蛰伏在一片乌云之下,齐奏 着同样颓然、绝望的主题,人生如飞蓬,此时亦无路。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8、世界如此浑浊,物皆不辨,道者无存。古 者天人交感,泾渭水之清浊不辨,应是射人世之道理毁,伦理乱也。 若孔子无奈伤获麟,泾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征兆,带来令儒者窒息的迷阵。古者农业乃天下之本,却是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 禾头生耳乃言雨中禾叶卷,如耳之形,却亦言为天下之本、黎民口 粮之禾的颓丧脆弱,禾头生耳,倾听世上的呜咽而无策。而农妇田父 之音亦隐沦雨中,根基之没,国难久持。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言世之目盲,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 言世之 聋哑,仇兆鳌杜诗详注中亦言此乃刺杨国忠恶言灾疫,四方匿不 以闻。然世之风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斗米换衾裯 卢注言:疗饥急,救

9、寒缓也,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 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值? 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 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 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第三首又从广阔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长安布衣谁比数,少陵多有自称 布衣、野老 之辞,实不甘也。 谁比数 可较太史公 报任安书言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意绝之至也。而 长安 亦不 过客居之地,反锁衡门守环堵 亦是绝望之举,路穷则独守一隅,实 也不过是暂时的避世,避开内心纠结无解的困愕。将烦忧锁在门外茫 茫世界,门内的心还念念不忘欲与其汇合。老夫不出长蓬蒿,相比隐居的寂寥,更多是郁郁不平与刻意求静的痛苦。 风雨中无忧无虑奔 跑嬉戏的孩子却给诗中添了新鲜的颜色:稚子无忧走风雨。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给人以忧虑的悠长:如此单纯的孩子未来能承受 多重的阴霾很难说。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外界溢入 的雨声和寒意又唤起心中恒久的幽灵, 欲 奋翅起高飞 而复深觉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无奈而于末尾作楚吟: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仇氏杜诗详注中言: 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 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诗中末句常作此等疑问,他一生都似在 这种等待中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