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10008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编号:J-ZX-2010-125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 (瓯海大道站南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Wen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Institute项目名称: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瓯海大道-站南路)建设工程编制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温州市瓯海区铁路建设指挥部编制单位: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资质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11220070070号事业单位证书:温事法登字00012号收费许可证书:浙温字171号质量体系认证证书:0202Q10328R0S(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1-2000-ISO 9001:2

2、000)项目负责:余建形 报告编制:余建形 徐 烨 校 核:张朝国 审 核:赵 曦 审 定:王 钢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建设单位简介11.3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21.4研究范围和内容3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6主要结论及建议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72.1区域经济概况72.2铁路新客站站前区规划82.3项目提出的背景102.4建设必要性分析11第三章 交通分析143.1规划人口及出行量预测143.2交通量分析153.3通行能力163.4分析结论18第四章 线路方案与建设条件204.1线路概况204.2自然条件214.3工程地质条件23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2

3、55.1建设规模255.2技术标准26第六章 道路工程286.1道路平面286.2道路横断面296.3道路纵断面326.4道路交通组织336.5路面结构366.6路基处理386.7无障碍设施476.8道路景观496.9附属工程53第七章 桥梁工程577.1工程范围577.2桥梁技术标准577.3桥梁设计原则587.4桥梁方案58第八章 给排水工程618.1给水工程618.2排水工程648.3管线综合70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19.1环境评价标准719.2环境影响分析739.3环境保护措施779.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09.5水土保持81第十章 节能分析与评价8510.1道路运输节能分析85

4、10.2道路运输中燃料油消耗的因素8510.3本项目节能评价结果89第十一章 拆迁、安置与征地分析9211.1拆迁分析9211.2安置说明9511.3征地分析95第十二章 项目进度安排与管理9712.1项目进度安排9712.2项目建设管理9712.3项目招标安排98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913.1投资估算9913.2资金筹措10013.3投资计划安排100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10214.1社会评价作用与范围10214.2社会影响分析10214.3社会适应性分析103附件:【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2】温发改审200964号:“关于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梅屿隧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5、;【3】温市规批字200714号:“关于站东路、站西路、站南路、陈焦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4】温环建2010007号:“关于温州站西路二期(站南路-梅屿隧道)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5】温水政发2010192号:“关于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6】温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48号)【7】温市规设(管)字2006-0014号:“站西路道路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附图:【1】工程区位示意图;【2】道路平面图;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温州市铁路

6、新客站站前区站西路(瓯海大道-站南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温州市瓯海区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范围:北起瓯海大道,途径横塘路、昌盛路,河西路、奔驰路、南至站南路,全长约2028m。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桥梁、市政地下管线、交通标志、给排水、绿化、公交站台、照明等建设标准:城市主干道级设计,道路红线宽度50m,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总 投 资:31651万元资金来源:建设资金由于温州市统筹财力安排;建设期由温州市财政拨款11091万元作为资本金,其余建设资金先向银行贷款20560万元,最终由温州市财政统筹偿还。建 设 期:三年1.2建设单位简介温州市瓯海区铁路建设指挥部系温州市瓯海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7、,其宗旨和业务范围为甬台温温福铁路瓯海段建设及配套附属工程建设、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协调或落实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及相关配套工程(包括铁路新客站、改河工程、配套道路工程、安置房工程,下同)在瓯海区建设计划。(2)负责组织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协调并督促落实项目立项可研、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各环节的工作。(3)负责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调度工作,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功能和成本的协调统一,协调解决政策处理过程中的社会矛盾。(4)负责管理区铁路项目资金,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负责组织监督项目

8、法人和有关部门开展温福、甬台温铁路瓯海段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5)负责承办瓯海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1.3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1)温发改审200964号:“关于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梅屿隧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温市规批字200714号:“关于站东路、站西路、站南路、陈焦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3)温环建2010007号:“关于温州站西路二期(站南路-梅屿隧道)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4)温水政发2010192号:“关于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5)温市规设(管)字2006-0014号:“站西路道路市

9、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6)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7)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温政办【2006】28号文件);(8)温州铁路新客站配套工程温州市站东路、站西路、站南路、陈焦路工程方案设计(9)温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48号);(10)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温州工程造价信息;(12)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温州市市区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14)现行有关法规、规范及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4研究范围和内容本项目处于项

10、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发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和审批要求,报告主要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以便为下阶段工作提供决策依据。(1)根据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温州铁路新客站(温州火车南站)开通以来对周边配套道路需求的实际,以及市委、市政府决心优化西部交通网的背景,论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根据道路线位方案,分析道路用地现状、土地性质、拆迁安置方案,以及建设条件。(3)根据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提出道路红线内的道路、桥梁、给排水、照明、等工程内容的建设方案。(4)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可行性,对本项目

11、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5)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参考类似工程和本地区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并提资金筹措方案;(6)通过社会评价分析,全面阐述本项目的社会效益。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6主要结论及建议1.6.1主要结论(1)本项目是温州铁路新客站重要的配套道路之一,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西部交通网络、加快站前区开发步伐、缓解城市过境交通压力的需要。因此,本项目建设必要性十分充分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项目北起瓯海大道、南至站南路,全长约2028m,红线宽度为50 m,总用地面积为162.038亩;沿线自北

12、向南依次与瓯海大道、横塘路、昌盛路,河西路、奔驰路、站南路相交。(3)本项目按照城市主干道级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60 km/h;工程线路方案以及横断面方案按照控规执行,在道路横断面方面,兼顾了周边交通、铁路线路和周边景观。(4)工程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如果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环保和水土保持法规,并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做到“三同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控的;因此,本项目从环保、水保角度来看是可行的。(5)本项目新征总用地面积126.34亩;其中新征耕地81.93亩,新征宅基地44.41亩。沿线需拆迁总建筑面积为46131平方米,其中拆迁民房40091平方米、企业6020平方米、望仙亭

13、1座(约20平方米)、棚(牲)2186平方米。(6)本项目总投资3165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59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2520万元,预备费1425万元,建设期利息达到1728万元。建设资金由温州市财政统筹安排,建设期由温州市财政拨款11091万元作为资本金,其余建设资金先向银行贷款20560万元,最终由温州市财政统筹偿还;资本金和银行贷款占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5%和65%。(7)本项目为铁路新客站站前区配套市政道路,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居住环境,以及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影响是积极的。1.6.2主要建议(1)鉴于本工程项目的必

14、要性充分、工程建设方案设想较为合理、建设资金具有一定的保障、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和支持,以便本项目早日开工建设。(2)本项目的土地性质复杂,拆迁量大,建议业主与土地、水利、规划、拆迁等有关部门尽快协调,以落实有关土地、水利、拆迁问题。(3)建议业主尽快启动入户调查统计工作,尽快落实安置地块;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启动安置房建设步伐,以利于当地被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安置周期过长造成过渡费的大量增加。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区域经济概况温州市地处我国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71.9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3.8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5人。温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旅游城市,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浙江南部的经济、金融、交通、文化、科技中心,辐射浙西南、闽东北的外向型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