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09933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呼吸泵衰竭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呼吸泵衰竭定义证据背景呼吸泵是指呼吸驱动结构,包括产生自主呼吸的延髓呼吸中枢、完成呼吸动作的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调节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桥脑、中脑和大脑。呼吸泵任何结构受损,均可因自主呼吸驱动力不足或自主呼吸调节障碍而引起肺通气不足,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即呼吸泵衰竭(口型呼吸衰竭)。常见引起呼吸泵衰竭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脑炎、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急性炎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和药物中毒等。推荐意见呼吸泵衰竭以自主呼吸驱动力不足和呼吸调节障碍为临床特征,表现为低

2、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时,可危及生命;对此,神经重症医师必须尽早展开监测与治疗,以降低病死率(专家共识)。二、呼吸泵衰竭监测缩功能减低佐室射血分数30%)(校正。R = 5.23 , 95%CI 1.65-16.6)是拔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19(3级证据)。2009年,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1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 303例患者)显示:气囊漏气试验诊断上气道梗阻的敏感度为0.56(95%CI 0.48 0.63).特异度为0.92(95%CI 0.90-0.93);而气囊漏气试验预测再插管的敏感度为 0.63(95%CI 0.38 0.84),特异度为 0.86(95%CI 0.8

3、1 0.90),但是研究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20(1级证据)。2000年,一项脑外伤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136例)显示: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延迟拔管可导致肺炎增加(38%比21% ,P0.05)、住ICU时间延长(中位数8.6 d比3.8 d , P0.001),符合拔管指征患者因GCS8分而气管插管拔除明显延迟(10 d比7 d , P0.001)21(3级证据)。2008年,一项脑损伤(脑外伤、脑肿瘤、脑卒中)患者(16例)预实验研究显示:GCS2.5ml/h)、不能遵嘱完成指令、机械通气时间7 d、咳嗽力量减弱、严重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需暂缓气管插管拔除(2 3级证据,B级推荐)。2.

4、在考虑可行气管插管拔除前,可用气囊漏气试验预测气管插管拔除和再插管风险。若气囊漏气量减少且具有喉部水肿危险因素时,暂缓气管插管拔除;若无喉部水肿危险因素,仍可考虑气管插管拔除(1级证据,B级推荐)。3 .意识障碍但不伴肺炎、且咳嗽反射良好的患者,可尝试气管插管拔除(3级证据,C级推荐)。(七)气管切开套管拔除证据背景2014年,一项系统回顾(7项前瞻和3项回顾描述研究)显示:咳嗽能力(最大呼气压力Z40 cmH2O、咳嗽峰值流速160 L/min)和气切套管封堵耐受能力24 h是两项气管切开套管拔除评估指标。此外,意识水平、痰液分泌量和性质、吞咽功能、二氧化碳分压、气道狭窄、年龄、合并症等也需

5、作为参考评估指标,据此制定的拔管前定量和半定量参数评分(Quant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QSQ)评分(表 2)可用于预测气切套管拔除23(1级证据)。推荐意见咳嗽能力和气切套管封堵耐受时间是气切套管拔除的主要评估指标,可选用QSQ评估量表综合判断拔管可行性(1级证据,B级推荐)。(八)气道清理证据背景2013年,一项系统回顾(31项RCT、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 453例患者)显示:包括常规胸部物理(体位引流、扣击、震动排痰)治疗、肺内冲击通气(intrapulmonary percussive ventilation).呼气正压等非

6、药物性气道清理技术虽然安全性好,但改善肺功能、气体交换功能和氧合功能有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级证据)。2015年,一项系统回顾(8项RCT, 1项回顾性队列研究,379例患者)显示:祛痰药物(乙酰半胱氨酸、肝素+乙酰半胱氨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漠铉)和生理盐水,对促进咳痰、改变痰液量和性状、改善肺功能和肺不张并无有效作用25(1级证据)。2013年,一项系统回顾研究(5项RCT, 164例患者)显示:震动排痰、叩背、体位引流、吸痰等护理措施( 30 min)可使ICP短暂升高,其中吸痰前后 ICP 改变最为明显(19.658.24) mmHg 比(26.3512.82) mmHg ,P0

7、.05)26(l 级证据)。推荐意见1. 气道清理技术是安全的,但缺乏患者获益证据(1级证据,B级推荐)。在未获得新证据之前,可延续以往护理常规(专家共识)。2. 祛痰药物可用于气道清理,但缺乏患者获益证据。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1级证据,B级推荐)。3. 颅内压显著升高患者,需缩短气管内吸痰、震动排痰、体位引流和扣背等胸部物理护理时间( 30 min)(l级证据,B级推荐)。(九)呼吸中枢兴奋剂以兴奋呼吸中枢为目标的呼吸中枢兴奋剂临床研究缺如。推荐意见鉴于目前尚无呼吸泵衰竭患者应用呼吸兴奋剂的研究,呼吸中枢兴奋剂的使用可暂延续以往常规治疗,但有必要加强研究,证实药物的有效性(专家共识)。证据

8、背景呼吸泵衰竭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最初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血气分析显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或不合并轻度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pressure of oxygen , PaO2)下降;进而因肺泡低通气下降而呼吸频率增快,但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 PaCO2)正常;最后表现为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期: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咳嗽无力、咳痰困难和言语不连贯,体格检查可见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启用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肋间肌、腹肌)和胸腹反常运动(吸气时腹部内陷,而呼气时腹部膨出,与正常相反)3

9、。当调控延髓自主呼吸中枢的脑结构受损时,可因损伤部位不同而出现特异性的呼吸频率与节律的紊乱,如大脑半球或间脑病变可出现潮式呼吸,中脑被盖部病变可出现中枢神经源性过度呼吸,中脑下部或脑桥上部病变可出现长吸气式呼吸,脑桥下部病变可出现丛集式呼吸,延髓病变可出现共济失调式呼吸,此类患者发生呼吸泵衰竭时,可能并不仅表现为呼吸频率变化,还有节律的改变。呼吸泵衰竭监测包括呼吸肌力评估、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oximetry , SpO2)监测、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 tidal carbondioxide pressure ,ETCO2)和持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

10、测、血气分析(pH、PaO2、PaCO2、碳酸氢根)、胸部X线、胸部CT等。呼吸肌力评估包括临床观察(呼吸节律、呼吸频率、呼吸动度)和肺功能仪测定呼吸量(潮气量、最大吸气压力、最大呼气压力、咳嗽峰值流速等)。推荐意见掌握呼吸泵衰竭的监测技术与方法,关注呼吸泵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尽早展开呼吸功能支持治疗提供依据(专家共识,A级推荐)。三、呼吸泵衰竭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证据背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 NIPPV)可用于急性炎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由此避免气管插管或再插管,减少机械

11、通气时间、延长生存期和改善肺功能。2008年,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60例次)显示:24例次肌无力危象患者采用NIPPV的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后,14例次(58.3%)避免了气管插管。BiPAP治疗失败的独立因素是BiPAP之初的PaCO245mmHg(l mmHg = 0.133 kPa)(P = 0.04),在高碳酸血症发生之前采用BiPAP治疗可避免气管插管和长时间机械通气(4级证据)4。2009年,-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显示:14例肌无力危象患者应用了 NIPPV ,其中8例(57.1%)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APACHEH评分6分和血碳酸氢根浓度50mmHg 夜间 SpO290%持续 1 min 以上,MIP - 60 cm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