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都地望小结 (第一节)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韩旭辉《墨子》、《孟子》和《尚书序》等古代文献均说汤居亳,而有 关亳都地望,自古至今争议甚为激烈综合来看主要有西亳说、南亳 说、北亳说、杜亳说、垣亳说及郑亳说等六种说法经过近代以来的 考古发掘,南、北、杜、垣诸亳说均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唯余西 亳说和郑亳说仍然保存着强大的生命力 支持两种看法的学者借助文 献、田野考古的实践展开空前活跃的论战,几乎成为泾渭两派本人 在课堂上稍稍学习了三代考古的一些知识, 对亳都地望这一课题产生 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特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 希望能够对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目前,基本被学术界认可为具备王都规模的商城有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三处这三处城址都应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都城, 因此要想解决亳都归属的问题就应明确、妥当地给出三者以合理解 释于是,学术界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1) 偃师尸乡沟商城为汤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持此观点的 学者,有的认为郑州商城后来是仲丁所居的隞都, 还有少数学者认为 郑州商城应是太甲新建的都城2) 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尸乡沟商城都是西亳,郑州商城是仲丁所迁 的隞都。
3)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郑州商城为汤都亳,偃师尸乡沟商城为汤 之别都或伊尹放太甲之桐宫此外, 还有学者认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为亳都, 也有一定道 理 以上三种主要观点可以大体分为“郑亳说”和“西亳说”两种,下面 我将简洁地阐述两种基本观点一)西亳说与郑亳说简介 “西亳说”以安金槐、赵芝荃等学者为代表,其大体上认为偃师商城 为西亳,而郑州商城为仲丁之隞都;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 文化,二里岗期商文化为商代中期文化,殷墟文化为商代晚期文化; 而“郑亳说”以邹衡等学者为代表,认为二里头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为 夏文化,偃师商城为太甲桐宫,二里岗期商文化为商代前期文化,郑 州商城为汤都亳,殷墟文化为商代后期文化简单来说,两种学说的 矛盾点在于偃师商城的性质,一是汤都亳,另一即太甲所居桐宫;关 于郑州商城的性质,一是仲丁之隞杜,另一是汤都亳二)两种看法的缺陷所在 持两种看法的学者之所以能够不断争论, 亳都之问题之所以迟迟不能 圆满解决, 原因在于两种观点各有漏洞和难以解释之处 西亳说认为 偃师商城为汤都西亳, 是建立在偃师商城早于郑州商城相当长年代的 基础之上,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一点。
此外,言偃 师商城为西亳、郑州商城为隞都,则二者是前后继承关系,而实际上 而成的繁荣期几乎是相同的, 始建年代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有大段差 距还有,持郑亳说的学者提出,若郑州商城为隞都,则其过长的繁 荣时间无法很好的解释,这也是一个西亳说者难以解释的地方再说郑亳说 首先是文献记载多言偃师为汤都西亳, 而确指在偃师尸 乡一带,而今偃师商城中部也有一时代相传之为“尸乡沟”的低洼地 带穿城而过, 这恐不是偶然的巧合 其次,言偃师商城为太甲之桐宫, 这与偃师商城的规模与布局不相称 桐宫为放太甲之地, 其作用与殷 末囚文王的监狱羑里城相似; 在文献记载中往往又把桐宫与汤冢联系 在一起,则桐宫也可能是居丧守陵之处;当然又有可能是离宫别馆 无论这三种情况的那一种, 都与偃师商城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这里不 仅有大规模的城垣设施, 而且还有宫城与拱卫城的配置和复杂庞大的 宫殿建筑群从情理上说, 任何流放者都不会有如此之特殊待遇而 且,尚未能找到桐宫即位于近偃师商城附近的确切记载, 文献多言桐 宫在偃师县东三)西亳说的基本证据 一是非常丰富的文献记载,比如:① 《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条下班固自注: “尸乡,殷汤所都。
② 《书序》,“汤始居毫,从先王居”郑玄注:“毫今河南偃师”③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汤受命而王,应天 变夏作殷号……作宫邑于下洛之阳”,所指的是目前新发现的偃师尸 乡沟商城城址,即汤都西毫④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记》:“殷汤都毫,在梁,又都偃师”⑤ 《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毫之命”,杜予注:“河南巩县西 南有毫亭,或言毫即偃师⑥ 《后汉书•郡国志》:“偃师有尸乡”刘昭注:《〈皇览》曰:偃 师有汤亭⑦ 唐张守节《史记•殷本记》正义日:“汤即位,都南毫,后徙 西毫也⑧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偃师西毫,汤都也⑨ 唐孔颖达诗正义格洛予命: “天乙在毫,东观在洛” ,此毫即指 偃师以及目前找到的最早资料《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 民大说,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韦(郼)如 夏由此可见,商灭夏后应该建都在夏都附近,偃师商城正好符合 这一要求二是两城的始建年代 “西亳说”根据在考古发掘郑州商代城墙 的地层堆积中,自上而下有二里岗下层文化遗存、商代城墙夯土层、 二里岗下层两条小沟相叠压的地层关系和城墙夯土层中有二里岗下 层的陶片出土,断定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只能介于二里岗下层之间, 或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一期, 或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二期。
而对于偃师商 城,他们认为二里岗下层的墓葬打破城墙西二门、 东二门内侧的路土 五号宫殿下层院落中的水井(H25)下层出土物的年代早于二里岗下层 一期;又在宫殿内发现有二里头四期的文化层, 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 应在二里头四期, 或二里头三期 这样即可证明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 早于郑州商城, 偃师商城便顺理成章成为成汤所建之亳, 而桐宫说不 攻自破四)郑亳说的基本证据第一,古代文献所见东周时期郑地有毫 《左氏春秋经》襄十一 年:“秋,七月,己末,同盟与亳城北 ”杜预注:“亳城,郑地《后 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条下有:“荧(荥)阳有薄亭,有敖亭”薄亭 应即亳亭,可为一辅证第二,郑州商城北部发现有“亳”或“亳丘”字样的地名陶文, 时代属东周时期第三,商汤都亳的邻国地望与郑州商城相合 汤居郑亳,合于“韦 顾既伐,昆吾夏桀”的作战路线第四,郑州商文化的发现情况与汤都亳相合 郑州商城最繁盛的 时期基本相当于成汤至太戊五世十王的居亳时间 以上四条是邹衡先生对郑亳所举四证, 后来在大讨论中, 郑亳说的支 持者又为成汤都郑亳提供了一些很有道理的佐证, 如郑州小双桥建筑 遗迹与“隞都”有很大关系等五)西亳说者驳郑亳说者地几条基本证据 首先,郑亳说并无“非常坚实的文献证据” 。
第一,郑亳说的一处招 牌文献证据是《左氏春秋经》襄十一年: “秋,七月,己未,同盟与 亳城北杜预注:“亳城,郑地而《公羊》、《谷梁》经文作”同 盟与京城北持西亳说的学者往往认为《左氏春秋经》的“亳城” 应为“京城”之误此外,他们还指出,在古本《竹书纪年》和《史 记•殷本纪》中,都只称“亳”,不称“亳城”,因而《左氏春秋经》 中“亳城”的记载非常可疑,也许是杜预本人对结盟之事并不清楚 第二,郑亳说还从郑州商城东北部出土大量陶豆盘和豆柄上发现的 “亳”字上找到证据,以此证明郑州商城即为亳都但是除“亳”字 陶文外,还有“公”、“京昃”、“亳丘”等,另外还有尚不能判定的字, 即不但是一个“亳”字其次, “亳”字所指是否就是亳都还有待研 究,带此“亳”字的陶文,也发现在遥远的山东境内,这似乎表明带 有“亳”字陶文的器物是殷人后代祭祀祖先的普通祭器,以此来验证 郑州商城为亳都似有不妥第三,郑亳说认为汤居郑亳,符合“韦顾 既伐,昆吾夏桀”的作战路线但是反驳者之处,商汤灭夏前不应有 如此规模的都城,而且灭夏之前所居应是记载的“北亳” 另外,杜 金鹏等学者也对邹衡先生对葛、韦、顾、昆吾等夏代方国之地望的考 证也有诸多疑点,“无一可取”。
其次,郑州商城并非“最有资格”作为早商都城郑亳说者均认为郑 州商城几乎是唯一符合汤都的城址 如徐昭峰先生 “郑州商城与偃师 商城相比, 无论是从规模、 布局和出上物等各方面均更具土都气魄 对此,持西亳说的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反驳: ①郑亳说有以 城墙、规模大小“论资排辈”的狭隘错误,并认为事物发展都是由小 到大,由弱到强, 城址也不例外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登封王城冈城 址,东西二座并列的小城堡合起来只有一万平方米左右, 淮阳平粮台 城内的面积也只有三万多平方米 这么看来, 周长 6 公里的偃师商城 不应在周长7公里的郑州商城之后②暂不论现在的北京、上海;华 盛顿、纽约大小之分,西周时镐京和洛邑也可能是这种情况 《逸周 书》等书籍均把其他城市与洛邑大小相比, 可见周公致政前所建洛邑 是当时的最大城市,是“天下之大凑”意即天下四方的中心那么, 商初的偃师商城地位类似镐京,为成汤首都;郑州商城类似洛邑,为 成汤陪都,首都略小于陪都,是不足为奇的当然,偃师商城陪都说,桐宫说也是颇具争议的,西亳说的支持 者也给予了反驳,下文讲详细论述六)郑亳说驳斥西亳说的几条基本证据 首先,西亳说在文献上的根据并不充分。
西亳说者怀疑偃师的 “亳 名”是由汤都说法而衍生出来的,即偃师商城应是“汤都”说在前, 而亳名之起在后, 只是后人的误传 比如《春秋繁露》和孔颖达的 《书 序》均没有把偃师商城与亳直接联系再者,《逸周书•殷祝解》说: “汤放桀而复亳”,《书序》有:“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 这说明汤 亳与夏都不能处于同地,偃师商城也就不会是汤之亳都 其次,很多西亳说者都认为郑州商城是隞都, 但是郑州商城和偃师商 城二者的繁荣时期大体一致, 二者出土物也基本相同 仲丁所建之隞 都使用时间与郑州商城繁荣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而且较新的考古发现 表明,郑州小双桥遗迹与隞都关系很大所以,将郑州商城定为隞都 是不妥的还有,《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立也, 本大而末小, 是以能固 因此城的大小是一个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面 郑州商城明显大于偃师 商城,综合遗迹出土物, 认为偃师商城不是亳都而是商初规划的镇抚 一方的军事重镇七)从商人与东夷的关系来判定“双城”的性质很多郑亳说的学者都认为, 郑州商城为汤亳, 而偃师商城为军事 重镇这是出于对两个都城考古发现的对比上得出的结论, 即偃师商 城为商人镇抚夏民的陪都, 其大城的建造也是为了剿灭夏在晋西南势 力。
而李锋先生等通过研究两城地理环境、 商王朝和东夷族关系等因 素得出偃师商城为亳都,郑州商城为拱卫都城的军事重镇的结论偃师商城位于偃师县城西南约 1 公里的尸乡沟一代,这一带北倚 邙岭,后界黄河,东及东南有嵩山相围,南有伊阙屏障,西有周山, 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宽阔地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有险要的地 形,又有安定的政治环境而郑州商城地处黄淮平原与丘陵地带的交界处, 虽北有黄河之固 西南有嵩山之险,但其东、东南却是一马平川,无限可凭从当时周 围的政治态势看, 其北是以辉县琉璃阁、 磁县下潘王等遗址为代表的 商族文化;西部则分布有以尸乡沟商城为代表的商文化和以二里头四 期晚段为代表的亡夏文化; 南部也是亡夏文化; 而东部则主要分布着 以祀县鹿台岗、 夏邑清凉山、 鹿邑奕台等遗址为代表的强大的东夷族 文化——岳石文化 1990 年,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在发掘祀 县鹿台岗遗址中, 发现二里岗上层文化叠压着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叠 压先商文化气表明在二里岗下层时期,亦即商汤灭夏后的商代前期, 强大的东夷族不仅与商王朝长期在豫东对峙, 而且还对其势力范围进 行蚕食 ,大有西渐问鼎之势所以说,偃师商城作为汤都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均优于郑州商 城。
商汤灭夏, 首要的任务是要建都立国,因而灭夏的商汤必将亳都 置于偃师, 而不会置于时刻受东夷威胁, 又远离夏王朝政治中心的郑 州这一分析与“商汤始居于夏社”的记载吻合郑州商城与堰师商城的始建年代大体相当, 后者是商汤毫都, 那 么前者的性质显而易见就是拱卫都城、抵御东夷族西进的军事重镇 这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