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09665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作者:张惠华文章来源:张惠华点击数:2917更新时间:2008/1/8在现行考试制度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下,许多从事普通教育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于无奈而往往特别注重语法解析,单词背诵、默写和习题的操练,忽视了对学生朗读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结果就出现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优良但开不了口的一种普遍怪现象。在七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很多学生在朗读时拖音很重,没有感情;有的学生不敢大声朗读,声音很低,害怕出“洋相”;有部分学生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少数学生大声叫嚷,不按意群读又无节奏,大大地破坏了语言的美感前

2、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朗读教学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研究。他指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小时以上。著名的语音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的翁贤青教授有较重的口吃毛病,但是他朗读名作百万英镑时以一口纯正的伦敦音而乱真,这就是他用了300遍的朗读模仿功夫而修成的正果。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所谓英语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大声地念出来。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大量准确的朗读能

3、够促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效的朗读更能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要每天坚持朗读英语三四十分钟,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而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一、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一)朗读能克服语音不准造成的歧义。早在1962年,当时的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同志在一次对外语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学外语要学地地道道的外语,中国人学外语要学外国人说话的那个调儿。调儿学好了,你也就过关了。发音一关先要突破,发音不正确,人家就听不懂,结果就搞成中国人听到你讲外文,外国人听到你讲中文。”

4、 英语语音如同汉语拼音,不同的字母拼在一起就会发出不一样的音,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音读错了,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例如,work和walk两个音很容易混淆。假如把“I can work with my hands.”读成“I can walk with my hands.”就会闹笑话。语调不同,也有不同的含义。如降调yes,是肯定的,而升调yes,则是疑问的口吻。单词的重音不同,那么词性就会发生变化,词义也不同了。例如:“record”是名词,“a school record”是“成绩报告单”,而“record”是动词,是“记录或录音”的意思,“recorda speech”是“将演讲记下来”

5、。这说明语音和词义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只要多朗读,语音就会准确,表达的意思也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二)朗读能克服个别孩子的语言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脑、眼、耳、口等协调的过程,也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在视觉上,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在口语表达上,它要求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得到。在大声朗读时,朗读者口中发出的声音能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经过反复不断地朗读训练,朗读者不但能听得见自己朗读的材料,还能检验出自己的读音准确与否,纠正自己在发音、甚至是语言结构、表达形式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通过反复朗读,朗读者的模仿力会愈来

6、愈强,音质变得越来越准,节奏感越来越强,读起来也会越来越流利,英语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小学二年级时才发现他的左耳失聪。刚与他接触时,他连一句汉语也说不完整,英语交流则更不用说了,“walk”读成“/wk/”。于是我就着重培养和训练他多朗读,跟录音读,跟我读,自己读;读单词,读句子,读语段;读课内的,再读课外的小片段。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他的单词发音准确清晰了,句子朗读连贯有停顿了,甚至对于熟悉的故事,他还能带有感情,带有节奏地朗读出来。现在,他朗读时不但带有一点外国味,还能自己辨别对错,并能及时纠正发音和合理调整语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7、,同学们再也不会嘲笑他、看不起他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如今,在班里朗读声音最响的是他,语音最准确的也是他,感情最丰富的还是他,到后来他还能做起小老师,纠正其他同学在语音和语义上的错误。最可贵的是很多同学为了赶超他,在课余时间也养成了多朗读多练习的好习惯,一到课堂上更是争先恐后地争取表现一番,从而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机会,如:拼读单词、朗读课文、角色扮演等;或让学生个别朗读后集体朗读。这样,既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又能使后进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所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收获,学生才会

8、学有味道,学有动力,学有成就感。(三)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思维能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不是简单的单词加语法,它是经过长期朗读训练而逐步养成的。学生只有有了正确的语感才能自如地运用这种语言。而经常性的、持之以恒的英语朗读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整体知识,更能培养其语感,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教学中也可省去许多用语言来解释的语法规则。如二年级第二学期牛津英语第八单元“Look and say”中有这样两句话“Look at the snow. Listen to the wind.”中文翻译是:“看雪花。听风声。”学生对 “look at”和 “listen to”的理

9、解会有些困惑,使用起来也会经常犯错。有些学生会刨根问底:“at”、“to”是什么意思?确实这两个词有其自身意义,但当它与其他词搭配使用时,其自身意义也会发生变化,甚至失去了自身的词义,也没有对应的中文解释。所以,象这种固定搭配词组也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它,没必要做大量的解释,学生只要多读一些句子就会理解和运用,如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介词词组,也不会再斤斤计较它的单独意义了,而会整体地理解其意。因此,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四)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英国的亚历山大曾明确提出,如想进入他编著的新概念英语第三、第四册,学习者首先必须具备“朗读英语短文的能力”,并且

10、“应当很好地掌握英语节奏、重音、语调,在即使遇到生词、读音有误时亦能如此”。朗读是把一种文字体系转变为语言的过程,也是语言联系的过程。多朗读,可以加深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多朗读英语(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十分有益的。读得越多,积累的词汇和句子就越多,见识就越广,想象力就越丰富,可供选择的写作材料也就越充足,写作水平自然得到提高。在“牛津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中有一课是关于 “plant”的描写。原文是这样的:“Look at the plant. It has a flower. It has leaves. It has roots.” 课后,我给

11、学生布置了相同题目的写话任务。第二天,我收到的作业并不是我想象中千遍一律的“a plant”,有的写花,有的写草,还有的写树,因为这三种事物学生都已学过并熟记在脑子里。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孩子写的是 “my apple tree”,她说 :“在上课外辅导班的时候,我们的英国老师教过一首歌叫“Lemon tree”,它给了我灵感取这个题目。apple是我喜欢吃的水果,而且我在很多英语报刊、书籍中读到过有关苹果的描写,我想可以把它们加进去。” 她在文中有机结合了水果和植物的描写,把一棵树描写得生动真实、贴近生活,既紧扣题意又不失创意。因此,一旦学生学会写作,就表明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英语思维方式,那么理

12、解一些由英语思维模式产生的固定搭配的词组、短语等,就不会觉得力不从心了。事实上,朗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多朗读多背诵就一定能够较快地提高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二、变换朗读形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朗读往往是一件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去朗读呢?这是我们做英语教师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我们可以变换朗读的形式来提升学生朗读兴趣。(一)模仿录音朗读。现在的英语教科书都配有原版的录音磁带,录音者的发音准确,腔调纯正,而且角色多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动物和其它声音的配备。让学生多模仿录音里的语音语调,与传统的纯粹单一的教师发音和朗读课文相

13、比,其学习效果和感觉要好得多,课堂气氛也活跃得多,那种枯燥、乏味的朗读也就不复存在了。(二)开展朗读竞赛。除了模仿录音朗读外,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组与组竞赛,或男女同学间竞赛。通过领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形式的集体朗读竞赛,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教师还可以把朗读竞赛活动拓展到班与班(同一教师所任教的几个班)或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与其他教师任教的班级之间来进行,通过竞赛活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朗读的动力,切实提高英语朗读的兴趣。(三)照顾个别,带动全体。照顾个别,带动集体,也是朗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做教师的往往在提高集体朗读水平的时候会忽略对个

14、别学生的指导与培养。其实对于朗读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些领读或担任角色朗读的机会,这在提高他们自身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集体朗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发现和注意到他们,并能真诚地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鼓励和期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不断地激发其心灵之光,提高成功的几率。 著名语言学家奈达(EugeneA. Nida)说,要想在语言如何搭配方面建立可靠的语感,就必须反复听、反复说,没有别的办法可代替。我坚信,只要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现状一定会改变。不久的将来,中国莘莘学子一定会实现说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