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0962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_环境保_、_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制定本预案。1.3工作原则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

2、下原则: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积

3、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1.4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气、废物、粉尘、噪音排放及浓硫酸泄露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粉尘、噪音、浓硫酸泄露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1.5危险辨识与评估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

4、要有火灾、废水事故(硫酸泄露)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地方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2主要环境因素分析2.1易燃_物品本公司仓库贮存的易燃_品、现场特殊生产设备,在搬运、装卸、堆放、使用过程中,若操作、管理以及生产

5、使用不规范,极易着火或爆炸。公司厂区内电气设备较多,电气网路相对繁杂,而且大功率设备相对较多,如果漏电或绝缘损坏、老化,维修不及时或误操作等,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本厂各种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操作者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会对操作者的听力、神经系统等产生危害。如果本厂在生产过程中粉尘、有害气体、污水超标排放,或硫酸等大量泄露则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3向环境转移途径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是危险性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最基本的途径,同时这三种要素之间又随时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空气和水体环境发生迁移、分散稀释和降解转化运动。2.4次生/伴生污染根据危险因素分析,

6、本公司危险化学品库房的危化品很多都是易燃_品,一旦起火爆炸,都会有易挥发物料、粉尘、有害气体向外环境溢出或扩散,很可能产生伴生/次生污染。事故分为二类,一类:火灾和爆炸;二类:一般泄漏、排放。按事故危害程度分级:i级:发生生产控制、设备故障等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ii级:少量可燃液体或气体泄漏起火,在现场能迅速切断泄漏源并扑灭的火险。ii级。局部性粉尘含量、烟气有害物排放超标,并对环境造成影响。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消防水池、消防泵、干粉灭火器以及相关应急设施等。4应急救援_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4.1应急救援_公司应急救援小组,由总经理_任组长,副

7、总经理_、_、_任副组长,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滨河厂区应急救援小组由总经理助理_任组长,_任副组长,组员由_、_、_担任。4.2各成员职责在组长外出时全面履行组长、副组长职责。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马上恢复生产。平时_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5.1报警泄漏事故为i类或i级的,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用电话向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总经理)汇报,组长找不到立即向副

8、组长汇报。遇到重大险情时组长、副组长立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警。各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电话_小时畅通。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暂时状态、连续状态);c估计造成事故的泄漏量;d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e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f联系人姓名和电话。6风险防范措施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公司和个人。一旦发生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6.1废水事故排放的风险防范措施本厂污水处理由办公室和工程部负责沟通和解决。6.2粉尘事故排放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操作中

9、严格按除尘设施的设定运行参数进行操作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掌握运行中的参数变化,调整参数至正常运行范围,使其保持和稳定在最佳运行状态。当判断除尘器现场故障时,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维修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逐级解决和反映问题,对现场控制的除尘设施,维修人员应严格履行工作标准,及时发现、报告、处理除尘器故障。6.3废气超标排放的风险预防措施6.4噪音超标的风险防范措施6.5发生物料泄漏后的具体预防及应急措施针对物料泄漏、废弃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准备好的沙袋、消防沙等设施,进行覆盖、拦截、引流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对环

10、境的影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放。生产车间等应有备用防护服,面罩,以及手套、氧气瓶、应急灯等相关的救生装置若干,以应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需要。_人员紧急疏散、撤离与救助7.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当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时,由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域,指导警戒区内的员工有序的离开。警戒区域内的各班班长应清点撤离人员,检查确认区域内确无任何人滞留后,向事故应急

11、救援小组汇报撤离人数,进行最后撤离。当员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应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无危险后,方可撤离岗位到指定地点进行集合。7.2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发生重大事故时,可能危及周边区域的单位、居民安全时,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引导相关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7.3消防设施厂区内应设置水消防系统、干粉及泡沫消防系统,并满足消防水用量、泡沫及干粉灭火器用量。7.4应急通信、报警及照明整个厂区的报警系统采用消防报警系统、手动报警和电话报警系统相结合方式。在防爆区内选用防爆型照明灯,正常环境采用普通灯。7.5救援设备、物资及药品公司的汽车配备专职驾

12、驶员,随时可作应急之用。厂区内危化品仓库均配备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公司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消防水池、消防泵、干粉灭火器以及相关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如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雨鞋、应急车、检修工具、急救药品等。用湿布擦去硫酸,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水冲洗至少_分钟,或者用_%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严重者应就医。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_分钟,并立即到医院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或者用2_%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有不适者应就医。误服者用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可能接触蒸汽或

13、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如正压式氧气呼及机或空气呼吸机)。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穿防酸服(防腐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酸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8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8.1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当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处置已完成,现场监测符合要求,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宣布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对厂区进行恢复、重建工作。9公众教育(1)_指挥演练: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以_指挥的形式_实施应急救援任务的演练;(2)单项演练:生产车间_应急小分队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

14、的单项科目的演练;(3)综合演练。由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的全面演练。(1)事故应急处置抢险;(2)通信及报警信号的联络;(3)各种标志、设置警戒范围及人员控制;(4)厂内交通控制及管理;(5)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6)事故的善后工作。10.2预案评估和修正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经预案演练后应进行讲评和总结,及时发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第二篇: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根据_环境保_、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

15、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三、危险辨实与评估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四、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一)指挥机构1、专项指挥部。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