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09366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国庆假期作业2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201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

2、是由于肿胀处()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4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 D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

3、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7(2011年江苏高三调查)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为7.357.45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为1215 gD细胞外液

4、的温度一般低于37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9.(2011年西安高三分科检测)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

5、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12(2011年温州八校联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13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的_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2)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_,引起这种变化

6、的根本原因是_;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_阶段。(3)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液、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糖类代谢的调节。14H1N1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_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2)试列举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_(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_。(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下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A_、B_、C_、D_。1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

7、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3)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

8、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 D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3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4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

9、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5(2010年山东济南第一次模拟)在动物脑内有一类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被称为“沉默突触”。据此推测“沉默”的可能原因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没有直接接触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BC D6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7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

10、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8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9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C刺激b点,a、c均会

11、兴奋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10(2011年北京西城高三抽样)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B神经冲动传到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若刺激处,则在和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11(2011年江苏高三调研)肉毒杆菌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12、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12(原创题)2010年12月5日晚,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邮政局长谷青阳酒后驾车,撞死5名青少年,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D大脑小脑脑干13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涂片,图甲是他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1)图甲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_;图甲中还能看到三个突触,它们的突触后膜是_。(2)图乙为该同学在网络上查阅到的一个神经肌肉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兴奋传导到处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为_;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_。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_,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化学基团与Ach受体相似。因此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病。14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