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09357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聋生的预习习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聋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荆门 蔡崇玲摘要 课前预习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预习之后的教与学生没有预习的教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预习是聋哑学生独立接受新知识的开始,预习时有些地方弄不懂,课堂听课时就会有侧重点的去听,一旦理解了,印象是很深刻的。因此,聋校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有待加强。关键词 聋哑学生 课前预习 方法培养 习惯养成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耳聋学生由于听觉的障碍,导致了他们语言的匮乏,阅读的障碍,

2、学习起来感到十分的费劲。因此,课前预习对于耳聋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培养聋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要知道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按照习惯的养成规律去培养。那么,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明确预习要求,教给正确方法 怎样指导聋哑学生的预习呢?在各类书刊、杂志等传播媒介中,可谓众说纷纭,各有所长。在此,我也想发表自己的一点儿拙见: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拿过一篇文章,可先大略的浏览一遍,扫除文字障碍,把生字、生词划出,予以认读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理解,然后,弄清课文的主要意思,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2、细读文章,圈点勾画。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生动、优

3、美的词句或含义深刻、难以理解的文字,学生可将这类词句划出,读中品评,仔细揣摩、研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做以记录和批注,形成自己的见解,使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逐步提高聋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3、结合教材要求,反思预习。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已经对课文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这时可建议学生结合课文前面的“预习”或“阅读提示”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重新对自己的预习作以反思,看看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这不仅是对自己预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最后,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作以汇总,准备到课堂上予以交流。4、通读全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总结文章的写法。对课文学生已经历了由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最

4、后再让学生回到整体上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可从立意构思、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结合自己的实际予以借鉴和吸收。二、及时反馈信息,激发内心动力。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这种认同不仅是对学生的客观评判,同时,也会像春天的雨露一样,滋润着学生内心求知的种子,使它生根、发芽。课前,老师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作以预习布置,这只完成了预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反馈,课内外相结合,针对预习要求有目的的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教师及时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心中才会生发不竭的学习动力,提高预习的积极性,认真

5、进行每一节课的预习,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三、适时调整,灵活评价。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课堂上应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的回答都详细的书写在教案上,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每一名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及思考方向,所以,在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之后,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普遍存在疑问和分歧的地方,从解决他们的阅读学习中的障碍开始教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老师要有心理准备,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反复也很正常。不要一味地强加给每一位学生,习惯的培养也要因人而异,老师要尽力而为之。要善待一切学生,善待学生的一切。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朵,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学习与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吾将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