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学生去读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09123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着学生去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带着学生去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带着学生去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带着学生去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带着学生去读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着学生去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着学生去读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着学生去读书“自由读写,书香校园” 活动创建的实践与反思近些年来,我校的学生优秀读物征订发行达到了100%,我们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书香班级”,“书香之星”评比活动,实施“3+2”课时计划,开展“自由读写课实践”活动等课题研究,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实践探究等分别获得县一等奖和市基础教育优秀课题三等奖。师生在市、县读书节与各类征文评比活动中获奖档次高,获奖人数多。“兴趣引路,活动促进,制度保障,自由读写”导读工作实践研究的体会在县局会议上推广介绍后引起巨大反响,认为值得各校在图书管理应用、导读工作中推广借鉴。一、活动回顾(一)统一思想,统一行

2、动。对于每年学生优秀读物征订与导读工作,我们总要做一些动员、开一些会,利用教师会、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任务,强调工作,但效果不见得就好,埋怨声也有。因为谁都不愿意向学生收钱,因此我们第一步做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即做好四个外围工作,一个主体(学生)工作。1、做好领导(校长)的工作。2、做好班主任的工作。3、做好语文老师的工作。4、做好家长的工作。5、做好学生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自然找书读,自然会爱书,自然要买书、订书。学生的工作不能单靠思想工作,得靠活动带动,兴趣引路。现在的学生鬼着呢,你下命令,订书报买报刊,他给你来个“偷梁换柱”“借花献佛”,不,还是“趁火打劫”“

3、挪用公款”更恰当。回家报告订书报,到校私藏私用买零食,却推说家长不给钱。因此,学生的工作不仅仅要靠思想工作,还要靠活动带动,兴趣引路,制度保障。(二)活动促进,制度保障。1、把握“读书节”活动契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之星”等评比活动 ,通过名人诗画、名言廊,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都积极参与,体验在诗意中漫步前行的惬意,在书香里健康成长的快乐。2、活动促进阅读,阅读带动活动,以读促写,读写并举。我们在学生中开展的读写听说活动有:(1)组织参加各级征文活动:省市县“建设和谐社会”征文、县“平阳

4、山水”征文、市“社会一角”征文,多位学生都获得了县一等奖,省市一二三等奖。(2)国旗下演讲活动,坚持不懈,连环推进,形成序列。(3)建立班级图书角,制作“我的座佑铭”书签卡片(或粘贴书桌一角)。(4)书评、美文朗诵、演讲、课本剧、图文推介、网页制作、手抄报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等有序进行,在县里都有学生获得了一等奖。3、实施“3+2”课时计划,开展自由读写活动。运用刊物导读材料,开展导读系列活动或比赛,带动阅读积极性。如寻找例文,作为作文教学的素材,利用专刊导读课,开展自由读写活动,实施“3+2”课时计划。课外阅读竞赛,现场书评比赛,出卷命题中有意识地利用导读刊物中的材料,有时安排专刊专题阅读课,布

5、置利用刊物确定美文推荐诵读活动和写读后感活动。把握刊物发放时机,即发即读。发到书,挤时间,当堂当天读写。4、让书成为学生的朋友,开展“与书为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有:书报刊推介会自由读写、谈论摘记、抄录交流成果再收集整理编写小报撰写体会上台演讲修改打印编辑成册出版。5、组建“江畔”文学社团,开展文学采风、文学习作、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等活动。二、活动反思(一)兴趣引路,自由读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兴趣越浓,与之有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让语文学习的外圆和生活的外圆一样大,让语文活动与课外读写走进课堂教学,大张旗鼓地上好语文活动课和课外读写及其指导课,自由读写,愉悦性情。如开

6、设扩大读写课,实施“3+2”课时计划,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带到图书室、阅览室,或在教室中设置多种多样的书、报刊,开设自由读写活动课。在那种特有的阅读情境中,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差生(后进生),精神也会得到松弛,情绪愉悦,兴趣和好奇心吸引着他们,他们会有各自喜爱的书本天地,他们会被“逼”上路。从不同的起点上前进,自由地翱翔,尽情地领略,一本又一本,爱上了书,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学习。再通过自由摘记、练笔,读书会、故事会、辩论会、写稿比赛、朗诵比赛、出刊出报比赛等,性情得到自由抒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率真由性,抒写心灵,表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显自在之趣,解放自我,全面丰收,综合提高素质。我的学生颜滨滨

7、(连续三届获读书节演讲第一名)是这样评价自由读写课的:您每周都给我们一节“自由读写课”,这节课,我们放松,我们活泛,我们忘我地在纸上阅读到一个个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一个个古代明君仁士;我们尽情地在纸上抒写自己的心灵,自己最真、最美、最善的情感,挥洒自如,各自彰显个性风格,各自表现无尽的精彩。因为“自由读写课”,我们不再厌烦写作;因为“自由读写课”,我们彻底爱上了写作;因为“自由读写课”,我们开始学会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我们在“写作”这条道路上,看到了新的耀眼的光芒。我们感叹:“作文的魅力无穷尽!”我的学生孙环环(平中提前招满分作文获得者)又是这样总结他的语文学习的: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

8、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无限精彩。转眼间,在语文的陪伴下,初中的学习生涯结束了。暮然回首,语文留下的斑斑足迹是如此深刻,如此绚丽。青春的列车呼啸而过,容不得驻足,容不得羁绊。但此刻,我驻足了,被语文的韵味羁绊住了。回首,思索语文学习的一点一滴,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我收获了许多。我国古哲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学习在于日常的积累。王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语文休闲任务写字、读书、作文、练习是一天也不可懈怠。日积月累,从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小语文,而是生活中的大语文。会读书的人会生活,会生活的人爱生活。读书之于我们十分重要,它让我

9、们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在王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语文休闲任务写字、读书、作文、练习成了我的习惯。三年的坚持,三年的努力,我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是成绩,还有真实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那么,如何让学生体味到读书之乐趣?如何让学生从书中获益?下边分别以我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体会作说明。1、如何让学生体味到读书之乐趣?学生体会:只有静心地读,真正静下心来读下去,不断地读下去,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书,你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读出书的味道。有时你会笑,有时你会跳,有时你会唱,有时你会叫。嬉笑怒骂,忧愤沉思,人生的忧愁皆让你尝尽!人生的欢快都让你享有!你与旁人细语,你与朋友共享,你与作者一起共度欢乐。请记住:

10、不读不知道,读了有味道!教师反思:培养“好读书”的精神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也是语文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的支柱。有了“好读书”的精神,再加上有读书的好方法,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培养学生好读书的精神,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给学生一把钥匙,自然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关注的要点。孔子说不愤不启,学生尚未静心读书,尚未进入读书的境界,教师何必滔而不绝呢?还是让学生读一遍书,觅一点法吧。到那时,自然是点而就通,一通而百通。不是没有一点就通的学生,而是我们没有把握“点而就通”的机会,没有掌握“点金之术”,因此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寻求指导学生静心读书的要领,把握给学生一把钥匙的技巧,自然成为一位优秀教师

11、关注的另一要点。2、如何让学生从书中获益?激发爱书情怀,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看书中学会看书。学生体会:阅读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开阔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满足我们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没有足够的图书供应,那么阅读就成了空谈。阅览室,是阅读的最佳环境。在阅览室,我们可以闻着书香,平静杂乱的内心,理好纷繁的思绪。读书的滋味很美。一篇清新的美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悟起来意境深远,评起来击掌叫绝,忆起来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读书是精神的放牧和漫游,如同牧羊人在无边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时而望望蓝天中的朵朵白云,时而抚弄身边的野草小花,在风烟俱净中自有一番体验。教师反思:也只有静下心来,读下去,不断读下去

12、,静静地,悄悄地,你的思维才会开拓,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你才会进入书中的绝好奇妙的境界,只有你自己才会领略到那神话般的读书生活,在默默之中,陶冶情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一句话,静不下心,读不出味与道,得不到利与益!古人读书写作有三上:即厕上、枕上、马上,如没有超凡的心神宁静,哪有这三种境界,哪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然,读书少不了圈点作笔记。(二)诗意语文,大语文教育观-对“读”的实践认识。1、少测试,多活动,以活动代测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但是我坚持“少测试,多活动,以活动代测试”;“少讲解,多阅读”,任何精辟细致的讲解,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教师的讲解不

13、在“透”而在于“引”。2、实施“3+2”课时计划,重视学法指导,扩大读写实践。刚入教坛,我做到了细教,深教,那样做学生确实考得好,我的初中第一届学生中考语文成绩在6个平行班中名列第一,超出年段平均分18分(而当时同年段任教的有平阳语文界很有名望的两个李老师和后来调进平中担任语文组长的老师),并远远超出县里各校各班平均分。但是,后来我很快认识到光这样教还不行,一定要开展“大量阅读,指导学法”,开展大语文教学。实施“3+2”课时计划,重视学法指导,扩大读写实践,即不是“教教材”,而是每节课限制讲20分钟,“用教材”指导学法,实践学法,创设学法,不断在读中创新。即每周3节的教材学习(以教材为例子的学

14、法指导课),揉学习指导于其中,为知识结构的建立、学法的形成与自学能力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每周2节的语文活动或自由读写课,为知识结构进一步扩展、延伸与创新,学法的灵活实践与创新,铺设了非常广阔的天地。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开拓了道路,扎下坚实的基础。2000年,我的论文语文素质教育实验与改革获得全国中语会第四届年会一等奖,主要观点被选登在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上,课题被列为全国中语会重点课题,并在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上作介绍,之后,我有10多篇论文获得县市一等奖以上,10多篇论文或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3、宁可少考几分,也要让学生多读几本书。(1)“宁可少考

15、几分,也要让学生多读几本书”。平阳教育前辈张文老师也这样跟我讲到“读”:“宁可少考几分,也要让学生多读几本书”。他主编的小溪卧牛山下农家子以及其他阅览室中的名人小传我常给学生人手一本,专题专课阅读,并开展自由摘记、交流、写作、演讲、报告会等活动 。(2)“读得熟,就能考得好”。语文复习要讲究实与活,不大量做考题,不频繁考试。中考复习,四份试卷、四次模拟考试,每次四节讲评课足以。平时用“整理复习法”做整理复习笔记,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用“讲评复习法”,培养应试答题技巧;做好计划,明确目标,解读考纲,指导“看书复习法”、“目标复习法”、“熟读复习法”等,以不变应万变。好读书是语文学习的至宝。原市中语会会长章立鑫老师97年在县中语复习会议上提出“读得熟,就能考得好”。(3)多读少教,省时省力。 教师教育院院长王振中老师在谈到他在平中的语文教学心得时,也提到了多读少教,做到让学生选教材,筛选文章,删减教材 ,选读时文、美文,自己讲读教材。真正达到趣读、自由读、省时省力。(4)重视积累,做好摘抄。读要重视积累,做好摘抄。读可以弥补只做题造成的阅读断层,摘抄积累可以将读与写进行语言信息嫁接。(5)多法并举,轻松学语文。读的方法要多样。专题导读法,各类方法技巧指导法:选读法、抄读法、整理法、熟读法、诵读法、标题朗读法、读开头结尾法、表演朗读法,读出气势,读出精神,多法并举,可以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