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08176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手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第2课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产生:原始社会晚期 :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三种经营形态二、发展概况: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的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

2、产品剩余部分出售1官营手工业:l 高超的冶金技术冶铜:原始社会,开始出现 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春秋至秦汉,鎏金、镶嵌技术冶铁: 西周时,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工具)炼钢: 春秋晚期,有钢剑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l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多为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明:青花瓷(元代成熟,明朝成为主流,以景德镇的最出名)清:瓷都-景德镇;彩瓷、珐琅彩(康熙时出现,鼎盛于乾隆时。专供宫延皇室

3、玩赏之用,不外流,数量少) l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织机)战国时期: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丝绸之路唐朝:丝织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在苏杭等地由官府设织造局,技艺超过前代2民间手工业:种类:a.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b.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发展历程:a. 两宋以后,除纺织品外, 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和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b. 元朝时,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

4、纺织技术。c.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西汉开始,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唐朝开始,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运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品群神宴中出现的器皿。考点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历朝历代商业发展的史实: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商代出现职业商人;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将商人

5、集中设官管理;春秋战国时私商成为商人主体;从战国起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地位受到限制,屡遭打击;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区域化商人群体出现,如“晋商”、“徽商”、“闽商”、“浙商”。2古代城市发展发展:自周至唐:以政治职能和军事职能为主的城市兴起,县治以上设交易场所“市”,但商业活动受到官府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坊市分明。宋代: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破界如晓市、夜市、街市、草市等。明清:江南地区兴起了一批以经济职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6、的萌芽。3对外贸易: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4商业要素:政局是否稳定、政策是否鼓励(整个封建社会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产品是否充足(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场地(城市、店铺)、交通是否便利、货币是否统一并便于携带、商人团体、市场;因此无论是商业的影响因素还是商业的

7、发展表现均从上述角度归结。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含义:劳动力成为商品,即在某些生产领域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个别地区、个别部门。方式一是作坊主雇用机工,变成资本家,二是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商人变成资本家。清代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密,部门、地区增多。有利条件:农业: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结构;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

8、品;手工业:发达的手工业为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赋役制度: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劳动力条件等。充足的货币条件,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不利条件:根本原因: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阻碍了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必然要采取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工场规模,残酷剥削农民等。这些措施从各方面束缚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9、;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资金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厉行文化专制政策,教育落后。总之,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进程。2重农抑商政策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是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它萌芽于战国时期李悝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汉文帝的重农政策,直到明清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从农业看: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生活资料,

10、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生计 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3)从工商业看: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思想发生矛盾。3明代、清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政策: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原因:由于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这种自然经济,是造成清朝闭关自守的主要原因。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积聚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统治者妄自尊大、愚昧无知。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不能根本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妨碍了中国发展,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