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07670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报告、调查及处理工作,依 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 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指南。一、暴发疫情的报告(一)相关定义。1、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89),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 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2、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 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3、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 发生 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 例及以上因流 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死亡。(二)暴发疫情的发现与

2、报告。1、疫情暴发单位发现达到预警指标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后,应在2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当 地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 核实,并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并在2小时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及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附表 1)进行网络直报。2、流感监测单位发现流感样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20%)时, 应立即报告上一级监测负责机构。3、一旦实验室确定为流感等法定传染病疫情,所有实验室确诊或临床 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

3、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 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 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当地负责网络直报该起疫情的疾控机构 进行实验室样本的关联。4、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进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随时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首次报告进行相应的更正。并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做好进程 报告和结案报告。5、流感样病例暴发事件的结束,应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当地 专家组进行评估、确认,判定应以病例数恢复到当地发病基线水平为原则。二、有关部门职责(一)分级处理。县级

4、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以县为单位,一周内发生3 起以上暴发疫情,或发生模较大且病因不 明的疫情,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组现场指导,必要时,省级、国 家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现场指导。各地可通过完善流感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建立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 占就诊病人比例的基线资料,设立不同的预警水平,分类采取针对措施。(二)部门职责分工。当局部地区出现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负领导职责,提 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有关部 门或机构的职责如下: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开展医疗救治,正 面引导宣传,加强与教育行政等部门

5、的沟通与协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暴发疫情信息收集;负责疫情的调查、核实 和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指导辖区集体单位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开 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医疗机构:负责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 诊、治疗和隔离,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 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相关样本的采集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 报告、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开展卫生法律 法规宣传教育。疫情暴发单位:学校和托幼机构或其他疫情暴发单位负责本单位传染 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兼)

6、职人员一旦发现符合前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预警指标的事件时,应主动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当 地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进行报告,并每日报告新增病例情况;建立健全学 校缺课/缺勤的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 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校园内的爱国卫生运动, 清楚卫生垃圾和死角;做好单位配套设施(如洗手设备等)的装备。三、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一)流行病学调查。接到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报告的疫 情信息进行核实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寻找发生感染并造成传播流行的 原因或线索、查找传播链、分析传播原因,从而为制订针对性的控制

7、策略 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包括:1、核实诊断接到疫情报告后,各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流感样病例的 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确定流行或暴发的存在。2、基本信息的收集内容包括学校或其他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发生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 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生 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 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地理地 貌、居住条件等。3、进一步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报告的病例及时进行个案流行病 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患者资料:根据流行性感冒

8、病例调查一览表(附表 2),填写 病人基本信息、主要症状、体征,病情、病程,检验结果(X光、血象); 医生诊断或印象;病人隔离、治疗情况和效果、转归;( 2)分析病例三间分布,分析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 3)该单位近 2 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接触者健康情况;( 4)事件发生前一周及发生后单位内外集体活动情况;( 5)环境状况(通风、一般清洁状况、宿舍情况);(6)必要时收集其他影响传播的流行病学因素。(7)综合资料分析疫情特点、疫情的发展和疾病特征,对疫情的严重 程度和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分析。4、疫情追踪调查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单 位每日新增病例数

9、。疾病预防在控制机构据此及时更新流感样病例暴发 疫情监测报告表。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 及时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的追踪应至少 持续到事件结束后一周。在暴发疫情结束后一周内,补充完成流感样病 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并进行网络直报。(二)样本采集。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暴发疫情病例样本的采集。1、采样种类 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鼻拭子,必要时,可同时采集血清样本。2、采样对象(1)咽、鼻拭子:发病 3 天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 乙胺、达菲等)的流感样病例。(2)急性期血清:发病后7 天内的流感样病例。(3 )恢复期血清:发

10、病后24周的流感样病例。3、采样方法(1 )咽拭子采集:对婴幼儿患者采集样本时,先将棉拭子用Hank氏 液(PH7.4 )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被检者鼻咽部涂抹数次,然后将棉 拭子置于含有3ml Hank氏液的试管内送检。采集5岁以上患者样本时,棉 拭子可不必用Hank氏液蘸湿。( 2)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 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头部浸入3-4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3 )血清采集: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装至血清管中。血清 样本应采集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4、样本采集数量 每一起暴发疫情一般应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样本(如果现症病

11、例在 10 例以下的,应尽量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 次和采样数量。5、样本的包装 样本必须放在密封并有橡胶圈的螺口塑料试管内,作好标记;样本密闭后放入适当的塑料袋内;填写采样登记表,放入另一塑料袋密封。样本放入专用运输箱内,放入冰排,然后充填柔软物质,同一份样本 可以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再次密封。6、样本的保存和运送采集人员填写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例样本原始登记送检表(附表 3),并将样本运送至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用于病毒分离和RT-PCR检测的样本采集后应在49条件下,于24小 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在 24 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置 -709或以

12、下温度保存。无-709条件的,可在-209冰箱中短暂保存。血清 样本可暂冻存在-209以下冰箱。样本应由专人运送。(三)样本检测。1、实验室检测目的 核实暴发疫情是否为流感暴发;并对分离到的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及时发现流感变异株;预测流行趋势。2、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 测、RT-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其中流感快速检测和RT- PCR检测 可用于早期、快速的实验室检测。(2 )具备流感快速检测和RT - PCR检测条件的地区,可选择这两种 快速检测方法,尽快明确疫情性质。不具备流感快速检测和RT - PCR检

13、测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集标本,送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 毒分离鉴定。(3 )无论是否进行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和RT- PCR检测,都应 进行常规的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尤其是流感快速检测和RT - PCR检测阳 性的标本,应尽量分离到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测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仅作为一种推荐方法,供有 条件的地区使用。3、实验室检测方法( 1)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分离鉴定是流感实验室诊断中最常用、高度敏感、最准确的方法 之一,所分离到的病毒可长期保存,并进行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因此, 常规用于暴发疫情实验室检测。(2 ) RT - PCR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病毒核酸

14、RT- PCR 法和 Real-time PCR 法是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方法,能检 测出非常低水平的流感病毒的核酸,不管病毒是否具有活性均可进行测定。 可选择区分流感病毒的A型通用引物、B型引物和能区分A型流感病毒不 同亚型的引物同时进行试验( 3)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可检测流感病毒的NP抗原和M1抗原,用于暴发 疫情中流感样病例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标本的快速检测。能在 30分钟内提 供检测结果,初步判断疫情性质,可在现场中使用,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比病毒分离培养或 RT-PCR 的敏感性低,无法确定流感病毒 的亚型,部分试剂盒不能区分A型或B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无法获得毒株及其

15、分子生物学和抗原特征的信息。但鉴于其特异性高,用于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检测,阳性结果可高度提示疫情性质,阴性结果尚不能排除流感。(4)血清学检测 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可采用本起暴发的分离株或国家流感中心每年提供的4种标准参照抗原,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HI )试验, 如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方可进行诊断。如果仅采集到病例的单份血清,可在相邻无流感暴发的地区,采集相应对照人群(50人份以上)的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可 推断暴发流行的病因。( 5)其他检测:对于流感样暴发疫情,不能诊断为流感的,有条件的 要开展其他病原实验室检测工作,以明确病原学病因。(四)疫情性质判断原则。1、单个病例的诊断按照国家流行行感冒诊断标准进行。2、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判断。(五)疫情控制。1、隔离病人(1 )对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 者,应劝说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 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疫情发生单位指派人员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追踪记录转归情况。( 2)热退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或上班。 2、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个人卫生( 1 )注意保持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