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07593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钱晔)word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学习目标1.1 货币的本质及形态 1.1.1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1.2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

2、形式明确规定哪一种或哪几种材料作货币材料。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在金属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确定不仅要规定单位名称,还要规定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2)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如美元、英镑等。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3)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流通程序 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制 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4)准备金制度 在实行金属货币制度下,准备制

3、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它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三点: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作为扩大和收缩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1)金属货币制度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一种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以本身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作为流通中的一般等价物。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1)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款,都是国家对货币持有者的一种债务关系。 (2)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

4、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金制度,它只是流通中商品价值的符号。 (3)货币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买入黄金或外汇及有价证券等渠道,投放到流通中去;通过收回贷款、收回贴现票款、卖出黄金或外汇及有价证券等渠道,使流通中的货币向银行回笼。 (4)纸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5)从世界范围看,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而现金货币流通呈日渐缩小的趋势。1.3.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1)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2)人民币是我国(指大陆地区,下同)唯一的法定货币。 (3)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和管理。(

5、4)人民币的发行保证。(5)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2)香港货币制度 (1)港元或称港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 政区的法定流通货币。 (2)港元的纸币绝大部分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下由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3)香港纸币的发行制度是采取联系汇率制度。(4)虽然港元只在香港有法定地位,但在澳门港元也是主要流通货币。3)澳门货币制度 (1)澳门币,或称澳门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流通货币。 (2)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 (3)澳门的货币制度规定,澳门元的发行,必须选择一种外国货币作为挂钩货币, 并制定一个中心汇价。 (4)澳门货币制度的特殊性表现在澳门元的流通范围狭

6、窄,多限于日常消费的小额开支和官方指定的使用范围。4)台湾货币制度 (1)新台币(New Taiwan Dollar)于1949年6月15日起开始发行流通,其正式简称为TWD(或简称为NT$、NTD)。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口语上常称“块”。1圆10角100 分。 (2)台湾采取的是管理式浮动汇率的汇率制度。第二章货币层次与货币流通2.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2.1.1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含义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强弱进行相关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2.1.2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流动性”。

7、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换言之,“流动性”是一种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就越强; 反之,则越弱。 2.1.3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1)IMF的货币量层次划分 2)美国的货币量层次划分3)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4)中国的货币量层次划分2.2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货币流通特点: 货币流通中,作为流通主体的货币形态始终不变;在货币流通中,作为媒介的货币不会退出流通,而是在媒介商品交换中不断运动; 货币流通取决于交换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对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需要程度;货币流通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超越商品流通形成自身的运动。2.2.1

8、货币流通的形式1)现金流通与非现金流通之间的联系(1)无论是现金流通中的现金(现金通货),还是非现金流通中的银行存款(存款通货),都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信用货币,两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现金的收付可以转化为存款货币收支,存款货币收付也可转化为现金的收付。 2)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的区别2.2.2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就客观存在并发挥作用,自觉地认识、利用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对于调控好货币流通,保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

9、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M)=商品价格水平(P)待实现的商品总量(Q)/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速度)(V) 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以信用方式进行的商品交易(赊销或预付),于是便发生债权债务的抵消和延期支付等情况,从而引起货币需要量的变化。 综合这些因素,列成公式便为: 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本期赊销商品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单位货币作为流动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1)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所谓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规律。 在一定时期流通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一定时期待实现

10、的商品总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流通速度。2)纸币流通规律 所谓纸币流通规律,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纸币的发行总量限于它所代表着的金或银的实际数量。 用公式表示,即是: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币的必要量其中: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代表 的价值量纸币发行总量所以,有下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的币值)= 流通中金属货币必要量/纸币发行总量2.2.3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 货币需要量,亦称“货币必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生产和流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是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内容。货币流通规律一般公

11、式可写为:M=PQ/V M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Q为待实现商品总量;P为商品价格水平;V为货币流通速度。第三章信用与利率 3.1 信用3.1.1 信用的含义 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加以理解: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3.1.2 信用的作用(配置资金 宏观调控节 省流通费用)3.1.3 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活动。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赊购、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经销、代销及补偿

12、贸易等。 (1)商业信用的特点 首先,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业。 其次,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再次,商业信用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与产业资本的运动状态相一致。 最后,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达成协议建立信用关系,无需信用中介机构的介入。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第一,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第二,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第三,信用范围上的局限性第四,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贷款、贴现等方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吸收存款等形式集中各方面的闲散资金;二是通过贷款等形式运用这些资

13、金。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3)银行信用期限灵活(4)银行信用作用范围不断扩大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它包括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和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两个方面。国家提供信用包括:国家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国内企业、居民提供贷款;国家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外国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国家信用的特点:(1)国家信用的信誉度高(2)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具有相同的资金来源(3)国家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形式(4)国家信用不以盈利为目的。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货币或商品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14、、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消费信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工商企业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另一种是由银行直接向消费者个人发放贷款,用以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及支付旅游费用等。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 :5)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也称个人信用,是指个人之间相互以货币或实物所提供的信用。 民间信用的形式有直接的货币借贷或实物借贷,也有通过自发组织的协会、互助储金会等进行的借贷,还有由中介人担保的借贷等。 3.2 利率3.2.1 利率的概念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1)利率的概念 利息是借款人使用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也是资金的所有者因让渡货币的使用权而从借款人处取得的超过本金部分的一种报酬。 利率即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2)利息的计算方法 (1)单利法。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对利息不再付息。计算公式是: I=Pin S=P(1+in)式中,I为利息额,P为本金,i为利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2)复利法。复利法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一并计息的方法。如按年计息,第一年按本金计息;第一年末所得的利息并入本金,第二年则按第一年末的本利和计息;第二年末的利息又并入本金,第三年则按第二年末的本利和计息;依此类推,直至信用契约期满。其计算公式是: S=P(1+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