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07393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通病表现形式: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治理主要措施:1.1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在未设梁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1.2 加大现浇板的刚度。建议跨度大于或等于4.2m的板厚不宜小于140mm,其余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 mm,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不宜小于100 mm。阳台栏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为避免房间

2、净高的减少,要求按清水砼工艺施工,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5mm。板的上、下面的平整度控制在5 mm/2m之内。1.3 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房间相邻板的负筋宜采用整筋配筋方案,不仅便于下料,而且宜于保证钢筋的定位。1.4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制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1.5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1.6 管线应尽量走梁内。板内穿线管宜采用钢管,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得

3、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1.7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且不小于6200。1.8 钢筋混凝土现浇栏板应双层双向、配筋,以防砼温差、收缩等造成裂缝。

4、1.9 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1.10 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长度大于45m或住宅长度大于40m无变形缝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后浇带处设置双层加强钢筋,并应加强配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个月,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1.11 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掺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1.12 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1.13

5、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1.14 支承底层现浇梁、板顶柱的回填土要分层夯实,保证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并有防水浸泡的措施。模板立柱下应铺设有足够刚度的通长垫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保证模板支撑牢固不变形。1.15 为减小砼结构自重状态下的拉应力,不允许现浇面有自然下垂的现象。原则上跨度大于4m的现浇面全部按短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1.16 楼面模板应按清水砼工艺要求施工。模板安装时的标高、平面尺寸,轴线要准确,

6、其允许偏差为:标高3mm,轴线5mm,尺寸4mm,平整度3mm。1.17 严禁模板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部位。1.18 现浇楼面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荷载的要求,以防止板面砼在拆模时受振或被顶裂。1.19 楼板的钢筋网为双向受力,其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1.20 钢筋保护层应采用专用塑料垫块等有效措施控制。1.21 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双层上排钢筋应设置钢筋小马镫,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小马凳应垫至设计高度,间距0.8m左右;浇筑砼时要做好护筋工作,凡被碰倒或钢筋变形,应随时

7、修复到位。1.22 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1.23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1.24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1.25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1.26 严格控制砼楼板施工工期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措施。现浇砼砖混结构住宅每月施

8、工层数、砼浇筑完毕后至砌砖最短时间间隔请参照下表1.1.表1.1 施工工期间隔表日平均气温()每月最多施工层数(层)砼浇筑完毕后砌砖最短时间间隔(天)254215-25335-15245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值为准1.27 砼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对砖墙承重的楼面,留置在单元分户墙的中心位置比较恰当合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1.28 主体验收前,应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处理,并形成记录。(二)填充墙裂缝。通病表现形式: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易产生裂缝;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易产生裂缝。治理

9、主要措施:2.1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2.2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C20,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8,箍筋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细石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小于60mm,纵向配筋为38,横筋4200。2.3 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内纵墙与山墙交接处应设置抗裂柱(配筋412),沿顶层端部开间纵墙范围内应设26500通长钢筋带。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2.4 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混

10、凝土压顶板浇在一起。压顶板的纵向钢筋不宜小于36,横筋4200,且宜为焊接网片。2.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C20钢筋混凝土腰带,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门上口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混凝土应符合JC861标准。2.6 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并符合JC860标准。2.7 顶层(底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强度较低的材料;如采用,墙面应采取在抹灰层中满铺钢

11、丝网等必要的措施。2.8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2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2.9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栏板压顶预埋拉结筋不应少于38,阳台的外挑长度一般不应大于2.0m。如大于2.0m时,应加大挑梁的刚

12、度,以控制挑梁的自然下垂。2.10 当房屋高度差较大或荷载较大、房屋突出较大时宜设置沉降缝。2.11 一幢房屋如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宜用沉降缝隔开,否则应进行不均匀沉降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2.12 同一栋房屋不应支承于基岩与土两类型的地基上,当地基上局部为岩石时,应在局部基岩上回填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600mm。当地基上大部为基岩,局部为土时,应把局部为土的部分挖至基岩上,使整个地基持力层均为基岩,如局部为土的挖至基岩有困难时,可采取其它措施,如增设沉降缝或其他地基处理措施等。2.13 在墙体适当位置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阳台栏板与墙体或柱等交接处必须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可做成隐式,与墙体

13、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宜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宜大于14mm,控制缝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填缝。2.14 建筑设备安装所需的墙体内预留洞口,在建筑图和结构施工图中必须标注清楚。当洞口宽度大于1m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凡洞口宽度大于300mm者必须由设计单位出具施工详图。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2.15 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

14、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宜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防腐木楔600mm挤紧)方法。2.16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2.17 非冬季施工禁止干砖(砌块)上墙,内外墙同时砌筑不留直槎,严禁碎砖(碎砌块)集中使用,保证砂浆强度和砂浆饱满度。2.18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混凝土小型空心块的龄期不应小于

15、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2.19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2.20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2.21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砌块)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砌块)缝。2.22 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2.23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内外墙抹灰必须分层抹灰,禁止一次完成,以防抹灰层裂缝。基层应处理干净,轻质墙体在抹灰前应涂抹界面剂,以防抹灰空鼓裂缝。(三) 墙面抹灰裂缝。通病表现形式:抹灰墙面易出现空鼓、裂缝。治理主要措施:3.1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宜用过筛中砂(含泥量5%),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采用预拌砂浆时,应由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求。3.2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时,应先清理基层,然后做甩浆结合层,掺加界面剂与水泥浆拌合,喷涂后抹底灰。3.3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浇水量应根据墙体材料和气温不同分别控制,并同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3.4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抹灰砂浆应使用聚合物砂浆。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网。如墙面抹灰有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