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07283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检测评估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古代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现实的智慧解析:A、B、D三项观点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C2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

2、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 A智慧之学 B科学的发展观 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哲学未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许是错误的世界观,如唯心主义哲学;C项观点明显错误,哲学是可以掌握和运用的;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 3从世界观角度来看,下面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解析:漫画中学生的做法,把高考的希望放在烧香拜佛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做法。答案:D 4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析: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都是指无中生有,无视客观事实,故选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认为绝对精神、上帝、神灵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答案:A 5基督教“上帝目击者”派曾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上帝示谕,2012年是世界末日。这一预言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解析:认为上帝示谕的一定就灵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说明信奉唯心主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本源。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不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

4、的。答案:B 6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解析:“重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C 7“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

5、有()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解析:古诗写出了动、静之美,蕴含的主要哲理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无关。答案:B 8“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认识。“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强调的是运动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 9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长大的,其中狼孩

6、最多。它们虽为人所生,但是,由于它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大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解析:即使拥有正常的大脑,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也不能形成人的意识,可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符合题意。答案:C 10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能

7、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这一知识点。从材料“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来看,题干强调的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流行词则是意识的表达形式。故都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故不符合题意。答案:A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11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据此回答1112题。 11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发

8、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B C D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说法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 12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B C D 解析: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9、,故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说法错误,故不选。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 132011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这体现了辩证法唯物论的()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A B C D 解析:本题的题干限制为唯物论道理,与题干意思相符合,但不属于题干的规定性要求,故不选。答案:A 14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

10、P增长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居各省区市之尾。倒数第一,是北京精心备考、主动站位的结果。制定“十二五”规划,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地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这是北京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GDP虽然减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却增强了。这表明() 意识活动的计划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决定条件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规律的客观性等相关知识。北京市政府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选C。答案:C 15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

11、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女又像老妇)。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女;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后收回图片,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描述这一图片。结果,事先看过少女像的,几乎一致认定就是那位少女,而事先看过老妇像的,也都认定这是那位老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解析:两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认定,是因为事先听了教授的讲述,已经形成了对图片的印记,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故选D。A、B、C没有体现这一点。答案:D 16实践是人们改

12、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下列对实践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实践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A B C D 解析: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活动,说法错误,说法正确;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故选D。答案:D 17“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

13、动 A B C D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故符合题意。强调主观决定客观,属于唯心主义。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B 18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意识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遵循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解析:题干中的句子主要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与题干无关,B、D表述错误。答案:A 19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学习、

14、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题干旨在表明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权的推动作用,B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D项不属于唯物论内容。答案:B 20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 B C D 解析: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体现的是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15、;即D项正确。答案:D 21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解析:题意旨在表明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D项正确,A项表述不科学,B、C与题意无关。 答案:D 22近十年来,中央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稳健的”到“适度从紧的”,到“适度宽松的”,再到现在“稳健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