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检验规范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07090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膜检验规范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面膜检验规范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面膜检验规范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面膜检验规范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面膜检验规范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膜检验规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膜检验规范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膜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面膜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藏等。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面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92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 4851 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GB/T 4852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QJ/GD 12.12.004 环保标识使用管理规定(试行)QJ/GD 40.01.011 外协外购件入厂验收通则QJ/GD 41.10.100

2、1 控制器及显示器检验规范QJ/GD 92.00.001 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3.1基材用于在表面涂布胶粘剂的材料。3.2剥离强度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上所能承受的载荷。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 外观质量4.1.1 技术要求表面平直、洁净,无划伤、压痕、脱色、折痕、弯曲变形、起皱,边缘应无毛刺、翘起等缺陷,背胶应均匀、应无影响性能和外观等要求的起泡现象。4.1.2 试验方法目测条件:在正常光线下,检验目测距离为60 cm;对于遥控器装饰类的产品检验距离为30 cm,目测无缺陷。4.2 尺寸4.2.1 技术要求符合图纸

3、要求。4.2.2 试验方法尺寸用精度满足图纸要求的测量工具测量。4.3 印刷内容4.3.1 技术要求符合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要求。4.3.2 试验方法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验。4.4 油墨附着力4.4.1 技术要求试验后字迹及图案仍应清晰明了。4.4.2 试验方法4.4.2.1 使用荷重500 g(砝码),在油墨印刷面水平推擦。4.4.2.2 字迹及图案用湿布擦15 s,再用沾汽油的布擦15 s,字迹及图案仍应清晰明了。用于此试验的汽油是93#汽油。4.4.2.3 测试距离:约15 cm。4.4.2.4 测试时间:15 s(约来回15次)。4.4.2.5 测试速度:匀速。4.5 离型纸4.5.1 技

4、术要求离型纸的离型面应光滑,离型效果好,容易剥离。4.5.2 试验方法目测。4.6 保护膜4.6.1 技术要求保护膜应完全遮盖住印刷面和透明部分,并预留适当余量以便于操作;粘附力适宜,既能很好地粘附又容易剥离。4.6.2 试验方法保护膜在常温及60 、95潮态试验24 h情况下不出现收缩现象,避免对面膜造成拉伸起翘。4.7 胶粘剂4.7.1 技术要求胶粘剂应选用粘度较高的双面胶,不允许采用涂胶。4.7.2 试验方法目测。4.8 材料4.8.1 技术要求符合图纸要求。图纸里标注的材料厚度为基材厚度(不含胶)。表1 材料厚度公差 单位:mm序号材料(无磨砂要求)公差要求材料(有磨砂要求)公差要求1

5、0.188PET(-0.009、+0.018)0.188PET(-0.009、+0.034)20.25PET(-0.013、+0.025)0.25PET(-0.013、+0.045)30.175PC(-0.009、+0.018)0.175PC(-0.009、+0.032)40.25PC(-0.013、+0.025)0.25PC(-0.013、+0.045)50.5PC(-0.025、+0.050)61.0PC(-0.050、+0.100)注: 所测为不含胶、不含保护膜而包含油墨层的材料厚度。4.8.2 试验方法材料成分采用GCMS裂解分析。材料厚度采用千分尺或投影仪测量。4.9 背胶要求4.9

6、.1 技术要求4.9.1.1 背胶选型:所使用的背胶底纸上必须有供应商的特定标识,供应商所提供的背胶必须经筛选分厂检验合格备案后方可使用。4.9.1.2 非背胶区域:按键、灯孔、显示窗、接收窗部位的背面为非背胶区域。要求非背胶区域不允许带胶,不允许出现脏污、黑点等影响透光功能的缺陷。4.9.1.3 背胶区域:面膜背面除4.9.1.2以外的区域为背胶区域。背胶区域要求全部带胶。4.9.2 试验方法目测。 4.10 面膜按键位与边缘距离要求4.10.1 技术要求有凸包按键应保证按键凸包边缘距离面膜边缘距离3 mm,并保证有效背胶距离2.5 mm;无凸包按键应保证按键边缘距离面膜边缘距离5.5 mm

7、,并保证有效背胶距离5 mm。4.10.2 试验方法用精度满足图纸要求的测量工具测量。4.11 接收窗面膜颜色及接收效果4.11.1 技术要求对于涉及遥控接收的面膜,其接收窗颜色须有透明效果。若整机的接收性能测试与测试工装的接收性能测试结果不一致时,以整机的接收性能测试结果为准。4.11.1.1 在整机内的接收性能应符合QJ/GD 41.10.1001的要求。4.11.1.2 在测试工装内的接收性能盖上待测面膜样件,并盖上匹配的装饰条的前提下(按实际机型确定是否用装饰条),遥控器与测试工装在同一水平面,在测试工装正前方,最大有效遥控接收直线距离应不小于10 m,以其接收头为圆心,以3 m为半径

8、,左右移动遥控器,其接收角度应不小于120(左、右夹角各不小于60)且接收灵敏。4.11.2 试验方法4.11.2.1 在整机内的接收性能测试按照QJ/GD 41.10.1001的附录B遥控接收性能试验的要求进行测试。4.11.2.2 使用测试工装测试4.11.2.2.1 试验条件照明度:接收头位置在250 lux20 lux条件下遥控器电池:3.0 V0.1 V电源电压及频率:额定显示板:编码为30565012(2008年5月22日下发的明细),其接收头独立测试的接收灵敏度距离为15 m17 m装饰条:编码为20192357,图文号为(26556)FNDc3.01000002(2010年6月

9、25日下发)。4.11.2.2.2 测试方法将接收距离测试工装置于水平面,然后将样品接收窗放于测试工装的接收头位置。注意接收头位置应在接收窗中间,并且接收窗四周不允许留有明显缝隙,以免影响接收效果,在测试面膜的外面盖上编码为20192357的装饰条(按实际机型确定是否使用装饰条);开启工装的日光灯,遥控器发射管对准接收头进行遥控测试(遥控器与测试工装在同一水平面),约 1 s 2 s 按遥控器1次,连续操作10次,应有效接收到遥控信号10次(即工装蜂鸣器发出声响)。4.12 粘性4.12.1 技术要求4.12.1.1 初粘:应粘住16号或16号以上的钢球。4.12.1.2 持粘:试样1440

10、min应不起翘、不脱落。4.12.2 试验方法4.12.2.1 初粘:倾斜面取标准角度300,按GB/T 4852 的规定进行斜面滚球试验,应粘住16号或16号以上的钢球。4.12.2.2 持粘:剪取25 mm70 mm试样,按GB/T 4851规定进行测量, 1440 min应不起翘、不脱落。4.13 剥离强度4.13.1 技术要求剥离强度大于9 N/15 mm且背胶与油墨层的粘贴力大于背胶与钢片的粘贴力。4.13.2 试验方法按照GB/T 2792的要求进行测试。4.13.2.1 试样及试样制备a) 试样由面膜样品和钢片(试验板)粘结而成,面膜样品宽度为15 mm,钢片宽度为25 mm。试

11、验板应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板0Cr18Ni9或1Cr18Ni9Ti,并应用粒度为P280的耐水砂纸进行打磨。使用次数频繁或长期没有使用时,还应再打磨后使用。b) 试样制备。在距面膜样品一边150 mm处将离型纸及双面胶去掉(去除范围:长度为10 mm)。然后将面膜样品长为150 mm的胶粘剂面粘附在经拭擦干净的钢片上,然后用2 kg重的滚轮来回滚压3次。注: 当制品尺寸不足150 mm时,应要求提供可以满足检验要求的同等物性材料。4.13.2.2 仪器设备a) 拉力试验机b) 剥离夹具如图1所示:图1 试验装置示意图4.13.2.3 试验步骤a) 按要求制备试样,使试样在试验环境下停放30 min

12、 左右;b) 按图所示进行夹具安装及试样放置,必须保证剥离角度;c) 使电子拉力试验机以100 mm/min5 mm/min 的加载速度剥离试样,有效剥离长度至少为115 mm;d) 结果判断:剥离强度大于9 N/15 mm,且面膜油墨层与双面胶的粘贴力必须大于面膜与钢片的粘贴力(即实验后双面胶不得附着于钢片上)。4.14 导电性(仅适用于遥控器导电面膜)4.14.1 技术要求面膜背面导电粉导通性良好,导电粉喷涂均匀牢固。4.14.2 试验方法用万用表短路档测试导电粉位置上任何两点之间,万用表应鸣响。4.15 按键寿命(仅适用于按键面膜)4.15.1 技术要求试验后观察其表面状况,不允许出现开

13、裂、破损等现象。 4.15.2 试验方法将面膜与对应机型的控制面板装配后,使用按键寿命测试机对其进行按压试验,每个按键按10 V电压进行按压5万次,试验后观察其表面状况。4.16 耐高低温性能(仅适用于按键面膜)4.16.1 技术要求将面膜进行冷热循环试验,试验后观察其表面状况,不允许出现开裂、破损等现象。4.16.2 试验方法将面膜进行-30 4 h 、60 12 h冷热循环试验,将样品在-30 和60 的恒温箱内交替放置,保持时间t1=4 h,t=12 h,共进行5个循环,交替时间t23 min。试验过程温度与时间见图2。试验完成自然回复常温,进行按键寿命试验,按压3万次,试验后观察其表面

14、状况。图2 耐高低温性能试验温度与时间4.17 透光性(适用于显示器、控制器面膜)4.17.1 技术要求整个产品最多允许6个直径不大于0.2 mm的透光点,其中发光区域最多允许3个直径不大于0.2 mm的透光点,并且同一发光区只允许1个直径不大于0.2 mm的透光点,非发光区域最多允许3个直径不大于0.2 mm的透光点。4.17.2 试验方法目测条件:在正常光线下,检验目测距离为60 cm;对于遥控器装饰类的产品检验距离为30 cm,目测无缺陷。4.18 面膜磨砂面硬度4.18.1 技术要求对表面带磨砂效果的面膜进行硬度试验,要求制品试验后磨砂面表层应无脱落、露底等异常。4.18.2 试验方法4.18.2.1 取中华牌2H硬度铅笔,用削笔刀削去木杆部分,使铅芯呈圆柱状露出约5 mm6 mm,在坚硬的平面上放置砂纸,将铅芯垂直靠在砂纸上画圆圈,慢慢研磨,直至铅笔尖端磨成平面,边缘税利为止;4.18.2.2 将试样固定在水平台面上,磨砂面向上,手持铅笔约成450角,以铅笔芯不折断为度,均匀地、约以1 cm/s的速度向前推压5 cm,取不同部位共刮划5道,每次刮划铅笔都应重新研磨;4.18.2.3 使用橡皮擦去笔迹,对光观察。4.19 面膜按键凸包冲压高度要求4.19.1 技术要求符合图纸要求。4.19.2 试验方法采用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