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06970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他结束了 300 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他厉行节俭,注重人才选拔,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他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2. 宋朝李纲,曾经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 加强中央集权B. 实现国家统一C. 开通大运河D.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3. 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层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下列对隋朝的评述中,正确的有(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短暂而繁荣创立科举制,任用贤能A. B. C . D. 4.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 开凿了大运河C. 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 为统治者提供教训5.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3、( )A. 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B.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C. 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D.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6.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 江南河B. 邗沟C. 通济渠D. 永济渠7.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史实是( )开通大运河太原起兵长安称帝重用魏征A. B. C. D. 8. 据史书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材料描述的是( )A.

4、唐太宗在位时期的景象B.唐高宗在位时期的景象C.唐玄宗在位时期的景象D.武则天在位时期的景象9. 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 尚书省裁决B. 门下省审议C. 尚书省执行D. 门下省执行10.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A. 起草诏令B. 审核诏令C. 执行诏令D. 监察百官11. 唐太宗说:“(兴建宫室)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唐太宗的话可

5、概括为以下哪项举措?( )A.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B.合并州县,革除“民少更多”的弊政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欲望12.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A.B.C.D.13. 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这种考试制度()A.开创于隋文帝时创立进士科B.扩大了中央政权统治的社会基础C.是诗歌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D.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机会14.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

6、,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对武则天的评价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15. “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16. 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用以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为恰当?( )A.秦

7、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17. “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盛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是()社会环境一一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生产技术一一曲辕犁、筒车的使用 统治政策一一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对外关系一一实行开放,交往频繁A. B. C. D. 18.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BCD19.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B.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C.唐朝时期,

8、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D.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20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 小车推蒸饼为卖之”的小贩,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21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珑课儿锄。”这反映出唐朝时()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2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 的主要原因是()A.对

9、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际遇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23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 是()A.唐朝无边患之忧B.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24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科学技术等书籍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奉他为“天可汗”令玄奘西游天竺 令鉴真东渡日本A. B. C. D.25 .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 出哪一项是不准确

10、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法于621年)日本和同开球(始铸于708年)26 .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钱币上都铸有汉字C.唐代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27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影响海外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28 .“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造成“它”

11、这种局面产生的历史人物是()A.杨贵妃 B.朱温 C.黄巢 D.安禄山有期皆分般.无家问死生: 寄用箕不达.况乃未休兵枇甫29 .右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B.赤壁之战C. “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30 .下列关于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3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5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

12、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1分)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 2分)材料二(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名字? (2分)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2分)武则天和唐玄宗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4分)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

13、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 照。”(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 (1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1分)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唐太宗)曰:“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以下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后晋刘峋等旧唐书吐蕃传 (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 2 分)材料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 分)(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4、?(2 分)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2 分)2 分)对于那些蓄意破坏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什么重要意义?(2 分)33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隋)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唐 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宋 王谠唐语林材料四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食货志一材料五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有关隋朝灭亡原因的主要观点。 ( 4 分)( 2) 材料三中的“上”及材料四中的“天子”指代的是唐朝同一位皇帝, 这位皇帝是谁? ( 2分)他统治前后期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3 分)(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从隋唐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演变中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