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06279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锄禾说课稿 浙教版一、教材分析锄禾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选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八十首。这首古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在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不尊重劳动的当今社会,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这首诗前半白描,后半议论,前实后虚,语言纯朴通俗,言简意深,描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者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听读,拼音,询问等多种识字方法;并能通过拼音阅读文章;而且已经能够背诵多首古诗,锄禾这首古诗在学前教育时就已经能背诵,但大部分同学仅仅能背诵,理解其字面的意

2、思,对于这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意义理解的并不深刻,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爱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浪费现象较严重,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家长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很少,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所以这堂课对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深远。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着重理解“锄禾”“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3、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教学重难

3、点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为了更好得完成教学目标。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和学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我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2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 3指导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四、说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

4、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五个步骤。下面我说一说整堂课的设计:(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都吃些什么?我们经常吃的米饭、面条、馒头都是由粮食加工而成的。粮食是怎样种出来的?种粮食辛苦不辛苦,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利用多媒体看图谈话引出课题。这是为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有个大致了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古诗,读准字音。在这个环节中, 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并进行组词和说话训练。(三)、理解诗意诗意的理解,是个难点,

5、也是重点,我分为两句来讲解,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首先请学生整体感知这首古诗,全班齐读。1、学习第一句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诗中哪句描写了图的景物?找一找并读一读。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练习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辛苦?找出诗句来读一读。学生表演第一句诗。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指导读好第一句诗,提问: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什么? 2、学习第二句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让学生在图中理解第二句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禾苗的成长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像的翅膀,假如你是禾苗,你会对农民伯伯说什么?假如你是小

6、兔你会对农民伯伯说什么指导读好第二句。农民伯伯的劳动是很辛苦的,粮食是来之不易的,那么我们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应该怎么来读?听录音范读,指导朗读全诗尝试着来背诵这首古诗。(四)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劳动的辛苦后,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浪费粮食的事情,学完了这首古诗后,你会怎样做,怎样说?再结合平时学生吃饭浪费的情况和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对比,树立学生爱劳动,不浪费粮食的意识。 五、说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的板书尽量简洁明了,在理解这首诗的同时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我用两个动词“看”“想”把整首诗联系起来,突出这首古诗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

7、劳动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节课,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运用多种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自学为主线,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动口,动脑、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附送:2022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我会查字典了教案1 浙教版预设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读写“字典”等13个词语。会用“已经”“果然”等词语写句子。2.得学会查字典的意义和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3.理解“只要就”句式的句子,积累句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音序查

8、字法。教学难点:音序查字的步骤(操作性较强,易混淆)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第一课时预设目标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12个生字,读写“认识”等词语。教学准备人手一本新华字典。教学过程一、谜入题,简介字典。(1)猜谜: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板书:字典)。学习“典”:八字底,最后一笔是“、”。(2)让小朋友翻翻手中的字典,说说字典会告诉我们一个生字的什么? 板书:字音、字形、字义(3)“字典”与教你学习的老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板书:不会说话(4)字典中有那么多字,要找到我们要查的那个字,怎么找呢?这就要我们学会查字典

9、的方法。(5)揭题,查字典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待会儿你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你就会说“我学会查字典了”。 教学:查翘舌音,木字头。给“查”找几个好朋友。(检查 查询 查问)二、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 思考:今天学的查字方法是什么?用“”划出。三、习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语:rn sh bn y hu qio jng pn yn认识一本以 后正 巧 已 经拼音 m xng bin ch din字 母字 形方 便查 字 典(1)学生字,读准字音。用好办法记住字形,再给生字找找朋友,有困难的与同桌一起讨论。(2)鼓励学生用“我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某个字”的形式来说

10、说对生字音、形的学习,说得好的给予表扬。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母”书空笔顺。用“已经”说话。给“正巧”换种说法。(恰巧、刚好)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并分别让学生写出黑板上带点字的大写字母。(3)读读带拼音的字。hn r ji b m y d qn汉 语 如 果 音 节 表 部 页 码 意义 第三声 勤四、声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妈妈把字典叫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叫?五、反馈为什么妈妈把字典叫做不说话的老师?(用“因为所以”句式)(1) 因为字典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生字的音、形、义,字典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2) 因为字典不会说话,可是会教我们识字,所以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3) 字

11、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因为它虽然不说话,但是能教我们学习生字。齐读第一段。“请教”说明了我们做事要怎样?六、巩固练习1. 随堂练习。(1) 抄写生字。(课堂作业本第一题)(2) 比一比,再组词。认( )经( )母( )己( )以( )轻( )每( )已( )2.课后作业。(1) 选字填空:己已A.我们( )学会了许多字。B.自( )能做的事要自( )做。经轻A.小雨( )( )地下,种子发芽了。B.雷锋小时候( )常帮助同学。(2) 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 ) j( ) t( ) y( ) ( )d( ) e( ) b( ) h( ) l( )第二课时预设目标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12、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教学准备人手一本新华字典、计时表一只。教学过程一、习巩固。(1) 开火车读生字。(2) 多音字组词。jio( )教jio( )(3) 读课文,填空:这篇课文写了( )教( )用( )法查字典的事。(4) 查音序:按照汉语字母表顺序,请学生动手翻翻“音节索引表”。二、习课文第24段。(1) 哪一段写了李老师教丁丁查字典的过程?(2) 朗读第2段。“正巧”是什么意思?“先”说明了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3) 自由朗读第3段,读后讨论: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必须知道生字的什么?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要在字典中的哪几个地方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去。板书:先

13、再 以“母”为例,谁来说说你怎么查?(结合字典,学生口述。教师点击课件,逐一出现。)母mu第一个字母“M”音节表中找到“M”在“M”部找到“mu”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第三声找到“母”找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来检查这个过程对不对?全班翻字典,教师口述,学生按照口述的步骤进行。 理解“果然”,李老师说的和同学们做的结果一致吗?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后来的事实和原先预料相符合?(果然) 独立按步骤查“母”(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 自由读文,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齐读自由准备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齐背。三、巩固练习1.随堂练习。(1) 按照这个方法,每个同学查自己的姓,比比谁查得快。(2) 把下面的字母

14、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M K C N G D J H A I B E L F(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2.课后作业。(1) 把课文中的每个生字查一遍,在书上写上大写字母的页码。(2) 读一读,填一填。音序查字法是:先看音节的( )是哪个大写字母,在( )表中查到音节的( ),再在字母正文中查到( )和( )意义查字母的“母”,它的音节是( ),从音节表中的( )部查到( )的页码,再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 ),就可以查到“母”的( )和意义。第三课时预设目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五段。教学准备课堂作业本、字典、计时表一只。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 听写生字词语。(2) 口头扩词: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查检查查问查字典母字母父母母爱母亲(3) 背诵音序查字的方法。师:我们已经会查字典了,是不是会查就可以了呢?二、学习第5段。(1) 指名朗读,理解“熟能生巧”。(2) 我们做个测试,在请小朋友们查“母”,教师记下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时间。拿出第一次记的时间进行对比,为什么你的速度会快起来?熟:熟练多查就能熟练,就会加快速度,就会得出窍门。怎样才能更熟练呢?要求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三、总结全文。(1) 齐读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