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06085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4 氓word导学案学习课时建议: 2课时。 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与意义,了解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文言现象。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把握诗经的有关常识,认识诗经的地位。3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探导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文言实词及文言现象难点 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教学构想: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味古代爱情的心酸。2完成预习自测题: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4布置小作文题目。让学生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予以评述。(一)预习案一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3、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这是古文中三种写作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也就是叙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二、整体感知:1、思考该用怎样的情感与语气朗读这首诗。2。师生互动,分角色朗读,配合学校的诗歌朗读比赛进行训练3、理解诗歌的大意,完成下列填空。该诗是一首弃妇诗歌,记叙了女主人公不幸的婚姻生活,表现了她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揭示了古代劳动妇女在自由和婚姻上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所造成的迫害。三

4、、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匪:fi愆:qin将:qing载:zi于:x说:tu徂:c汤:shng裳:chng靡:m隰:x角:jio2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3古今异义词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

5、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4一词多义1言: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2以:把,介词。如:秋以为期。而,连词。如:以望复关。3作: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4曰: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止:语尾助词。

6、如:岁亦莫止。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6载: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五、 温馨提示: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我的疑问:_ _ _ (二)探究案探究点: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

7、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蚩蚩”,忠厚老实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男主人公:(想象)生气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明确:男青年表里不一、急躁、任性姑娘则

8、温柔、体贴、情深意重、传统、善解人意。“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6.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尔卜尔蓍,体无咎言”7.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男: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女主人公:痴情8.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比兴9.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你如何看待她的观点?无与士耽10.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认为婚姻悲剧的过错在哪里?

9、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1.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咥其笑矣12.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13.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决绝分离的态度比兴,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也有极限男:易变女:决绝,刚强(三)训练案一、 巩固课堂:1、分析本文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不少于200字)_二、 拓展提升:分析阐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焦仲卿与刘兰芝、牛郎与织女、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为什么都以悲剧告终?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