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掘进管理办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06002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巷道掘进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巷道掘进管理办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巷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一条矿井应开展巷道围岩分类研究,为巷道支护形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条 岩巷锚喷施工必须采用“锚-喷”工艺。第三条 岩巷掘进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压风管路宜采用四寸管,工作面应采用多钻(锤)打眼。(二)大断面炮掘作业,应采用中深孔不同阶微差爆破技术。(三)劳动组织尽量采用“三八”制作业,两班进尺,一班成巷。第四条 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形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打眼前、爆破后、更换巷道支护时都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支护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顶、帮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建立掘进巷道顶板管理巡

2、检制度,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第五条 锚杆支护巷道质量检查仪器(包括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扭矩扳手等)不齐全、不完好,不得进行巷道掘进施工。锚杆支护使用的锚固剂应采用树脂锚固剂。锚固剂搅拌时要有计时工具,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搅拌时间操作。施工现场储存锚固剂必须使用专用箱。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锚固剂。第六条 受水患威胁的巷道掘进必须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上级规定及公司有关规定。第七条 巷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地质、测量、设计、施工等资料。第二节 临时支护第八条 临时支护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岩巷锚喷支护岩巷掘进过程中必须采用金属前探梁或戴帽点柱(预留器)配合作

3、为临时支护。第九条 金属前探梁可采用直径不小于4寸钢管制作,长度不小于5m;固定点每根不少于3处,应均匀间隔布置,前探梁端头超出固定点至少100mm;固定件应牢固可靠,其材质强度要与前探梁的材质强度相匹配,采用吊环作为前探梁固定件的,上吊环的锚杆丝扣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第十条 前探梁间距及其到迎头的端面距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前探梁与顶板间要背严接实。金属支架支护巷道净宽在4m及以下的采用2根金属前探梁,大于4m的采用3根。第三节 交岔点支护第十一条 岩巷交岔点一般采用锚网喷支护,应采用锚索等方式进行加强支护。第四节 岩巷锚喷支护第十二条 岩巷锚喷支护巷道应编制支护设计。第十三条 岩巷锚

4、喷支护采用“喷-锚-喷”施工工艺,推广全断面一次成巷,其主要施工工序为:光面爆破敲帮问顶、找顶临时支护出矸打锚杆眼(挂网、钢带等)安装锚杆锚杆螺母二次紧固复喷养护。第十四条 岩巷锚喷支护巷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后的巷道轮廓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眼痕率应达到60以上。第十五条 锚杆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锚杆螺母应采用防松螺母并配合减摩垫圈;锚杆托盘必须优先采用碟形托盘,其次为钢板托盘;网宜采用电焊钢筋平网;梁应采用钢筋梯子梁。支护材料的具体规格尺寸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第十六条 锚杆布置方式应为正顶布置一根锚杆,然后向两侧均匀布置,墙基锚杆距底板距离不大于300mm,下扎角度不小

5、于20。第十七条 金属网之间必须压接(帮扎)牢固,循环进尺内部应采用锚杆托盘压网,循环进尺之间可采用不低于12#双股铁丝绑扎联网,联接点间距不大于200mm。严禁采用退锚方式进行金属网之间的压接。第十八条 复喷应达到下列要求:(一)复喷厚度2040mm,必须覆盖网、钢带、锚杆托盘。复喷成巷后锚杆端部可以适当外露,但应喷一层混凝土封闭外露部分,以防生锈。(二)喷浆总厚度(初喷+复喷)以不超过90mm为宜。(三)复喷滞后迎头距离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四)复喷前必须对锚杆螺母进行二次紧固,确保螺母扭矩不低于150Nm。第十九条 喷层必须进行洒水养护,迎头50m范围内每圆班不少于2次、100m范围

6、内每圆班不少于1次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第二十条 岩巷锚喷支护巷道,遇下列情况应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或改变支护形式:(一)易风化潮解剥落的松软岩层。(二)各类破碎岩层。(三)构造破碎带。(四)其他不稳定的顶板。(五)迎头围岩有淋水、滴水,采取了封、堵、截、导等治水方法,仍无法继续施工的。(六)巷道穿层距煤层法线距离小于等于5m时。第二十一条 钻孔直径、锚杆直径、树脂药卷直径要合理匹配。钻孔直径与锚杆杆体直径之差应为4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药卷直径之差应为35mm。第二十二条 顶板锚杆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顶板锚杆抗拔力不小于锚杆理论极限载荷的50%(直径18mm的锚杆锚固力不

7、小于60KN,直径20mm的不小于80KN,直径22mm的不小于100KN)。紧靠巷道两帮的顶板锚杆距帮部距离应为200300mm,并且宜向煤帮倾斜布置,其倾斜角度应在支护设计中作出规定。第二十三条 帮部锚杆优先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不小于60KN。帮部最上端锚杆距顶板距离应为200300mm;底脚锚杆距底板距离应不大于300mm,并且宜向底板倾斜,其倾斜角度应在支护设计中作出规定,倾斜锚杆宜与异形托盘配套使用。第二十四条15.24mm锚索的设计理论极限载荷不小于240KN,预紧力100120 KN,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锚索规格及预紧力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8、第二十五条锚杆(锚索)支护材料(包括杆体、锚固剂、钢筋梁、钢带、托盘、螺母、网、锚索锁具等)性能、强度及结构必须与锚杆(锚索)的设计锚固力相匹配,按行业标准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试验报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树脂锚固剂:锚固剂中固化剂的颜色必须统一,超快速为红色,快速为蓝色,中速为白色;每卷锚固剂应有明确清晰的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标识;每箱锚固剂应附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锚固剂的性能、特征、外形尺寸、搅拌时间、凝胶时间、固化时间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均应在产品说明书中说明。(二)锚杆:金属杆体抗拉屈服强度不小于320MPa,抗拉极限强度不小于500 MPa,延伸率不低于16;锚杆杆体尾部螺

9、纹必须采用滚丝工艺加工。(三)钢筋梁:材料极限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60 MPa。(四)锚杆托盘:宜优先选用碟形托盘或与锚杆杆体材料相匹配材质的托盘,不得使用铸铁托盘。金属锚杆托盘厚度不得低于8mm,孔眼眼位居托盘中间,直径比锚杆杆体直径大1.52mm,用钻床或冲床加工。(五)锚索托盘:碟形托盘应用不低于20mm,长度为200mm*200mm钢板,孔眼居托盘中间,用钻床或冲床加工。(六)螺母: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必须使用加厚的与锚杆相匹配的快速安装螺母。(七)垫圈:塑性减摩垫圈,其强度必须与螺母扭矩相匹配。(八)网: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宜优先选用塑料网或塑钢网;采用金属网时,必须使用焊接平网。第二

10、十六条 矿应建立锚杆(锚索)支护材料检查验收制度,不合格材料严禁入井使用。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试验报告。树脂锚固剂应进行质量抽检,验证其规格尺寸、凝胶时间、等待时间和锚固力等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并出具抽检报告。第二十七条 锚杆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顶板锚杆必须紧跟迎头,逐排由外向迎头顺序施工,每排内锚杆必须由中间向两帮顺序施工。顶板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个循环进尺加300mm。帮部锚杆滞后迎头距离不得超过4排锚杆。(二)锚杆孔施工:1.顶板锚杆孔宜采用锚杆钻机钻孔,帮部锚杆孔宜采用帮锚钻机、风钻钻孔。2.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位,做好标记。3.钻孔应采取

11、湿式钻孔法施工。采取干式钻孔法施工时,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保护用品。4.锚杆间排距允许偏差为100mm;锚杆角度允许偏差为15;锚杆孔深度误差050mm。5.锚杆孔内的煤岩粉必须吹净,不得有积水。(三)锚杆安装:1.顶板锚杆应采用锚杆钻机搅拌、安装,帮部锚杆宜采用帮锚钻机、风煤钻。2.顶板锚杆孔应打好一个安装一个,严禁采用一次性打好所有锚杆孔后,再一次性安装锚杆的方法施工。3.锚杆托盘应紧贴梁、网或围岩表面,接触部位及周围50mm范围内的浮煤矸必须找净、找平、找实。顶板锚杆托盘与螺母之间必须使用减摩垫圈。4.锚杆必须推到孔底,螺母外锚杆丝扣长度应在1040mm之间。5.

12、必须对锚杆螺母进行二次紧固,螺母扭距大小、二次紧固时间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四)网应拉紧并紧贴岩面铺设,网之间必须压接,循环进尺内部采用锚杆托盘压网,循环进尺之间优先采用超前挂网的方式进行压接,不宜超前挂网的应采用自连自方式或不低于12#双股铁丝绑扎联网,联接点间距不大于200mm。严禁采用退锚方式进行金属网之间的压接。第二十八条 锚索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必须采用锚索钻机或锚杆钻机钻孔。(二)锚索顶部应生根在稳定岩层中,并且在其中的锚固长度不低于1m。(三)锚索间排距允许偏差为100mm;锚索应垂直于巷道顶板或巷道轮廓线布置,角度允许偏差为2;锚索孔深度允许偏差1000mm。(四)锚

13、索必须推到孔底,尾部露出锁具150200mm,距巷道底板小于1.8m时应加防护套。(五)锚索施工后,必须适时对锚索进行检查,发现预紧力不足应及时进行二次张拉。(六)树脂锚固的锚索锚固位置不得选择在含水层中。第二十九条 巷道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建立锚杆、锚索施工台帐,台帐应现场及时填写,台帐内容应包括锚杆、锚索编号、施工日期、班次、施工位置、施工人员、验收人员、质量情况等。锚杆可逐排、锚索应逐根编号。锚杆、锚索编号应采用白色油漆及时喷(写)在托盘上。锚杆、锚索安装时,必须有验收人员在现场监督,施工结束后,验收人员必须在锚杆、锚索施工台帐上签字确认。第三十条 对锚杆(锚索)安装质量必须检查下列项目

14、,并做好记录:(一)锚杆(锚索)安装的几何参数,包括间排距、外露长度、钻孔深度、角度。(二)网、梁及托盘安装质量。(三)锚杆(锚索)拉力试验。(四)螺母扭矩。第三十一条 锚杆(锚索)间排距、外露长度、钻孔深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角度采用半圆仪测量。网、梁及托盘安设质量采用目测、用手或工具扳动观察。第三十二条 锚杆(锚索)拉力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采用锚杆拉力计做锚杆拉力试验,巷道每掘进3050m或每300根锚杆抽样检查一组,每组抽样检查3根锚杆(顶板1根、两帮各1根),拉力均应达到设计锚固力值,只要有1根锚杆未达到,就应再抽样检查一组,如仍不符合要求,由掘进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分析

15、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采用锚索张拉机具做锚索拉力试验,每安装10根锚索抽样检查1根,拉力应达到设计预紧力值,否则应按本条第(一)款之规定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三)锚杆(锚索)拉力检测仪器应定期校验,仪器误差不得大于10%。(四)进行锚杆(锚索)拉力试验必须有安全措施。(五)试验前,应仔细检查检测仪器各部位及高压油管的完好性。(六)安装锚杆拉力计前,应卸除被测锚杆螺母及托盘。(七)拉拔前,必须将张拉千斤顶固定牢固,其轴心线应与被测锚杆(锚索)轴心线一致。(八)拉拔时,被测锚杆(锚索)下方及两侧严禁站人,所有人员必须撤至被测锚杆(锚索)4m以外的安全地点。加载应均匀、缓慢,拉至设计锚固力值即可停止。(九)拉拔时,锚杆杆尾一旦出现颈缩状况时,应立即卸载。(十)拉拔试验后,应及时重新安装好锚杆托盘及螺母。若锚杆因拉拔试验失效,则必须在其附近及时补打锚杆。(十一)同一根锚杆(锚索)只能做一次拉力试验。(十二)巷道遇顶板淋水、帮部渗水较大时,应对该区域初期安装的锚杆(锚索)进行拉力试验,确定锚固剂对该区域的适应性,并根据试验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第三十三条 螺母扭矩检查必须使用扭矩扳手。班组应对当班施工的全部锚杆的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