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0590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化学课堂导练必修二鲁科版试题: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3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全国,8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解析果糖属于单糖,A项错误;酶是一种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点的催化剂,B项正确;植物油某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退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项正确。答案A2.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填充模型示

2、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退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3.(2016北京理综)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13814413980熔点/13-25-4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答案B4.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

3、是具有恒定沸点的纯净物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D.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过程解析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仍为混合物,A项错误,B、C两项正确;在石油常见的炼制方法中,分馏是物理变化,而裂化和裂解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由

4、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A正确;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B正确;CH3COOH分子在水溶液中,COOH能电离出H+,CH3不能电离,C错误;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浓硝酸、液溴等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C6.(2018全国,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解析液溴与铁粉混合产生FeBr3,进而催化Br2与苯环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

5、碳双键,能被KMnO4氧化,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项正确。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淀粉、蔗糖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解析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糖,如乙酸(C2H4O2)等符合通式Cn(H2O)m,但不属于糖,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Cn(H2O)m通式,A项错误;糖类

6、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都是糖类,例如糖精甜味是葡萄糖的几百倍,但它是人工合成的酰胺类物质,甘油、木糖醇虽然都有甜味,但它们属于多羟基醇而不属于糖类,B项错误;淀粉、纤维素的通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答案D8.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B.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很大C.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D.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稳定,都具有可塑性解析高分子化合物虽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分子中多是重复的结构单元,结构比较简单。因为重复的结构单元的个数不同,所以高分子

7、化合物都是混合物。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热塑性,体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热固性。答案B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答案C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6分)12.(12分)(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

8、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退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上述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3)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聚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4)电器包装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它是由(写结构简式)聚合而成的。答案(1)乙醇苯、汽油(2)不正确,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退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取代反应、加

9、成反应(3)(4)13.(14分)(1)根据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填字母),它与苯的关系是,写出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预测该芳香烃(填“能”或“不能”)发生该类反应。a.b.c.下列有机物属于羧酸类的是(填字母)。a.CH3CHOb.c.下列有机物属于糖类的是(填字母)。a.油脂b.纤维素c.蛋白质(2)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X分子有种氢原子。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Z的结构简式为H2CCHCH2OH,请写出Z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c同系物+Br2+HBr能cb(2)1H2CCHCH2OH+Br2H2CBrCHBrCH2

10、OH14.导学号15184089(14分)A和甲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RCHORCOOH)。(1)A分子的电子式是,C的分子式是。(2)在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B+DG:;GB+E:;AF:。答案(1)HC2H4O(2)(3)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加热或增加乙酸、乙醇的浓度Na2CO3溶液(4)2CH3CH2OH+O22C

11、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nCH2CH2􀰷CH2CH2􀰻15.(16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 3131微溶乙酸601.049 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 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

12、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填标号)。a.30%b.40%c.60%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填“高”或“低”),其原因是。答案(1)球形冷凝管(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d(4)提高醇的转化率(5)干燥(6)b(7)c(8)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