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05863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充满童心的老头记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去采访金波时恰好是立冬,早晨没起床就听到雷声。约好9点钟还是迟到了, 10点多到了金波的家,连连道歉,堵车成了最好的理由。金波微笑着将记者让 进房里,虽然很早就读过金波的作品,这么近地与他相触,记者还是第一次。老 人年近七十,却精神矍铄,神情爽朗,也许这就是与儿童文学相伴的魅力。我们的交流自然从金波如何走上儿童文学之路开始。 金波把这归因于童年的 爱好和母亲的教导。金波对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 从小读诗,从古体诗到现 代诗,特别是冰心的小读者繁星,诗伴随了他一生的成长。同时金波很喜 欢传统的童谣,不认为它是一种粗俗的东西,他说:“它的音乐性,艺术性吸

2、引了我,它们都是些可以传唱的歌曲,虽然没有正式的曲子。”他的母亲有一定文 化,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教金波背童谣。母亲对金波的影响是终身的,回 想起来,金波对母亲还是充满感激。上大学金波读的是中文系,因此有机会对童 谣进行整理,并开始写作童话诗,尝试着把诗与童话相接合。金波说:“在我的创作中,儿童诗的比重最大,甚至很多童话、散文的创作最早都是由诗引发的,乌丢丢的奇遇是由十四行诗连缀而成的。我的创作由童谣到歌词,到诗、儿 童诗,到儿童文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如果说诗是酒的话,童话 就是果汁,酒精美浓缩,果汁香甜可口,儿童虽然最喜欢果汁,同时也喜欢甜酒。” 从二十出头发表第一首童

3、话诗开始,到新近出版的乌丢丢的奇遇,金波已在儿童文学园地耕耘了近五十年,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 成长,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包括提名国际安徒生奖。他说:“其实孩子的喜欢比得什么奖都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精神的家园。 我选择了儿童文学,儿童 文学也选择了我。”多年来,金波一直认为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从 事儿童文学工作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在此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了作为儿童文 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实,要做一个称职的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对孩子怀有一种深沉的爱,要有 一颗不变的童心。金波说:“搞儿童文学的人要有天赋的气质,有童心,儿童文 学是生就的不是造就的。”

4、所以许多大文学家,不一定能成为儿童文学家。他认 为从事儿童文学的人得对自己的童年保持一种永远的新鲜感,带着自己的童年来感受今天的生活,看着今天的孩子,能引发对于童年的回忆。比如看见雨后的蘑 菇,能想起蘑菇是雨变的,其实这种想法早就埋藏在自己的头脑里, 只是自己童 年记忆的回归。金波很喜欢孩子,经常跟孩子接触,感受现代孩子的生活,体验 孩子的感情,向孩子学习,捕捉创作的素材。著名诗人屠岸曾给金波写过一句话: “做儿童的老师,做孩子的学生。”这是对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好的概括。但 是,金波认为,在创作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思想,对素材的反映才能更加敏 感,才能更有深度。在乌丢丢的奇遇中,金波试图表

5、达这样一种思想:构成 人生最深刻的内容,不仅被爱还要进行爱的付出。目前独生子女的教育现状令人 堪忧,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金波认为,对他们重要的是进行感恩教育, 使他们懂得要为爱而付出。基于这种思想,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金波创作了这 部具有思想和敏锐观察的童话。金波非常关注儿童文学图书市场但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基本都是外国的东西, 引进与输出相差很远。金波认为这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并不意味着我们 的质量比别人的差,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只是作品还没有被世界普遍认同。 他相 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儿童文学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儿童文学终有辉煌的一天。谈到目前国内的创作状况,金波赞成通常的分

6、法,即把创作队伍分成 热闹派、抒情派和传统派。他说,各派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热闹派以曲折魔幻 的情节和搞笑的语言取胜,抒情派以艺术性思想性见长。由于孩子喜欢热闹,所 以热闹派的作品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但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偏废, 文学 的功能不能仅仅归结为解闷,应该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看一些东西,应多创作能 在孩子的感情里留下痕迹的东西。因此金波提出一方面搞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应该 注重创作的多样性,不能简单地跟着市场走;另一方面出版界不能只盯着经济效 益,还应该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多鼓励原创,在推出新书时不可一味地迎合孩 子。大家都应明确这一点,孩子是需要引导的。采访结束的时候,金老交给我一首诗老人和孩子。似是对自己作为儿童 文学作家终生投入劳动的概括:睁开眼睛看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闭上眼睛看自己还是那个孩子从孩子变老人从老人回到童年却可以在想像中变幻在感觉中想像在想像中感觉孩子一一老人一一孩子一生的两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