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05659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8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导论概念: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设计问题: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血缘关系研究(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的含义及其探讨的问题主要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毕生发展:年龄有关的变化过程)毕生发展: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的那些变化过程。2(阶段划分:年龄段划分标准和特点)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3(基本原理:遗传-环境 阶段-连续 一致-多样)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发展的阶

2、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领域或背景特殊性)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诞生标志、奠基人)1. 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思想基础:社会发展与儿童观的演变推动人们关注并研究儿童的成长规律方法论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科学方法论和辩证自然观实践需要:近代的“心理学化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1879年冯特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人物、事件)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1842-1897)的著作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普莱尔被视为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关于人类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3、生物决定论)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环境决定论)认知学派Cognitive(相互作用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经典行为主义(华生)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新精神分析理论(艾里克森等)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班杜拉) 新皮亚杰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研究先天、阶段性普遍性后天环境连续性 皮亚杰:阶段性 信息加工:连续性背景和系统理论:相互作用、复杂性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 (sociocultural)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系统观 :重视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Ecol

4、ogical system)研究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对研究对象-伦理性 知情 自愿 不受伤 潜在影响 ) 研究对象是正在发展的人类个体,特别要求伦理性尊重被试(或监护人)的知情权研究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前提个人尊严不受到伤害、私人生活不受干扰特别是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要考虑实验条件对被试的潜在影响(教育性)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横向, cross-sectional design):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追踪,longitudinal design):对同一个被试个体或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

5、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聚合交叉设计(序列,sequential designs):横断与纵向研究结合。在不同年龄组被试之间及同组被试在不同年龄进行比较。血缘关系研究血缘关系研究 (kinship studies)家谱分析 (Pedigree)双生子研究1.同卵双生子(identical twins)和异卵双生子(fraternal twins)心理相关性的比较2. 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比较研究:探讨学习与自然成熟的作用寄养儿童和亲父母、寄父母心理相关性的比较第二章 生物学基础概念 遗传病、先天素质、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极度早产、青春发育期、首尾原

6、则、近远原则、关键期、敏感期基本问题 胎儿发育关键阶段及影响因素 主要的先天无条件反射 生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遗传病 (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变异)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变异所导致的疾病。包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疾病。先天素质 (出生时的先天特征)出生时的身心特征,即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胚胎发育的三个阶段 胚种期 (卵子期, Zygote,1-2周)组织分化前期 胚胎期 (Embryo, 3-8周)细胞和组织分化期 胎儿期 (Fetus, 9-38周)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PS:怀孕头三

7、个月很关键,3/4流产发生于此;胚胎期和胎儿期初期,环境中致畸因子(teratogen) 的作用最大。幼儿发育的影响因素 (孕妇的外环境、内环境-主观-客观) 母亲的自然特征:身材、血型、年龄 孕期营养 孕妇的疾病:病毒感染、妊娠高血压等 药物、吸烟、饮酒 孕妇情绪及对怀孕和生育的态度 环境因素:辐射、噪声、有毒物质等主要的先天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生存需要-吃-防御-反应 非生存-躯体-四肢) (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防御性的反射:眼睛闭合、打喷嚏等 定向反射 (与生存需要不直接相关,但是进化过程中有意义、可反映神经系统发育、可用于动作训练的) 惊跳、抓握、行走、

8、足趾、游泳、强直性颈反射极度早产28周;体重1500克。多疾病缠身,易发生注意和动作障碍、学习困难。青春发育期 (年龄 发育特点) 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男13-15 女11-13 PS: 11岁至15岁左右,女孩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略超过男孩(美国) 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与成熟生长发育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头(首)尾原则(cephalocaudal trend)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动作发展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 近远原则(proximodistal trend)身体的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

9、脚趾先发育。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的部位动作发展较迟。动作发展还相应地表现出从粗到细(或从大到小)的发展顺序。 PS: 动作发展的普遍模式说明遗传对它的影响作用。 动作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后天环境的制约作用。生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奠基与影响) 遗传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奠定个体差异最初基础 生物因素也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大脑的可塑性 身体发育和生理成熟影响心理调适 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关键期与敏感期关键期 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因错过该时期而带来的发展障碍往

10、往难以弥补。习性学研究:禽类的印刻现象敏感期 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在该时期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第三章 感知觉发展概念 习惯化、去习惯化、视觉偏爱、视崖、配对、指认、命名、视觉恒常性 问题测定儿童感知觉的主要方法 (视觉、语言、反应、自然动作) 视觉偏爱(用注视时间判定分辨与偏好)通过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的刺激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判断婴儿早期是否辨别形状、颜色等。视觉偏爱(注视时)也可以反映婴儿更喜欢哪些类型的刺激模式。 婴儿对刺激的自然反应(反射活动、心率、动作等生理反应)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习惯化(habituation):(重复导致的定向反应消失)由于重复或不

11、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去习惯化(dishabituation):(新刺激使反应回到习惯化水平)在形成习惯化之后,一种新刺激的出现使个体的反应恢复到习惯化之前的水平。 条件反射训练婴儿对某种刺激产生条件反射,改变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观察婴儿的反应条件反射依然出现,则婴儿未识别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差别;未出现条件反射,则婴儿能分辨新旧刺激的差别。 语言反应配对:根据语言提示对具有相同特征或属性的物体进行匹配,如“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等。指认:按照指令中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找出相应物体。命名:说出物体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视崖 一块大

12、的玻璃平台,中间放一块略高于玻璃的中央板。板的一侧玻璃下紧贴格子图案布,看起来像“浅滩”;另一侧离玻璃几尺深处铺有同样的格子图案布,看起来像悬崖下的“深滩”。知觉恒常性 (视网膜大小不引起知觉变化) 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趋势 儿童的感知觉从笼统逐步趋向分化和细致 儿童的感知过程综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儿童的感知过程逐步概括化:整体与部分知觉 儿童的感知过程的有意性(目的性/持续性)增强 成年(40岁以后)感知能力下降探测刺激的感知阈限的提高某些知觉能力的丧失第4章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概念 客体永久性、守恒、“三山”实验、传递推理、图式、

13、适应、同化、顺应、延迟模仿、假装游戏、自我中心、运算、临床法 问题现象客体永久性:(消失仍存在)当客体在儿童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自我中心:(难以想象他人角度表征事物)个体从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角度如何表征事物守恒:(重新安排仍相等)两种等量物质,只要无增无减,即使把它们重新安排,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容量、面积或体积等方面)仍然是相等的。三山实验:延迟模仿:(记忆并重现)记忆并重现不在眼前的行为范型假装游戏:以物代物、假装动作、装扮角色、想象画基本观点临床法 临床法(认知测试+谈话) 不仅描述,更试图去解释内在的认知发展图式: (定义)图

14、式指主体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或心理机能系统。 (源起)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初的图式来自先天具有的动作和无条件反射。 (媒介)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以主体已有的图式为中介的间接反应。 (变化)随着成熟及经验的增加,图式不断变化,儿童的反应能力也不断增强。适应反映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 (定义)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过程)主体利用已有认知结构对外界刺激进行处理和改造,使之纳入原结构并丰富之的过程。 (结果)同化引起图式的量变。顺应 (定义)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过程)在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 (结果)顺应引起图式的质变。运算(内化了的可逆操作) 能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 智慧动作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A加-A等于零)和互反性(AA)皮亚杰认知发展各主要阶段的年龄、名称和主要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来思考和适应外部世界循环反应、功能性游戏、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假装游戏前运算阶段2-71、思维的符号性:通过表象、言语及其他符号表征外部或内心世界2、初步建立自我意识:能区分自身和其他事物自我中心、知觉集中、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能够运用简单逻辑思维,但只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