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05502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案1 苏教版第 一 课时 课型:教读课教学目的:1.通过对石榴从不同角度的刻画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准确把握它的外在特征。2.指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重 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关键句子,把我石榴的外在特征。难 点: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的方法。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法教 具:图片。录音。板书设计:石 榴爱石榴“最可爱” 枝叶美:“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画石榴花朵美:“夏季的心脏” 果实美:“籽粒透明、光嫩,丰腴酸甜”赞石榴

2、“喜欢夏天”,“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要点:1.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课文内容;2.概括文章段意。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石榴吗?吃过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采用现场事物观察,或者猜谜语的方法。)教师相机展示石榴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二、课前预习:(1)让学生熟悉课文,分学习小组自由地有表情的朗读课文。(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预习问题设计:(1)作者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3)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石榴的

3、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4)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结合课文第七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注意教师范读的技巧以及感情。(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梗概,提出疑问。(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文章段意。2.师生互动。(1)请同学们再次听录音机,体会课文的节奏、韵律以及感情,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段或几句话有表情地朗读,看看谁能读得有感情。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任选朗读内容,每组推举代表朗读。全班评价。(2)教师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自读课文,自由讨论文

4、中不懂的语句,本组无法解答的可以向其他小组请教,也可以交给全班解答。 明确:学生会以各种形式质疑问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但教师要适当引导。(3)教师出示句子,检查学生对句意、文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A.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 “这风度”是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梅柳之长”是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瘠、柔媚。)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 (“陆离”“华贵”“夏天的心脏”是就石榴的颜色和形态而言的。)C.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奇迹指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D

5、.单瓣的花虽然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妙幻的演艺”和第6段中的一词相照应,具体指戏法。)E.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 “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原因是我本来就喜欢夏天,而石榴花的陆离、华贵、妙幻的演艺又增添夏日的魅力,所以我更喜欢)(3)老师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任意选你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归纳,你可以归纳一个自然段的段意。也可以将几个自然段合为一体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先写了状写对象石榴树,并以一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 第二段第六段:一

6、是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二是写它的花,三是写石榴的果实,四是写由花到果实的变化,五是写石榴的果实,这一部分紧扣“最可爱”三个字,突出了石榴的特征。 最后三段,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以及对石榴的向往。四、课堂达标反馈:出示小黑板:1. 注音:奇崛 枯瘠 辟易 犀利 安普刺 金罍 忍俊不禁 丰腴2.释义:奇崛:奇特突出 枯瘠: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争妍斗艳:争着比美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丰腴:丰满 唾津:唾液五、学习小结: 本文从石榴的枝片、花、果实等方面描写了花,作者以石榴的生长过程为序。学习方法:要想真正读懂一篇好文章,必须反复朗读、品味,多读一遍,便多一份不同的见解。所用参考资料:教师用书素质教案动态全解课后心得:课文内容围绕预习思考题来做文章,易于驾驭课堂。作 业: 课内:课堂反馈、课后练习一。课外:学生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摘抄于笔记本上,做到活学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