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04881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物理第4讲:两种电荷(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种电荷_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会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一、 电荷1.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3. 正负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2、 是正电荷(); 是负电荷()。具有正电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具有负电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有得就有失,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可能是它们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还可能是一个物体带电而吸引另一个不带电的轻小物体。5.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 摩擦起电a)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b)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c)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d)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2).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

3、电。(3).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6.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1). 使用验电器。a)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b) 验电器的原理: 。c)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7.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1). 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2).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

4、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二、 摩擦起电1.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和核外的 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但整个原子呈中性。2. 摩擦起电: 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的两个不同物体同时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3.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

5、等量的负电。4.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三、 导体和绝缘体1. 导体和绝缘体: 叫做导体; 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等。2.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3.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题型一:摩擦起电例1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图中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_ _例2把一个带电的物

6、体靠近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是_电荷 题型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例3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负电D一定不带电例4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例5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吸B同种电荷相斥C分子间相斥D大气压作用题型二:导体和绝缘体例6下列餐具中,通常情

7、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杯 B竹筷 C瓷碗 D不锈钢汤匙基础演练1. 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物理学中规定,用 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 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 (15西城区一模2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 _ 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 验电器的原理是 ,验电器的作用是 。4. (15海淀区一模2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构成的。5. 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 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 电。6. (15通州区一模21) 原子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 组成,摩擦起电的过程并不是创造 ,而是使电荷发生 。7.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 摩擦可以产生电荷B 摩擦时原子核

8、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摩擦时核外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 摩擦时原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8. 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因为物体( )A物体只有电子 B物体没有质子C物体得到了电子 D物体得到了质子9.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A 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10.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

9、荷 D.带同种电荷11.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 (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2. (14东城区一模3) 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木块 B玻璃 C硬币 D橡皮巩固提高1(15朝阳区一模22)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 电荷相互排斥。(选填:“同种”或“异种”)2(15西城区二模26) 有A、B、C、D四个带电小球,若A吸引B,B吸引C,C排斥D,

10、已知D带正电荷,则A带 电荷。3两个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吸引,由此可判定( )A一定是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 B至少有一个小球带电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个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为在绝缘体内 (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子C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D没有正电荷5AB是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用等长的丝线悬于同一点O,在同一竖直平面里,两根丝线分别向两侧偏离并与竖直方向成角角,如图5所示AB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 )AAB分别带有等量同种电荷BAB分别带有等量不同种电荷 CAB带有同种电荷,但电量不等DAB带有不同种电荷,且电量不等 图56(多选)如图甲所示

11、是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乙图是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则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两个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甲图中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C乙图中的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D乙图中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7小丽同学要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她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带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7所示可知小球带 电(选填“正”或“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图7 图8 图98如图8所示,用一个有绝缘柄的带电金属棒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然后再张开一个角度这说明金属棒带 电荷9如图9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1)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2)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3)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 (填“多”或“少”)1物体有了_ 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 _。2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