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044492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测数学运算中盈亏思想的灵活应用(一)更多信息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在数学运算的很多题型中都会用到盈亏思想,这种思想很多学员在一些课程中也都感受到过其快捷、巧妙之处,但自己在实际做题中却无法做到课上老师讲解时的那种妙处,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家做题较少还未深刻领会好盈亏思想的精髓,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并没有真的明白盈亏思想到底是什么?在本文中,中公教育就向各位学员系统的总结一下盈余思想的精髓及其常用到的一些公式,以帮助大家在以后的做题中可以根据题目有的放矢的运用该思想快速解题。盈亏思想的核心在于多的量与少的量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平衡,说通俗一些就是“多退少补”的意思。只有首先领会了这一核心我们才能

2、更好的运用盈亏思想,比如看一下这道例题:出租车队去机场接某会议的参会者,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需另外安排一辆大巴送走余下的50人;如果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多出3辆空车,问该车队有多少辆出租车?【2013年湖南省考真题】A.50 B.55 C.60 D.62这道题,很多学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法应该是方程,可是我们认真观察题干后,发现题目中有“多”与“少”的概念,如何运用盈余思想考虑呢,让我们带着大家一步步的分析题干。首先题干中的第一个条件“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需另外安排一辆大巴送走余下的50人”,说明现在每车3名,就会多出50人;而题干中的第二个条件“如果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

3、多出3辆空车”,则说明如果希望车辆按每车4人坐满,却又少了12人(4人3辆车),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那我们就根据盈亏思想的核心多退少补,去试着解决它。如果我们把第二个条件的亏与第一个条件的盈相结合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每车3名时,多出的不是50名,而是62名(50(盈)+12(亏),则第二个条件时,即每车4名,就正好全部坐满,而每辆车上的人数变化是,4-3=1名,由此就可以看出,多出的62名人,在每车多坐1人的情况下,就正好坐下,也就很明显的得出了出租车就有62辆。这种思想的方式就是运用了盈亏思想的核心一步步的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解题的,大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盈亏思想

4、的妙处,为了让大家更加便于记忆,在这里给大家用公式的方式,向大家总结出上面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分配组数套用我们例题的条件就是(50+12)(4-3)=62辆车。也就是我们刚才的思考过程。那以后大家再看到类似的条件时,就可以迅速的根据这样的公式,口算即可得出结果,从而省去了繁琐的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可是,考试题目中的条件不可能总是如你我所愿的一成不变,如果条件不是一次盈一次亏,又怎么办呢?比如是两次都盈(或亏),是否还能用盈余思想解题呢?如果可以,又如何去思考呢?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向大家继续详尽的介绍,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中公教育的相关文章。推荐阅读:2014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辽宁中公教育最新事业单位课程简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