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04140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高效笔记(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研究对象教育测量及评价the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一课程性质教育测量及评价主要是研究对教育现象进展测量与价值判断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本门课程分为两大局部:第一教育测量及评价的根本原理及方法;第二教育测量及评价的具体应用。二学科性质在课程设置与学科建立中,教育测量及评价可以看成是测量学与评价学内容的整合,而且侧重于教育测量,是综合性教育科学。又可以看成兼容了教育统计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教育评价教育评估教育督导甚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内的学科群,所以这门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育学科分类中,教育测量及评价属于研究如何运用

2、方法分析教育活动。总之教育测量学是应用性学科,又是综合性学科。二教学内容组织1教育测量及评价的根本概念2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3教育测验的编制及实施,包括各种题型的设计与使用试题编排测评实施与评估等4教育测量结果的整理与解释5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及实施6教育评价的方法:很多方法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测量及评价等等。综合是用多种评价。7教育评价的应用,包括课程评价课程大纲教学设计等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同学的评价等教师评价等方面8教育质量评价9现代教育测量及评价的开展趋势三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测量及评价的形成与开展历史。2掌握教育测量及评价的概念一般原理与方法。3掌握编制测量量表的方法与

3、步骤。4掌握评价方案设计以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技巧。5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测量及评价理念。6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四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1教育测量及评价知识是构成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知识的重要组成局部2掌握先进的教育测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安康开展五教育测评的学科地位与作用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教育根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及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开展研究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国教育测量及评价理论研究第一创办了大量有关教育测量及评价方面的研究杂志。第二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及教科书。第三许多学术团体都加盟对教育评价的研究,成立了一些全国性的教育评价协

4、会:全国教育测量委员会全国教育进展评估中心全国教育评价联合会等。国际教育评估协会IAEA :1975年在日内瓦成立,当时有18个国家参加。其宗旨是帮助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通过开展与应用评价技术来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时机均等。二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1教育测量及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输出要进展测量及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输入进展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教育测量及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及评价作为突破口学校教育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局部,但教育考试与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英国“11

5、岁考试三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评更加科学化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测量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与科学化。由于根底教育在整个构造与提高国民素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根底教育课程及其考试评价改革尤为紧迫。四教育测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1正确评价学生的开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性向成就态度兴趣潜能及开展等作出一系列决策与判断,需要采用教育测量及评价多种方法,以弥补教师非正常观察的缺乏。手段不再是唯一的书面考试,而是测量及非测量的一整套评价技术。目的不再局限于给学生分等级排名次,而是发现其优点长处,指出其缺点缺乏。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开展

6、的教育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现代教育测量及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国外教师教育普遍开设“教育测量及评价这类课程。在许多经济兴旺的国家与地区,虽然教师教育模式不一定一样,但对所有想当教师的学生至少要学习十门左右的教育理论课程。第一章教育及心理测量概述第一节教育测量及评价根本问题一教育测量概述1测量的定义及要素测量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那么及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与描述的过程。测量的要素:第一单位。单位是测量的根本要求,具有明确的意义与相等的价值;教育测量的单位常常是“分,难以到达这个要求。第二参照点

7、。量的计算的起点,一般有两种:绝对零点理想的与相对零点只能加减,不能乘除;第三量表具: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确定了测量单位与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四种测量量表命名量表:用数字代表事物名称量表或用数字对事物进展分类类别量表;顺序量表:按照事物的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如“名次;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如“温度比率量表:最高水平的量表,具有类别等级等距,并有绝对零点。如“长度与重量。能进展加减乘除运算。2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1教育测量的含义: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个方面的开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与描述的过程。广义:对

8、教育现象进展定量化测定的一门教育科学,主要研究对教育或训练效果进展测量的原理及方法。狭义:只对学习结果知识技能的测量。2教育测量的可能性:“凡物的存在必有其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3教育测量的特点:间接性与推断性;测量对象的模糊性与测量误差的不可防止性;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任何一个测量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教育测量必须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效劳。不能脱离教育目的与教材的要求,任意制定量表,随意进展测量。3正确使用教育测量1慎选测验2具备资格3内容保密4控制误差5正确解释与对待结果二关于教育教学评价1评价的含义: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者事物的价值。2教育评价的概念。当把“

9、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些情况下,“评价就是“教育评价的简称。在另一些情况下,指的是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水平评价。国内外有不同的定义。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到达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与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两方面再加上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的观点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与提供表达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他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良。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泰勒的观点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10、。德雷斯的观点所谓评价,就是决定某种活动目的及程序的价值的过程。日本的桥本重治的观点评价是及教育的目标与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方案的效果等进展测量的过程。因此,评价概念的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布卢姆的观点在?教育评价?一书中对“评价作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在本质上是针对“教育评价来说的;“评价是系统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第二种解释实际上是针对教育目标分类来说的。教育目标分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又分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教育评价包含的共同点1强调以教育目标

11、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2强调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及信息;3教育评价的内容既可以是教育方案,也可以是课程;既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可以是某种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的或教育程序。4强调为学生开展与教育决策效劳。教育评价的定义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与教育目标,利用测量与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开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开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展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三概念辨析一教育测量及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是评价的依据,教育评价是测量的解释与具体表达。教育测量及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测量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在定性与定量资料根底上做出的价值判断;测量关

12、心的是数据的多少,评价关心的是价值的上下。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而评价是主观及客观的统一,是一项综合的活动。二教育评价及教育评估不同学者对评价与评估的关系认识不同。教育评价及评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根据?Collins汉英双解词典?,教育评价及教育评估的英语表示不同;第二从目前国内出版的著作来看;第三对“评估一词的讲究;第四从概念及习惯用语上讲。从概念的分析与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评价教育评估与教育测量三个概念之间是两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穿插重叠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三教育测验及考试测验是测量的工具,用它能引起人的代表性的行为,以便对人的行为特性或心理特性进展测量及评价,

13、是教育测验或心理测验的简称,考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测验的概念比考试的概念更广泛。在某些情境下,教育测验活动或者考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评价活动。教育测验test: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程序;教育测量的工具考试examination:广义的考试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测度与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之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狭义指由主试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诸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展有组织有目的测度或甄别的活动。教育考试是根据教育内容与目标,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及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应试者的知识技能等进展测量及评价的过程。考试也是一种教育测验。第二节教育测

14、量及评价的开展简史1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2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3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4教育测量学科的开展5美国的“八年研究6教育测量及评价理论的开展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1考试制度起始于西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侧重于日常考察3两汉时期,考试制度正式建立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1科举制度就是“开科取士,即国家设立许多科目,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选拔人才,这种制度开场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终结于清朝。2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与独特的考试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历。3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与现代教育测量及评价的开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科举考试虽然对世界文官考试制度

15、有过重要作用,但我国古代对科举制度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哲学等科学视角进展反思及改良。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的教育测量及评价科学。三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11864年,英国人费舍完成?作业量表集?。21894年始,美国赖斯编写测验,开展相关研究。31904年,美国桑代克的?精神及社会测量导论?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桑代克的?精神及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假设:“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于数量之中;美国麦柯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都可以被测量。公理:“凡存在的东西必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四教育测量学科的开展1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测量学开展迅速,应用广泛。编制了大量的教育测量。2心理测验的开展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测量学的开展,如1905年比纳等人发表的?比纳量表?英国斯皮尔曼的“能力构造二因素学说以及武德沃斯的第一个标准化人格测验的问世,对教育测验起了一定的促进与导向作用。五美国的“八年研究背景:1929-1933年期间,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