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04006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膝置换术后健康宣教一、功能锻炼:全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四个阶段进行。1第一阶段 术后02天,此期患肢大棉垫加压包扎,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肌肉的等长 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加强股四头肌、腘绳 肌的等长收缩训练,用力收缩10秒,放松10秒,10次/组,23组/d;同时做踝关节的背伸、 跖屈运动,尽可能的背伸10秒,跖屈10秒,10次/组,23组/d。2第二阶段 术后35天,此期患肢大棉垫已拆除,伤口引流管已拔,康复训练主要是 通过增加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患膝关节的主被动伸屈活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 萎缩,改善关节

2、活动度。方法:(1)在继续锻炼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基础上,指导患肢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肢抬 高时要尽量保持在空中的停留时间,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引起疲劳为宜。(2)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于引流管拔除后进行,CPM训练时起始角度为0,终 止角度为30,在12分钟内完成一次屈伸活动,1h/次,2次/d。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每天递增510,尽量在1周内使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达到90或以上。(3)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患者平卧位,移去膝下软枕,医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 一手托住足跟行屈膝活动,当感觉疼痛时嘱患者足跟沿床面慢慢伸直膝关节,如此反复幅度 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膝锻

3、炼。3第三阶段 术后6天2周,此期患肢伤口疼痛已缓解,在继续加强患肢肌力和膝关节 活动度的同时进行步态训练。方法:鼓励患者尽早下床,开始扶步行器或在床尾练习站立, 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患肢根据个体差异不负重或部分负重,以后重心逐渐向患肢过渡,开 始扶步行器或拐杖行走,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步行器向前。4第四阶段 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增加患肢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负重能力,进一 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肌力的训练,改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1)继续做好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肌力训练,如坐位、仰卧位时的伸腿、直腿抬高, 俯卧位时的屈膝训练;同时加强膝关节屈伸活动的主动或抗阻力训练,如

4、手拉扶手下蹲、踏 车、上下楼梯等训练。(2)进一步加强患肢的负重训练,负重力量逐渐递增,直到可以完全负重。(3)加强行走训练,训练时抬头挺胸,双目平视前方,臀部不要翘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量应由小到大,以 不引起患膝明显疼痛为宜;每日训练前要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有无不适反应,以判断运动量 的大小;运动后要注意膝关节有无肿胀情况;在训练行走时要做好安全保护,尤其对有膝关 节不稳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屈膝障碍患者,夜间休息时可用石膏托固定于伸膝位,持续46 周。二、出院指导1休息 接受全膝关节置换后要避免剧烈运动,46周内不做主动下蹲动作, 行走时不可急停或骤然旋转,为了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防止跌倒,建议患者最 好终身使用手杖,特别在外出时,最大限度地延长膝关节的使用寿命。2饮食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进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 增加自身抵抗力,适当控制体重的增加,以减少对关节的负重。3复查 6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按时来院复查,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就诊: 患肢出现胀痛,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治疗全身性隐匿病灶,如呼 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扁桃体炎、牙痛等,防止膝关节远期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