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03935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13 水体及其运动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2015福州质检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时段月平均地表径流量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b曲线与a曲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温上升 B降水减少C植被增加 D地势趋陡答案C解析与a曲线相比,b曲线示意枯水期月平均地表径流量增加,丰水期月平均地表径流量减小,径流量趋于稳定,这种变化与修建水库、植被覆盖率增加等因素有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增加可以使径流量趋于稳定。2与19801990年比较,20002010年该流域()A地下径流明显减少 B地表径流显著增加C流域内水循环

2、减弱 D洪峰径流量明显减小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20002010年该流域洪峰期径流量明显小于19801990年。3若该流域地势平坦,则一次暴雨后地表径流量()A裸地牧草地林地 B裸地林地牧草地C林地牧草地裸地 D牧草地裸地林地答案A解析植被覆盖率林地最高,裸地最低。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越强,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量也就越大,所以一次暴雨过后,植被覆盖率越高的地区,地表径流量越小。所以A正确。2015贵阳测试下面的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4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A盛行西北风 B受冬季风影响C

3、盛行西南风 D受高压带控制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甲河位于30S40S大陆西部,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夏季干旱。甲河此时水位低于潜水位线,即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该河应处于枯水期(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此季节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河流水量小。5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A冰雪融水补给、1月 B大气降水补给、7月C地下水补给、4月 D大气降水补给、11月答案B解析在地中海气候区,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该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甲河地处南半球,7月降水最多,河流流量最大。图中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

4、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读图完成67题。6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A B C D答案D解析东西两侧的风扇代表风向,即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表示南侧受西风影响,北侧受东风影响,而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就是受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作用形成的,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受信风和盛行西风作用形成,即形成的洋流可能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或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D正确。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AF4附近悬挂

5、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B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C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DF1附近悬挂冰块,F4之间悬挂加热器答案C解析若在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即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则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寒暖流分布;若在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则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暖流分布。若在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即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则表示南半球的寒暖流分布,C正确。2015德阳诊断读下图,回答89题。8图中的大陆是()A南美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非洲大陆 D亚欧大陆答案B解析据经纬度数值和空间递变方向可知该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9图

6、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答案D解析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海域为自南向北流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相邻陆地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干燥程度。2015泉州质检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暖流 B北半球的寒流C南北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答案D解析如果位于北半球,图示洋流位于30N以南,但30N以南大洋东岸为自北向南流的寒流,可知该区域应位于南半球。南半球30S以南大洋西岸为自南向北流的寒流,与此相符。可知D为正确选项。11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 B甲地盛行西南

7、风C湖泊盐度较大 D乙地高温多雨答案C解析图示河流自东向西流,南半球河流左岸(南岸)侵蚀严重;甲地位于3040S之间,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图示湖泊为内流湖,湖水含盐量高,盐度较大;乙地位于2030S之间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由上分析可知,C为正确选项。二、综合题(共2题,46分)122015廊坊质检(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其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占南美洲的40%,支流超过1.5万条。年平均输沙量为10亿吨,其中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亚马孙河口为漏斗状的强潮河口,横亘于巴西东北部,是由亚马孙河和

8、托坎廷斯河这两个不同水系的河口汇合而成的,径流量大,水潮汹涌。材料二下图为亚马孙河及其附近水系示意图。(1)说明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汽的来源及降水的特点。(8分)(2)简述亚马孙河的水系特征。(6分)(3)亚马孙河年输沙量大但在河口处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1)水汽来源:大西洋;(2分)陆面蒸发(陆地水面蒸发或植物蒸腾)。(2分)降水特点:降水总量大;(2分)季节变化小。(2分)(水汽来源:海洋和陆地各2分;降水特点:总量和变化各2分,答对流雨为主给分)(2)流程长(世界第二长河),(1分)自西向东流,(1分)流域面积广大,(1分)支流众多,水系呈树枝状或羽状,(1分)河

9、网密度大,(1分)河道宽广(或河道深度大或河道弯曲度大或落差小)。(1分)(3)(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河流携带物质主要为粉砂和黏土,粒径小;河口区的海潮和洋流势力强,(搬运作用明显,)泥沙不易沉积;河口区以地壳下沉运动为主,使沉积的泥沙随之下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多答不加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1)问,亚马孙平原地区的水汽主要是由赤道附近的信风带来的,根据风向判断,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大西洋;因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第(2)问,水系特征可从流程长短、河网的分布和密度、河道弯曲程度、

10、落差大小等方面描述。第(3)问,三角洲是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一是因为河口地区的河水含沙量小;二是因为河口地区的水体运动不利于泥沙沉积,此外还应考虑内力作用的影响。132015成都诊测(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一)。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图二)。(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10分)(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答案(1)海陆间循环(2分)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2分)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

11、,(2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2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分)(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2分)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4分)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4分)(3)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解析(1)水循环包括海陆间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理解不同水循环的空间特征即可。(2)日降水量多少直接影响水源补给时间的特点。(3)考查湖泊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或者影响,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