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03887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台身施工技术交底(DOC 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HNCJS-N 0.2标段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大沙河特大桥交底编号:交底项目:墩台身施工交底内容:墩台身钢筋、模板与混凝土施工接受单位:三分部第一路桥架子队结构二工班交底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接受人:交底日期:接受日期: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三分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大沙河特大桥交底单位中铁七局郑焦城际铁路项目部三分部交底项目墩台身施工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 编制依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

2、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郑焦铁路HNCJS-NO.2标桥梁的墩台身施工。3. 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 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 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 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4. 技术要求4.1模板安装符合规范要求4.2

3、钢筋的加工以及现场绑扎焊接符合验标要求,尺寸偏差符合验标要求。4.3相应的预埋件安装预埋位置正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4混凝土质量、拌合、运输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混凝土墩台身要按照要求进行养生 养护。4.5垫石施工预埋钢板预留孔,标高控制符合设计要求。5.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墩台身及顶帽施工程序主要有:前期的准备工作、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f模板的安装f钢筋加工安装f墩台身的混凝土浇筑f垫石施工f 拆模养生f检验验收5.2工艺流程墩台帽工艺流程见下图3.1钢筋制作模板设计、制作混凝十配合比混凝土拌制上部结构施工墩台身工艺流程图6. 人员及配备组织6

4、.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表1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专职安全防护员1人工班长5人技术、质检及试验人员各1人(试验不包括拌合站试验人员)测量3人钢筋工6人电焊工2人混凝土工8人(含养护2人)模板工(架子工)6人电工1人机械工4人(汽车泵,罐车,汽车吊)按单个墩身配置,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 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机械设备名称数量汽车吊15T1台混凝土运输车3台15KW发电机1台750振捣棒2台

5、500振捣棒1台(备用)运输车1台汽车泵1台7. 质量控制及检验7.1模板制作、安装、拆除作业7.1.1模板制模板为厂制整体定型钢模板,拉至现场后,应先水平进行预拼,以调整模 板整体线形,接缝若有错牙咬边应用手砂轮进行打磨,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5mm厚钢面板。模板按照墩身尺寸用钢模板分节组拼而成,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刚模外楞为整体式桁架,桁架端头设置拉杆,墩身内部设拉杆,拉杆均采用巾25精扎螺纹钢。7.1.2模板准备: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配置,然后对模板进行组合、整理后用机 械刨光,清理干净(用手摸完后无黑迹)后刷隔离剂,涂刷时保证油层均匀(不要过厚)、 不流淌、不漏涂。抛光要做到抛

6、出钢模板的本色,表面光洁、平整(平整度不大于3mm ),且模板边角必须顺直、平整、洁净。7.1.3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在墩身四周搭设的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及爬梯,支架各部要有足够的 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钢管脚手架安装采用人工搭设方法完成。7.1.3.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a、表面平整度:3mmb、模板的侧向弯曲:L/1500mmc、两模板内侧宽度:+10mm,-5mmd、相邻两模板错台1mm7.1.3.2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拉杆、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自检合格后报检验,墩身内拉筋须让出安放串筒的位置,该区域的拉筋必须边拆除串筒边安 装(串筒逐段拆除,每段1m);7.1

7、.4模板拆除:拆模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时不可整片拆下。 模板、脚手管及扣件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分类码放整齐。7.1.4.1拆除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预 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方可拆除。7.1.4.2拆除技术心模板拆除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 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拆除模板,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7.1.5模板施工注意事项:7.1.5.1垫层施工一定要平整,控

8、制在-10+5mm之间,若平整度不够,支模以前要 用砂浆找平模板底脚。7.1.5.2为防止模板缝漏浆,在模板底脚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拼缝间夹双面胶(粘双 面胶一定要平直)。7.1.5.3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机械抛光,抛光后清理干净,用手摸完无黑迹。7.1.5.4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空压机吹干净模板内灰尘,对于模板上所粘灰尘,用棉布 擦干净。7.1.5.5模板接缝螺栓要上满,并设置足够的外撑,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性。7.2钢筋制作、安装作业7.2.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 光圆钢筋(GB13013-91 ), GB/T701-

9、199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有关规定。722钢筋外观:无裂纹、重皮、气孔、氧化、铁皮锈、死弯及油污等。723钢筋进场前应由厂家提供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后钢筋应分批(每 批不超过60t )抽样复验。第一次抽样一组试件,各试验合格,该批钢材视为合格。第一次 抽样不合格,应加倍抽样试验,全部合格者该批钢材视为合格,若任一项不合格该批钢筋不 合格。7.2.4钢筋应存放在干燥地点,最低点离地面不小于30cm,按照批号分堆存放,并挂上标识。不得沾污油脂酸碱盐等有害物质。7.3钢筋加工及安装墩身钢筋采用整体加工及安装。加工在钢筋场完成,安装采用搭设安装平台,人工配 合吊车完成。安装平台为双排钢管架

10、,双排钢管架必须安装“十”剪刀撑,以确保施工安全性。7.3.1钢筋加工及安装7.3.1.1主要受力钢筋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或搭接焊,套筒必须满丝。钢筋接头质量应符 合“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3.1.2墩帽钢筋采用整体吊装拼接,支座垫石钢筋在混凝土灌注到距墩帽顶部50cm处,再进行钢筋安装。支座垫石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自制钢筋绑扎胎具上绑扎完成。7.3.1.3钢筋网的钢筋根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7.3.1.4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验标和设计要求。7.3.2钢筋保护层设计要求墩身护面钢筋网保护层均为35mm,为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规范要求的误差允许范围(+10,-5)

11、mm,钢筋保护层采用相同尺寸(高 35mm )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块按照梅花形布置,纵横向间距为 50cm。7.3.3验收标准7.33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的规定表5.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全长10尺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角度203箍筋内净尺寸57.3.3.2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 规定外,应符合表5.3的规定。表5.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

12、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连续3处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土 20包括在内)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c(mm )C濾5+10,-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 v c V 35+5,-2c25+3,-17.3.3.3综合接地绑扎综合接地钢筋接地端子。墩顶预埋两个接地端子,靠近桥墩大里程距边缘10cm , 在支承垫石内侧距离流水槽边缘10cm,测量接地电阻小于1 Qo7.3.3.4沉降观测墩身观测标设置2个,桥台设置4个,在墩身横向中心线圆端,高出地面50cm7.4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741混凝土灌注7.4.1.1混凝土灌注方式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的方式灌注;墩身内采用串筒输送到墩身

13、内,悬空不大于2m o7.4.1.2墩身混凝土灌注顺序、振捣方法、注意事项 、灌注中不得用振动棒推移混凝土以免造成离析,混凝土流动超过1.5m时必须移动串筒。 、混凝土灌注采用横向分段、斜向分层连续灌注,由两端向中间循序渐进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不得大于25cm ;混凝土灌注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 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混凝土振动时间,以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宜。 混凝土振捣应有专人指挥、检查,振捣应定人定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操作插入式振动器 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约40cm ),每点振动时 间约20s30s,振动时振

14、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注的混凝土面 层下50100mm为宜;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优先振捣模板周边混凝土,防止气泡向模板聚集,振捣完成后,为防止气泡排在砼表面,沿墩四周振捣一次。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必须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按照施工缝处理,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 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埋入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大于直径的20倍。 、浇筑混凝土时,需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预埋件不移位。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混凝土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技术、试验人员双控的办法,严格检查人、 机、料、工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条件,不能盲目施工。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见下表。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戈0尺检杳不少于5处2桥墩平面扭角2 o3表面平整度51m靠尺检杳不少于 5处4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咼差3测量检查5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