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031184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1:理论类课程大纲的格式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必修课程课程代码:ECOT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预修课程:微积分(、)、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开课部门:管理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生化学院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跨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把具体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

2、应的模型以进行严密的分析。研究这些经济现象和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推进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本课程总体目标是着重于对“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锻炼,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课程具体目标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首先是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3、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微观经济学更多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表1 本课程在AOL体系中的作用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学习目的Learning ObjectivesP/S2.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2.1 能够辨识并确定关键问题P3.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 能够针对问题进行信息收集P3.2 能够利用所获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P4.具有国际视野4.1 理解金融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的影响的多元因素S注:表中P表示强相关,S弱相关。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它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的基础,研究的是

4、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整个市场经济理论系统的基础。它提供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体系、原则规律和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发展,从重视定性分析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到更加重视定量分析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前序课程是微积分、管理学。作为经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和各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有关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分析方法,能够对一般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微观经济学中运用广泛的弹性分析、边际分析、图形分析等方法,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微积分的知识。因此,微观经济学的各个先修课程,主要运用导数进行各种边际分析;运用条件极值

5、、线性规划等理论进行最优化分析;运用概率理论进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微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和各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其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既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在这些课程中得到具体的延伸。如微观经济中有关产量和价格的均衡理论,在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中可以发展为产品市场和国民经济总量均衡的分析方法;有关企业最优化的理论,是各种管理课程中最优化决策分析的基础;有关消费者均衡的研究,是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关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分析,是财务分析、投资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分析的对象不同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和管理专业课的区

6、别是:前者主要研究的是基础理论,后者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 论【教学内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优势及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稀缺性与资源配置、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难点是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理解微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基本假设前提;掌握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章:市场运行【教学

7、内容】需求(曲线、图、表),供给(曲线、图、表),均衡价格与数量、需求(供给)价格弹性、收入和交叉弹性,需求弹性有关的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政府干预及其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供给和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及其移动、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弹性及其计算等。【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学会利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并了解价格政策的含义与利弊;掌握弹性的概念以及弹性和收益的关系,计算弹性系数;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教学内容】效用理论及其特点,边际的概念和边际选择,总

8、效用和边际效用,效用和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选择。【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边际效用理论、预算约束线的平行移动和旋转,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以及其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关系。难点是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基本要求】掌握两种效用理论与消费者均衡的推导和实现条件;理解不同消费者选择理论关于消费者均衡条件的一致性,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教学内容】企业组织形式、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生产、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报酬。【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

9、率递减规律,及厂商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难点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以及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掌握生产和生产函数的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关系;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掌握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理解规模报酬的经济意义以及实现条件。第五章:成本理论【教学内容】成本概念、短期成本、长期成本、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是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难点是短期和长期成本之间的变化规律。【基本要求】掌握经济成本、经济收益和经济利润的概念、短期和长期成

10、本的区别(概念与图形)、以及成本变化的规律。理解并掌握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第六章:市场理论【教学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博弈论初步。【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是不同市场类型的划分;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与垄断厂商的价格产量决定;垄断与竞争的比较。难点是竞争企业的效率分析、长短期均衡的关系、价格歧视。【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企业均衡的条件;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涵义、条件及均衡情况;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市场划分的依据、市场均衡的情况。了解寡头市场与博弈论的初步知识。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教学内容】厂商对生产要

11、素的引致需求、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率的决定、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社会收入分配。【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收入与财产分配不平等的原因。难点是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的理解;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基本要求】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特点以及劳动、资本和土地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掌握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第八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教学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与效率评价、经济问题分析与应用、一般均衡与帕雷托最优。 【教学重点及难点】市场效率的评价、一般均衡的含义以及帕雷托最优的标准与改善。【基本要

12、求】该章为选学内容,了解福利经济学、市场效率的评价、一般均衡理论和帕雷托最优标准。第九章:公共部门经济学*【教学内容】外部性问题、私人成本和效益、社会成本和效益、政府政策。 【教学重点及难点】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基本要求】掌握什么是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和外部品的含义以及特性,了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注:加*的内容为选讲部分。也可安排学生自学。四、学时分配表2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单元(章)学时分配小计(学时)课内学时课外学时讲授习题课讨论课实践(一)第一章:导论246(二)第二章:市场运行821020(三)第三章:消费者选择421016(四)第四章:生产者理论42814(五)第五章:成本理

13、论22812(六)第六章:市场理论1021022(七)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42410(八)复习总结246合 计361258106五、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一)必备教材: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 (二)参考资料1经济学,斯蒂格利茨,沃尔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2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8版3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中文版),曼昆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版4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版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格致出版社,2011年第8版六

14、、课外学习要求首先明确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原则上不超过5个人),各小组负责人要配合教师进行平时学习纪录和平时成绩的考核。为各个组员进行必要的评价,并组织组员进行有效的互评。在小组构成的成员中,建议以学习目标为划分依据,具体的安排如表3所示。表3 课外学习要求以及考核学习内容课外学时学习要求考核要求(一)导论4教师建立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讨论话题,要求学生参与网络学堂讨论;并提交小组详细的学习计划。根据要求提交小组学习计划以及个人详细学习计划。(L4)(二)市场运行10深入学习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价格机制作用,并能观察身边的案例并进行分析理解,以期灵活运用供求分析理论以及模型。书面作业以及案

15、例分析与展示。其中作业有选作部分,加深难度,满足不同的学习目标。案例展示则要求各班先自评,推出优秀的参加课堂的教师点评。(L2,L3,L4)(三)消费者选择10主要是掌握消费者选择的最有选择如何实现,其现实意义是什么。书面作业以及案例分析,其中作业有选作部分,加深难度,满足不同的学习目标。案例分析是自选案例,利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L2,L4)(四)生产者理论8充分理解厂商生产的最优化选择的经济学含义以及现实意义。书面作业以及案例分析,其中作业有选作部分,加深难度,满足不同的学习目标。案例分析是自选案例,利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L2,L4)(五)成本理论8进一步理解厂商生产最优化的实质,依赖于不同的市场均衡其现实意义。书面作业或案例分析( 对于特殊学习目标需要的学生,本部分的案例分析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