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02827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包地经营权技术设计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设计书XX县农业局XXXX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年七月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盖章):编 写 人: 年 月 日编写单位(盖章):编 写 人: 年 月 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 核 人: 年 月 日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 技术设计书 编号: 目 录1 概述11.1 任务来源11.2 项目建设目标11.3 工作任务11.3.1 项目建设工作量11.3.2 项目建设内容21.4 项目完成日期2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2.1 自然地理概况22.2 已有资料情况32.2.1 文字

2、资料32.2.2 控制资料32.2.3 图件资料33 引用文件33.1法律法规33.2 参考技术规范43.3 执行标准和要求变更说明54 成果技术指标54.1 坐标系统54.2 比例尺54.3 精度指标54.4 分幅与编号64.5 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74.5.1 发包方编码规则74.5.2 承包方编码规则74.5.3 承包地块编码规则84.5.4 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编码规则95 技术方案105.1 硬件、软件配置要求105.1.1 硬件配置要求105.1.2 软件配置要求105.2 技术流程106 权属调查116.1 准备工作116.1.1 组织宣传和发动群众11

3、6.1.2 制订工作计划,组织业务学习116.1.3 资料准备116.1.4 表格、工具准备116.2 权属调查116.2.1 发包方调查116.2.2 承包方调查126.3 承包地块调查137 地块测量148 审核公示16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建设179.1 数据库建设的内容179.2 基本要求189.3系统组成189.4数据采集189.5数据库建设和集成1910 登记发证和资料归档2510.1 建立登记簿2510.2 完善承包经营权证书2510.3 资料归档2511 检查验收2512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2612.1 项目工期计划2612.2 组织管理措施2712.3 资源保障措施2

4、812.4 质量控制措施2912.5 数据安全措施3113 成果资料上交321调查登记资料及数据库成果322 文字成果33III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的有关要求,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XX县政府决定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XX县农业局于XX年7月3日对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项目编号:ZC-XX-074),项目共划分为三个标段,一标段由XX正元地理信息有限

5、公司中标,二标段由XXXX勘察测绘有限公司中标,三标段由XX海天地理信息有限公司中标。1.2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此次确权工作,为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系统,为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化管理探索经验,并为下一步不动产登记改革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1.3 工作任务1.3.1 项目建设工作量第一标段: 第二标段 第三标段: 1.3.2 项目建设内容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指导发包方入户调查,统计整理摸底情况数据,制作基础工作底图;基于S

6、DCORS的GPS-RTK定位测量,外业实地测绘和内业图解相结合制图,公示图表制作、调查登记确认书及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附图)制作、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建立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成果资料制作、打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打印、每户档案资料装订成册等。1.4 项目完成期限XX 年9月份前完成1个乡镇 的整体推进试点工作。XX年10月份全面铺开5个乡镇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总工作任务的50%。XX年8月份前完成总工作任务的90%。XX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自然地理概况XX县.。XX县北依。高速穿越县城

7、驻地,省道与县级公路交织成网。XX县总人口约73万人,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是全国最大。基地,全省最大的。产品加工基地,全县已经形成了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2.2 已有资料情况2.2.1 文字资料1、发包方调查的农户基础信息资料;2、1999年等年份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3、各村分地时登记台账。2.2.2 控制资料“XX省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服务系统”(以下简称SDCORS),运行稳定,覆盖率高,它是由101个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系统。精密差分RTK定位精度达到平面M3cm,高程M5cm。经过分析和

8、检查,该系统可直接应用于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2.3 图件资料1、XX年初,滨州市农业局统一航摄获取的基于0.3米分辨率的全县范围1:2000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2、XX年经滨州市国土资源局验收的XX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图件资料;3、各土地发包方绘制的工作底图;4、XX县基本农田界线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资料和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资料和图件。3 引用文件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3号);(3)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

9、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3号);(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农办经 201219号);(6)XX省实施办法(2004年7月30日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7)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8)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10)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

10、314-2009);(1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1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XX);(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XX);(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XX);(16)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参考技术规范GB/T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47

11、61 家庭关系代码GB/T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CH/T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4暋测绘技术设计规定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1634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TD/T101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3.3 执行标准和要求变更说明在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国家、XX省和滨州市有关部门制定下发新的

12、相关执行标准和技术要求,均按照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依据展开作业,确保各个环节符合上级有关部门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4 成果技术指标4.1 坐标系统1、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CGCS2000)。如采用其他国家坐标系统或地方坐标系统,应与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统联测并建立转换关系2、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0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中央子午线: 117 度;4、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

13、用公顷(hm2),将亩(mu)作为辅助面积单位;以上单位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2 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4.3 精度指标(1)实测法精度:实测法测定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表1.实测法界址点精度指标界址点精度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cm)中误差一5.0二10.0三15.0备注一般地区界址点精度等级不低于二级,特殊困难地区界址点精度等级不低于三级。(2)图解法精度:图解法测定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表3的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特殊困难地区放宽50%。表3.图解法界址点精度指标比例尺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cm)平地、丘陵山地、高山地1:50030.0040.001:100060.0080.001:2000120.00160.001:5000250.00375.00(3)组合法精度:采用组合法进行地块测量作业的,除在对应部分应分别满足相应方法的精度指标外,还应确保不同方法获取的地块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正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