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02753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康华光等编(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章电路如图题2.4.1所示。1利用硅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D和 Vo的值;2在室温300K的情况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vo的变化X围。解1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2求vo的变化X围图题2.4.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图解2.4.l所示,温度 T300 K。当rd1=rd2=rd时,如此的变化X围为,即1.406V1.394V。二极管电路如图2.4.3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电压VAO。设二极管是理想的。解 图a:将D断开,以O点为电位参考点,D的阳极电位为6 V,阴极电位为12 V,故 D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VAO=6 V。图

2、b:D的阳极电位为15V,阴极电位为12V,D对被反向偏置而截止,VAO12V。图c:对D1有阳极电位为 0V,阴极电位为12 V,故D1导通,此后使D2的阴极电位为 0V,而其阳极为15 V,故D2反偏截止,VAO=0 V。图d:对D1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0 V,对D2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6V故D2更易导通,此后使VA6V;D1反偏而截止,故VAO6V。 试判断图题 2.4.4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解 图a:将D断开,以“地为电位参考点,这时有D被反偏而截止。 图b:将D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D被反偏而截止。图c:将D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D被正偏而导通

3、。电路如图题2.4.7所示,D1,D2为硅二极管,当 vi 6 sintV时,试用恒压降模型和折线模型Vth0.5 V,rD200分析输出电压 vo的波形。 解 1恒压降等效电路法 当0|Vi|0.7V时,D1、D2均截止,vovi;当vi0.7V时;D1导通,D2截止,vo 0. 7V;当vi0.7V时,D2导通,D1截止,vo07V。vi与vo波形如图解2.4.7a所示。2折线等效电路如图解2.4.7b所示,图中Vth05V,rD200。当0|Vi|05 V时,D1,D 2均截止,vo=vi; vi05V时,D1导通,D2截止。vi0.5 V时,D2导通,D1 截止。因此,当vi05V时有

4、同理,vi0.5V时,可求出类似结果。vi与vo波形如图解247c所示。 二极管电路如图题 248a所示,设输入电压vIt波形如图 b所示,在 0t5ms的时间间隔内,试绘出vot的波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解 vIt6V时,D截止,vot6V;vIt6V时,D导通 电路如图题2413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的。a画出它的传输特性;b假如输入电压vI =vi=20 sint V,试根据传输特性绘出一周期的输出电压 vo的波形。解 a画传输特性 0vI12 V时,D1,D2均截止,vovI; vI12 V时,D1导通,D2截止 10VvI0时,D1,D2均截止,vovI; vI10 V时,D2导通,D

5、1 截止 传输特性如图解 24 13中 a所示。b当vovI=20 sint V时,vo波形如图解2413b所示。 两只全同的稳压管组成的电路如图题252所示,假设它们的参数V2和正向特性的Vth、rD为。试绘出它的传输特性。解 当| vI |VzVth时,Dzl、DZ2均截止,vovI;| vI |VzVth时,Dzl、DZ2均导通传输特性如图解252所示。第三章3.1.1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BJT的三个电极A、B、C的对地电位分别为 VA9 V,VB一6 V,Vc62 V,试分析A、B、C中哪个是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并说明此BJT是NPN管还是PNP管。解 由于锗BJT的|VBE|0

6、.2V,硅BJT的|VBE|07V,用BJT的电极B的VB一6 V,电极C的Vc62 V,电极A的VA9 V,故电极A是集电极。又根据BJT工作在放大区时,必须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可知,电极B是发射极,电极C是基极,且此BJT为PNP管。试分析图题321所示各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并简述理由。设各电容的容抗可忽略 解 图题32la无放大作用。因Rb=0,一方面使发射结所加电压太高,易烧坏管子;另一方面使输人信号vi被短路。 图题321b有交流放大作用,电路偏置正常,且交流信号能够传输。 图题32lc无交流放大作用,因电容Cbl隔断了基极的直流通路。图题32id无交流放大作

7、用,因电源 Vcc的极性接反。3.3.2 测量某硅BJT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别管子工作在什么区域。 aVC6 V VB0.7 V VE0 V bVC6 V VB2 V VE1.3 V cVC6 V VB6V VE5.4 V dVC6 V VB4V VE3.6 V 。VC3.6 V VB4 V VE3. 4 V 解a放大区,因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放大区,VBE2l3V07 V,VCB62V4 V,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饱和区。 d截止区。e饱和区。 设输出特性如图题 331所示的 BJT接成图题 33.3所示的电路,具基极端上接VBB32 V与电阻Rb20 k相串联,而 V

8、cc6 V,RC200,求电路中的 IB、IC和 VCE的值,设 VBE07 V。 解 由题331已求得200,故3.3.6 图题336画出了某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BJT的输出特性与交、直流负载线,试求:1电源电压VCC,静态电流IB、IC和管压降VCE的值;2电阻Rb、RC的值;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4要使该电路能不失真地放大,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多少?解 1由图336可知,直流负载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即Vcc值的大小,故Vcc= 6 V。由Q点的位置可知,IB 20A,IC1 mA,VCE3 V。 2由基极回路得: 由集射极回路得 3求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 由交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

9、的交点可知,在输人信号的正半周,输出电压vCE从3V到08V,变化X围为2.2V;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输出电压vCE从3V到46V,变化X围为16V。综合起来考虑,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为16V。 4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20 A。 画出图题3.4.1所示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设电路中各电容容抗均可忽略,并注意标出电压、电流的正方向。解 图题3.4.1所示各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3.4.1所示。50。1估算Q点;2画出简化 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3估算 BJT的朝人电阻 rbe;4如输出端接入 4 k的电阻负载,计算与。解1估算Q点2简化的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3.4.2所示。3求

10、rbe41、C2、C3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1写出静态电流Ic与电压VCE的表达式;2写出电压增益、输人电或Ri和输出电阻Ro的表达式;3假如将电容C3开路,对电路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1Ic与VCE的表达式 2、Ri和Ro的表达式 3C3开路后,将使电压增益的大小增加同时Ro也将增加,。 如图题3.5.2所示的偏置电路中,热敏电阻Rt具有负温度系数、问能否起到稳定工作点的作用? 解 图题3.5.2a所示电路能稳定Q点,过程如下:图题3.5.2b所示电路不能稳定Q点,因为 电路如图3.5.4所示,设100,试求:1Q点;2电压增益和;3输入电阻Ri;4输出电阻RO1和RO2、解 1求Q点(2)

11、求rbe与Ri34求RO1和RO2、3.6.3 共基极电路如图题3.6.3所示。射极电路里接入一恒流源,设。试确定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解 其中 IE1.01mA。某放大电路中AV的数幅频特性如图题371所示。1试求该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2当输人信号的频率 ffL或 ffH时,该电路实际的电压增益是多少分贝? 解 1由图题371可知,中频电压增益1000,上限频率人fH108HZ,下限频率fL102HZ。 2当ffL或 ffH时,实际的电压增益是57 dB。3.7.3 一放大电路的增益函数为试绘出它的幅频响应的波特图,并求出中频增益、下限频率fL和上限

12、频率fH以与增益下降到1时的频率。 解 对于实际频率而言,可用代人原增益传递函数表达式,得由此式可知,中频增益|AM|10,f10 HZ,fH106HZ。其幅频响应的波特图如图解3.7.3所示。增益下降到 1时的频率为 IHZ与 10 MHZ。一高频BJT,在Ic1.5mA时,测出其低频H参数为:rbe,o50,特征频率100MHz,试求混合型参数。3.7.8 电路如图351所示射极偏置电路,设在它的输人端接一内阻 Rs= 5K的信号源电路参数为:Rb1= 33K,Rb222K。Re39K,Rc47K,RL 51K,Ce 50F与Re并联的电容器Vcc5VIE0.33mA,0120,rce300 K,fT=700 MHZ与。求:1输入电阻Ri;2中频区电压增益|AVM|3上限频率fH。解 1求Ri2求中频电压增益因故3求上限频率fH其中。第四章 一个JFET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题4.1.3所示,试问:(1) 它是N沟道还是P沟道FET?(2) 它的夹断电压VP和饱和漏极电流IDSS各是多少?解 由图题413可见,它是N沟道JFET,其VP4 V,IDSS3 mA。一个MOSFET的转移特性如图题433所示其中漏极电流iD的方向是它的实际方向。试问: 1该管是耗尽型还是增强型? 2是N沟道还是P沟道FET?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