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02725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一、选择题(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解析:第1题,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亚热带再到热带,自然景观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土楼呈圆形,规模大,既有利于家庭团聚,又能安全防御;而该种

2、形态与节约耕地、就地取材无关,圆形土楼不利雨水下泄,南方也无需保温,B、C、D项错误。答案:1.C2.A(2016贵阳高一检测)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非、欧考察路线和活动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3导致沿途和、和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洋流A、 B、C、 D、4体现自然带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第3题,和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地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和地地形不同从而导致气候的差异。第4题,纬度位置发生变化,热量条件差异显著,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

3、律。答案:3.A4.A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6自然带Q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及区域形状,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洲东部,自然带由南向北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6题,Q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分布的纬度较低。答案:5.B6.B(2016宜阳高一检测)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

4、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 D荒漠8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 B热量C海拔 D土壤解析:第7题,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与当地纬度地区对应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即为常绿阔叶林,而甲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故为常绿阔叶林。第8题,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自然带谱多,水分条件好,森林分布多;而西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水分条件差,以荒漠草原为主。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答案:7.B8.A(2016锦州高一检测)读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

5、的植被分布图,回答910题。9该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整体性特点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0图中高山草甸草原的分布北坡低于南坡,而积雪冰川的下限却高于南坡,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为()A降水、气温 B地形、降水量C气温、热量 D热量、降水解析:第9题,该图反映出山地不同海拔的自然带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是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10题,北坡纬度较高,且位于阴坡,气温低,高山草甸草原分布的海拔较低;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答案:9.C10.D(2016连云港高一检测)图甲为北半球山地垂直

6、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关联示意图,图乙是某自然带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112题。11对自然带分布影响因素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水分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水分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12图乙所示景观的自然带是图甲中的()A BC D解析:第11题,沿X方向向右,雪线逐渐降低,说明热量逐渐减少,纬度逐渐升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水平自然带中的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因此,沿Y方向海拔逐渐上升,热量减少,水分先增加、后减少。第12题,乙图所示为热带雨林景观,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即甲图中的。答案:11.B12.A 二、综合题13结合材料和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

7、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8日,第八届中国(内蒙古)国际乳业博览会在素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国内外几十家知名企业参展。 材料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北纬40的优质奶源带,1 100米海拔,年日照近3 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被誉为“乳都核心区”。据统计,中国乳业50%的产量来自内蒙古,其中两大乳业集团“伊利”和“蒙牛”每天产奶达几百万吨。(1)从图中可见,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_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受_条件影响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2)A自

8、然带为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C自然带依干湿状况判断属于_区。(3)结合材料二,“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_(填字母)自然带。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第(2)题,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C自然带依干湿状况判断属于干旱区。第(3)题,“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B草原分布区。答案:(1)森林草原荒漠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热量中纬度(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干旱(3)B14甲、乙两图分别为沿某条经

9、线或纬线绘制的部分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_,其分异的基础是_。(2)图乙中的图例表示的自然带分别是_、_、_。这种分异体现的是_的地域分异规律。(3)图乙中A地是著名的“火洲”,试分析其夏季干燥和酷热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甲位于非洲大陆,自然带大体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属于以热量为主导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图乙中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根据A地的海拔高度和所处的位置可判断A地位于吐鲁番盆地,地形闭塞,受海洋水汽影响小,空气干燥,且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所以夏季干燥酷热。答案:(1)大体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热量(2)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3)由于A地(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地形为盆地,四周海洋水汽很难到达,空气干燥。夏季陆地增温快,盆地空气不流通,热量易积聚,不易散失,所以酷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