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02519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个体道德素质,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关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和主要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培育现代道德人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个体道德;道德人格;现代道德人格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要求。而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必要环节,道德人格则是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应注重道德人格的培育,铸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道德人格,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

2、大精神动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首先,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社会和谐的实现与维护,需要有一定理性自觉的人来完成。这就要求人的自由意志能够把握和谐社会的建设,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要求,如果主体缺乏道德自律,个人要求无限膨胀,则往往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而道德能够使人丰富,使人能够全面发展。从终极层面上看,道德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通过潜能的多方面实现

3、而“占有自己的本质”,走向真实而具体的存在。 同时,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关系的角度看,社会道德的实施除劝说、教育之外,还带有强制或半强制性措施,即借助于制度建设实现的。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服从,只是在外在强制或半强制之下的结果,道德性对个体的把握,还只是外在的,并不能反映出个体是否真正达到对个体自由的把握。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价值目标并不一定为个体所认同,不同个体总存在着某些偏离社会道德要求的可能性。而个体道德的推行是依靠个体的自觉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并进行践履得以实现的。道德对个体的把握已达到了个体灵魂的深处,反映出个

4、体真正达到对个体自由的把握。社会道德在此种情况下得以真正贯彻落实,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所以,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社会成员个体内在的道德需求和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体内现在的法则和行为模式,并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因此,社会道德的实施必须以个体道德为基础和必要环节。 因此,社会和谐的实现,要加强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的理念构建。通过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的完善,唤起人们的良知,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不懈的精神动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使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维护社

5、会的和谐,并化为自觉的行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关键 首先,道德人格就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人格,指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它是由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所构成。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马克思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人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与此同时,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共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拉既然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也就决定了道德人格的本质。是人们接受了各种道德教育后逐步形成的。由此决定人的人格或道德人格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以及在同样的环境下道德人格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等道德行为上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