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02315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科技带动地方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带动地方发展生命科学学院一、前言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于1998年4月。历经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年10月学校按照“211”工程大学框架,调整重组后定名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现有微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2个贵州省重点学科;有生化营养研究所、真菌资源研究所和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与校属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共同搭建教学与科研平台,构造了优良的生物学、药学、食品科学专业教育资源与环境。学院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有省政府

2、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管专家1人、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在校生978人;以及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二个成人本科专业。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1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包括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统计学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9人;3个在职硕士专业,分别是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高校教师

3、培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和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生35人。学科群涵盖理学、工学二个学科门类。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省攻关、地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总经费3179万,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申报专利14项。生命科学学院全院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国家、为社会、为贵州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二、注重实践提高自我校外实习基地一、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印江、松桃

4、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41900公顷,森林覆盖率90%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最集中的野生分布区。另外,梵净山冷杉残遗群落,不仅是梵净山的特有树种,也是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2001年6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7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秃杉林及其生境、水源涵养林。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岭山地的雷公山。保护区有国家保护植物19种。三、贵州信邦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信邦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材种苗繁育、中药

5、材种植与技术推广,中药材收购及销售,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等。四、贵州正鑫药业有限公司贵州正鑫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新兴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五、科辉药业公司贵州科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3月,公司是民营企业。现生产批文品种10个,全国均有销售网络,市场销售良好。公司产品被评为贵州省名优产品。六、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目前是贵州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技术力量最雄厚、加工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最完善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公司5个系列、10个品种的主要产品于2003年9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审认定获绿色食品标志。七、贵州永

6、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一家集肉牛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牛肉干制品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加强与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等有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通过引进生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公司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后劲。八、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5月成立,位于汇川区董公寺工业园,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主营面制食品生产。该公司是目前贵州省仍至西南片区技术力量较强、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领先、产能规模最大的面制食品品加工企业。为了构建创新型社会,落实科学

7、发展观,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面提升企业加工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推动食品产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以综合实力较强的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为载体,以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技术支撑,通过有效整合高校积聚的人才、信息和仪器设备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优良的成果转化平台,按“产、学、研”结合模式,构建遵义食品工业园共享的“食品研发与安全预控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最终实现校企双赢和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九、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是2005年铜仁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薯类精制淀粉及深加工。2008 年3月,该公司以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

8、为主体,以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技术支撑,组建了“贵州省薯类研发技术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6人,已购置超万元研发设备16台套以上,正启动实施多个子项目的研究工作。十、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的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致力于肉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且具有强烈现代管理意识、品牌意识的专业公司。校内实习基地一、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贵州省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9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2004年6月1日通过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并挂牌。实验室同时是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

9、物工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下设转基因植物研究室、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动物基因工程研究室和转基因产品检测室。包含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德刚教授兼任。二、教育部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为省级重点生化中试基地,是集研发、生产及工程技术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实体,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按企业化运行管理,在2006年6月被教育部正式立项为“西南药用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使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三、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场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场始建于

10、1941年,北距花溪市镇中心约3公里,南距贵州省委党校约2公里。教学实验场是贵州大学农科专业唯一的集教学实验、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研(创新)训练、毕业实习和现代农业示范于一体的校内实习基地。实验场辖区总面积1000余亩。1. 三、科技技术突破教学工作生命科学学院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采取强化研究生培养管理,积极探索新举措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在全校率先成立研究生班级管理制度,成立两个研究生班,制定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班级委员工作职责试行条例,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管理。培养

11、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举办了“严谨科研态度,抵制学术不端”实践活动,开展主题为“签下庄严承诺,坚守学术道德,构建和谐学风”的大型签名活动。通过签名活动,凸显端正学术行为的重要性。在实验室中的工作中,全面做好了未来规划。学院于年初制定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对我院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建议的目标,实验人才管理提出的规划,为整合实验室,改革实验室现有状况做出的有益的尝试。学院生物基础实验室荣获贵州大学“十佳实验室”表彰,获贵州大学优秀实验管理人员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周英副院长在学校实验管理工作总结会上代表学院做经验交流发言。2. 科研工作2009 年是生命科学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继在获得

12、学校2008年科研工作一等奖荣誉之后,经历学科调整,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迎难而上,超额实现年初制定标准。2009年,学院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渠道拓宽,纵向科研质量提高,成为学校科研工作主力军:-凝聚科研团队,营造科研氛围:学院科研学术团队建设显现出一定成效,已初步成立3个科学研究团队、6个科研研究机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实现双赢。据不完全统计,为地方经济增产增效近5000万元。学院通过开设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营造学院学术研究氛围,全年共开展学术讲座26次,其中外籍专家学术讲座11人次,为教师开阔学术视野创造有利条件,以学术研究的进步来推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组织落实科研

13、申报工作,培养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融入科学研究:学院注重科研信息的收集,为学院教师申请各类科研项目提供方便,开展了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科研结对工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参与到教师科学研究活动中去,强化三助工作,全院83%的研究生参与到学院的科研工作中。2009年度,纵项获批34项,横向科研课题17项,总计51项。共中国家级项目6项。科研经费到账780万元。我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7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9篇。研究生发表论文12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论文的引用率和转载率进一步提高,在学术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教

14、师2009年申请专利14项,学生申报专利6项。科研成果概览教师获奖项目等级文晓鹏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罗应春熊源新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食品科学服务团队(谭书明)校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一等奖郁建平(第二完成单位)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 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生命科学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借以营造多元化的学术氛围,通过学术思想交流碰撞培养学生的学术研讨能力,为建设成为西南一流学科努力。全年共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26场,其中外国专家专场讲座11场。承办美植物生理与基因工程研讨会,近20名中美专家围绕植物生理与基因工程研究前沿问题做了学术报告并回答了专家提问

15、,全省植物生理领域近200名专家与学者到会。先后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南开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埃及大学TarikRabie博士、耶鲁大学教师访问团来校访问交流。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每年互派5名学生学习。四、加强合作带动发展我院在注重教学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合作。自2007年以来,我院已经与部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各种合作协议,自身的科学技术带动其发展。2007年3月:与贵州一代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担任技术研究主体,负责承担技术研究工作,联合申报国家各种项目。2008年7月:与贵州五信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葱、花椒微胶囊委托研发合作”协议。200

16、8年11月:与黔东南剑河县剑白香猪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08年12月:与美国专家学者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书,名称:抗血病小分子药物的开发研究,此项目有利于贵州的经济建设。2009年1月:与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遵义食品工业园食品研发与安全预控中心”为其提供技术保障。与三橞县人民政府签订“三橞鸭产业发展规划编修协议书”。2009年2月:与普安县草地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签订“普安奶山羊胚胎移植工程快繁于洋乳制品开发研究协议”。生命科学学院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信息、人才、技术及仪器设备资源优势,对山羊乳制品梯度开发与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全面开发深加工产品,提升乳制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壮大乳产业规模。与凤冈县科学技术局签订“巨型野生真菌开发合作协议”。2009年3月:与贵州常想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