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02114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降温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控制的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控制可通过原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措施、养 护以及采取降温措施来保证。一、原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的选择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温升影响很大,因此选用 C3S 及 C3A 含量低 的中、低热水泥可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温升。一般以每千克水泥用量的水化热,7d 后限制在293J以下,28d后限制在335J以下的比较合适,并宜选用低矿碴水泥、 火山灰质水泥、粉煤灰质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2、粗、细骨料选择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因为连续级配骨料配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 和易性,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达到相应的强度,使混凝土均匀、易密实.

2、另外 在选择粗骨料时,优先选用碎石,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 裂性能。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而一般来说,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在绝热温升中,温度就会 降低1C。另外,粗、细骨料要严格控制含泥量,含泥量超标不仅会增加混凝土 的收缩,同时也会降低混凝土抗拉强度,对混凝土抗裂是十分不利的.3、水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可在水中加碎冰,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25C以 下。4、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便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流动度条件下,尽量节省水 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按照基于绝热温升控制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 化设计四功

3、能准则对配合比进行优化。5、添加粉煤灰添加粉煤灰,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能明显地改善其干缩性和脆 性;既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同时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粉煤灰是大体积混 凝土中防裂效果最好的一种外加剂通常采用I级粉煤灰效果最佳。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 10%30%以下的粉煤灰可减少单方水泥用量50-70kg,显著的推迟和减少发热量,延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降低温升值20% 25%,(按单位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温升约升、降1C),如掺入30%的粉煤灰, 可使绝热温升降低10C,还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掺粉煤灰主要 是用于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泥土

4、的和易性和可泵 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但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早期强度低、低温泌水大的缺点.6、添加外加剂掺用外加剂减缓水化热的发生速率。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 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 改善,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且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一 般泵送混凝土为了延缓凝结时间,要加缓凝剂,反之凝结时间过早,将影响混凝 土浇筑面的粘结,易出现层间缝隙,使混凝土防水、抗裂和整体强度下降。为了 防止混凝土的初始裂缝,宜加膨胀剂。但膨胀剂的选取需要注意.二、施工过程1、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了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

5、温差,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采用分块浇 筑。分块浇筑又可分为分层浇筑和分段跳仓浇筑法两种。分层浇筑法目前有全面 分层法、分段分层法和斜面分层法。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分层多次浇注,施工层之 间的结合按施工缝处理,即薄层浇注技术,它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得以充 分地散发,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分层浇筑的间歇时间。若间歇时间过长,则会延 长施工工期,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混凝土对新浇层混凝土产生较大的约束,从而在 上下层混凝土结合面产生难以发现的垂直裂缝。若间歇时间过短,则正处于下层 混凝土升温阶段,表面温度较高,这时覆盖上层混凝土,就会明显地不利于下层 混凝土的散热,同时也容易导致

6、上层混凝土升温,就有可能超过混凝土要求的最 高温升,从而加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因此,选择上层混凝土覆盖的适宜 时间应是在下层混凝土温度己降到一定值时.即上层混凝土温升倒加到下层后, 下层混凝土温度回升值不大于原混凝土最高温升.如果混凝土结构厚度较大,工 期又紧张,则这样的薄层浇筑技术虽然可行但不现实,而且存在施工缝。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 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 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 .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 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

7、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 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上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消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在 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 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2、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 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 遮阳、降温措施;(2)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

8、输车,混凝土 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3) 必要时采取预冷骨料(水冷法、气冷法等)和加冰搅拌等;(4) 浇筑时间最好安排在低温季节或夜间,若在高温季节施工,则应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回升的措施,譬如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 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暴晒时间、混凝土运输工具采取隔热遮阳措施等.泵送混 凝土的输送管道,应全程覆盖并洒以冷水,以减少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吸收太阳 的辐射热,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混凝土表面及表面泌水处理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初凝前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 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终凝前再用铁搓

9、板压光。 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表面泌水现象,但泌水量的大小与水泥品种、外加 剂成分、拌和时间及混凝土坍落度有关。若出现应及时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三、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 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 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

10、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 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 约束应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 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 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塑料簿膜、草袋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 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并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板面做土围堰灌水510cm进 行保温和养护。水的热容量大,覆水层相当于在混凝土表面设置了恒温装置。 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并在草袋设置碘钨灯.另外,因为土是良好的养护 介质,有条件的应

11、及时回填土.拆摸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 干燥等措施.四、埋设冷却管降温冷却水管大多采用直径为25mm或19mm薄壁钢管或铝管,按照中心距1.53m 交错排列,水管上下层间距宜为1。53m,并通过立管连接。考虑到降温效果, 也可设多个进出水口,具体做法如下:(1) 先结合温控要求,确定冷却水管的布置,施工时严格定位,管与管接 头采取弯头、丝扣连接,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水密实验,振捣时严禁直接振捣 预埋的冷却水管。(2) 在大体积混凝土附近选择合适的冷却水源,水温在巧。C左右,施工中要 求:a。混凝土温度与冷却管之间不超过25C;b。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大于每天1。5C;c。安装水泵降温供水量大于每小时20m3,冷却水在混凝土浇筑后24小时通 入,这是因为此时混凝土己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混凝土内部温升正开始急剧上 升。文献指出:当冷却管进水口水温68C时降温值ATr如下表所示.该措施会在预埋管边存在薄弱位置,可能在后期的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所 以在有混凝土体积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建议不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