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01933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试题得分评卷人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 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诞生。2.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 为重要标志3. 是指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所容晶体管个数。4. 控制论中老鹰捉兔子是利用反馈中的 反馈。 5.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 。6.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的生物学家 孟德尔 ,摩尔根系统阐述了基因基因理论,指出 是基因的载体。7. 社会体制的改革应致力于公平性建立,公平包括 和 .8.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主要有: 和 技术开发。9.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是物体的长度随运动速度的增大

2、 ,运动时钟变 10. 恒星的结局由其质量决定,对于小于1.44 倍太阳质量的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其结局为 ;质量大于它小于2.4倍太阳的恒星最终结局是 ,再大的恒星变成 。11. 空间技术分三大部分 , , 。12. 混沌具有三个具体特征: , , 13. 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 和 和 和 和反渗透法。得分评卷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答案写在每题前的括号里)( )1、下列能源中属于再生能源的是 等。 A、石油 B、太阳能 C、电能 D、柴油( )2、超导材料属于 。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光电材料( )3、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 密集

3、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资源( )4、传统材料靠大规模生产维持其竞争力,而新材料靠_ _求生存发展。A、低价格 B、高质量、高性能 C、高利润 D、低成本( )5、 又称微生物技术。即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获得所需物质 A、酶工程 B、发酵工程 C、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 )6、细胞工程是一门在_上改良生物和创造新生物的技术。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克隆技术等等。 A、分子水平 B、大分子水平 C、细胞水平 D、微观层次( )7、 _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A、强子 B、轻子 C、传播子 D、基本粒子( )8、 生产力=_ _(劳动者+劳动手段

4、+劳动对象+生产管理)A、科学技术 B、文明 C、精神 D、道德( )9、 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标志了 _的诞生。 A、分子生物学 B、遗传学 C、基因理论 D、生态学( )10、 二十世纪40年代末,维纳创立了 。 A、混沌理论 B、信息论 C、耗散结构理论 D、控制论( )11、轻子是指_作用的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 A、只有弱 B、只有引力 C、只参与电弱 D、不参与强( )12、19世纪未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它们是_。A、 射线、天然放射性、电子 B、电子、中子、质子C、X射线、粒子、电子 D、电子、光子、反粒子( )13、中国在

5、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1950 B、1957 C、1960 D、1970( )14、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 A、加加林 B格林 C、阿姆斯特朗 D、奥尔德林( )15、 于1803年提出原子论 A、阿伏加德罗 B、麦克斯韦 C、道尔顿 D、李比希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人类生存的四大环境分别是什么?人类进入太空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3、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三大目标是什么?4、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和酸雨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哪些气体?5、什么是核裂变和核聚变?得分评卷人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谈谈你对现代科学技

6、术的认识。(30分) 答案要点一、核反应堆 蒸汽机 集成度 负 短 孟德尔 染色体 世代公平性 区域公平性 石油天然气 多金属结核 缩短 缓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运载器 航天器 地面测控技术 初值敏感性 非规则有序 内在随机性 蒸馏法 电渗析法 冷冻法 二 B C C B B C A A A D D A D A C三、 1 地球 海洋 大气层 太空 克服:超重失重关 安全保障关 安全返回关2 科教兴国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学和教育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可持续发展是指3 保护生态过程和 生命支持系统 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保护现有物种,促进生物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4 工业生产排放的巨量的废气和大量燃烧煤石油。 二氧化碳、甲烷等造成温室效应,佛氢泾等,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5 核聚变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如氘,氚)在超高温等特定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核裂变是指重元素的的原子核在超高温等条件下裂变成中等元素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四 论述题 (简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